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啃老”?

不知道“啃老”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太准确,太扎心!

现在的年轻一代,把父母“啃”的鲜血淋漓,体无完肤,生不如死,死去活来,父母却还在乐此不疲,疲于奔命,,,

有依靠父母打拼天下的,有依靠父母相亲成家的,有依靠父母洗衣做饭的,有依靠父母养家养娃的。

有些依靠无可厚非,有些依靠情有可原,可是有一些依靠却让人难以理解。

前一段看到一个报道,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不会自己写简历,只能求助父母甚至花钱找人写简历,我想问一下,这样的“人才”对社会究竟有多大的用处?

自己上的学读的书,到最后竟然不能自己梳理自己的经历,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规划,甚至面试时还要带着父母陪同“壮胆”,这,太可笑了吧!

和他们相比,那些独立准备材料去求职、应聘,甚至自己能够创业,闯荡江湖的年轻人,那些能够自食其力、白手起家,靠自己的辛苦和坚持打下天下,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敢者,真的是太可贵了!

作为父母,我们培养孩子读书学习,培养他们会画画,会演讲,会唱歌,会跳舞,会钢琴,培养他们多才多艺,可是,我们却没有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坚强勇敢,导致了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废物”涌入社会!

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开始抱怨父母,抱怨社会,抱怨生不逢时;

很多成家的年轻夫妻,不会做饭,不会带娃,弄得家里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甚至夫妻之间互相埋怨,吵闹不止,最后分道扬镳;

或者,二十四小时依赖父母,父母的本应安逸的晚年生活,因为各种伺候儿女,带孙子,而苦不堪言。去年不是有一位老人因为儿子生二胎,不堪重负而跳楼的吗?

其实,真的不怨孩子。作为父母,我们爱孩子,甘心为他们付出一切,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终身,这都可以。可是爱也需要理智,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长远。

爱孩子,是人的本能,动物也会做到的本能;可是,能够敢于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吃苦,学会面对困难和坎坷,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却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越了小爱的大爱。

大爱无声。

好友劝我说,你写了这样的文章,也无法唤醒那些固执的家长,就像当年鲁迅无法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一样。

我不信。

如果真的无法唤醒,那么我就祝那些固执的父母,长命百岁、千岁,长生不老。

否则,你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将如何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