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蜜之父」空無:未來三年,十萬個就業機會

阿里“小蜜之父”空無:未來三年,十萬個就業機會

1月底,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主辦了“首屆人工智能訓練師峰會”,來的都是“新工種——人工智能訓練師。

在會上,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資深總監空無宣佈,要在未來三年,培養10萬名人工智能訓練師。訓人工智能練師到底有啥用?這還得從他們的訓練對象——阿里巴巴的智能客服——小蜜說起。

小蜜家族應運而生

2018年,阿里巴巴面對5億以上的活躍消費者、上千萬的活躍商家,以及每天數千萬筆的交易。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早在三年前,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就找到了答案。

2015年7月,阿里巴巴智能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正式上線,人工智能在電商服務領域率先實現產品化應用。會員打開手機淘寶,點進“客服小蜜”,就可以和它溝通,進行售前、售中、售後一系列的諮詢。上線僅半個月,阿里小蜜就收到了日均400萬用戶的消息。在過去這一年裡,阿里小蜜承接服務3.3億次,服務人數1.14億人,服務對話數達到了8.6億。

阿里“小蜜之父”空無:未來三年,十萬個就業機會

阿里小蜜

目前,阿里小蜜的基礎功能已經複製給飛豬、菜鳥、大麥、優酷等阿里經濟體內的40多個行業,例如麥小蜜、銀泰小喵等,為數十個子公司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2017年3月,店小蜜正式發佈,這是商家端服務消費者的智能客服機器人,至此,阿里正式將智能服務的能力“賦能”商家。

隨著時間推移,小蜜也走向了開放。2017年10月,雲小蜜正式發佈。這是面向企業、組織機構以及開發者推出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它具備36個預置的細分領域知識包,支持中文英文會話,可以7*24小時在線工作。

人工智能訓練師來了

如果你認為小蜜家族的成員一出生就是聰明絕頂,那就錯了。

剛誕生的小蜜,雖然也能實現秒級回覆,但對不少個性化的問題,卻都無法解答,比如消費者問“到廣東了嗎”,對於這樣精簡的語義,小蜜無法精確理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阿里巴巴內部出現了一個新的崗位——人工智能訓練師,專門負責阿里小蜜的訓練。阿里經濟體內的不同行業、平臺上的各個商家,也都陸續建立了自己的訓練師團隊。

此次峰會,共有100多位人工智能訓練師參加。不少人都在會上分享了訓練小蜜的心得。

阿里“小蜜之父”空無:未來三年,十萬個就業機會

姜昊來自銀泰百貨。他說自己曾經站在服務檯邊,一天就有62個人問他,衛生間在哪裡。他現在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高頻的場景、訴求都列到小蜜裡面,讓小蜜代替人工進行服務。“目前,小蜜的初期知識庫已經搭建完成,可以快速地回覆消費者的常見問題。”姜昊說。

在店小蜜這端,人工智能訓練師的重要性也不斷凸顯。在峰會上,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訓練專家曹幫講述了森馬的故事。

作為店小蜜的共創商家,森馬已經將店小蜜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2017年雙11,森馬電商創造了8.219億的銷售業績,客服卻比上一年少了200人,接待的重任轉交到了新任小夥伴——店小蜜的手中。他們還起了個名字,叫森小蜜。

“相比人工服務,智能服務的接待速度比人工快10倍甚至更高,在夜間或者流量洪峰,工作效率絲毫不受影響。”曹幫說。

森小蜜給力的背後,森馬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團隊功不可沒。早在2017年1月,森馬電商就成立了團隊。訓練師們會針對不同的場景,配備不同的標準答案。

“在商家訓練店小蜜的同時,我們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團隊也會給予相應的幫助。團隊會根據後臺的數據看板,給到商家建議,比如人工跳轉率高的問題,說明客戶問得多,但小蜜還無法回答。我們會建議他們把這塊知識內容補充進去。”曹幫說。

現在,森小蜜在面對65%~70%的問題時都會秒級回覆解決,甚至還學會了鼓勵買家下單。

認證體系正式上線

“今天,如果我們想要讓AI技術更大範圍地去應用,光靠算法工程師是一定做不到的。而人工智能訓練師不同,你們既懂業務,又對智能有比較深的理解,讓技術和業務緊密結合。”在峰會上,空無這樣說。

正因為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稀缺性,阿里將在未來三年,為全社會培養10萬名人工智能訓練師。在整個AI時代到來時,創造高價值的就業崗位。

阿里“小蜜之父”空無:未來三年,十萬個就業機會

峰會同時啟動了人工智能訓練師培養&認證體系。此次峰會,共有61名訓練師通過認證。

被認證後,訓練師的專業度將得到提升,崗位價值將獲得更大認可。2020年,AI人才的缺口將達到500萬,經過培訓和評定的訓練師,也有著更廣闊的就業機會。

凝沙是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的資深經理,她帶著一整支人工智能訓練師團隊,主要責任是讓更多的業務方能更好地使用智能產品。在峰會上,她回憶起了三年中,因為人工智能訓練師而發生的改變。

“在客戶需求增長的過程中,人工承接不住。我們堅定地用產品去變革,走上了技術改變服務的路。我們團隊曾經踏過坑,走過彎路。很多人,都是跟算法、跟技術工程師一起磨合,才最終得以成為人工智能訓練師。我的團隊,要把這些經驗複製下來,以工具的方式研發,賦能給大家。”

做第一代人工智能訓練師,做智能服務的領跑者。在AI時代,更多人工智能訓練師正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