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活人殉葬”这个不为人道的习俗,在奴隶社会时期极其风靡,而在封建时期渐渐消亡,即使有也改用为死物殉葬,不再用活人,而其中最著名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在现代社会更是没有再也没有听闻过有“活人殉葬”这样的事情。

但在南宋末年时,有一个8岁小男孩死后,十万活人为他殉葬,最终投海而死。那么这个8岁小男孩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做赵昺,南宋历史上最后一任皇帝,而他死的地方叫崖山。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有这样一句话叫“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讲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悲壮之战——崖山海战。相信有些读者对这场“崖山海战”不熟悉,那么由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在公元1279年,元兵大举进攻以南宋左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和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赵昺为首的南宋朝廷。据传当时南宋举全国之兵二十万决战元军,实际上这二十万人里面还包括非战斗人员,比如宫女太监等,但打仗就是要来吹嘘一下己方的实力。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不管怎么说,南宋朝廷的命运就决定于这二十万之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期初张世杰领导下,宋军先将陆地上的所有宫殿、房屋给焚毁,这样一来不给敌人所用,二来防止士兵逃跑。后面又用三国时期曹操对付东吴的“连环船”战略,将宋军的战船用绳索连贯在崖山海湾内,最后还把皇帝的“龙舟”摆在最中间来鼓舞士气。

宋军做好了战斗准备,元军看到了就脑壳疼了,因为元军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熟悉海战啊,不过他们的主将张弘范给力,想出你用曹操的“连环船”,那我就用东吴的“火攻计”,于是命令元军在小船上放满易燃易爆物品,趁着风势来一场南宋版的“火烧赤壁”。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可惜张世杰也不是吃素的,曹操的例子还教科书上放着呢,他怎么可能重蹈覆辙,事先就让宋军将船上涂了泥,还在每条船上放了一根长木来抵御元军的火攻。张弘范看到宋军准备的这么充分,眼角不禁抽了抽。

一计不成,又来一计,“你宋军不是多么,二十万人呀,好可怕啊,我封锁岸边,断了你们上岸拿水、砍柴的路,我看你们没有喝的,那什么和我玩,宋军喝海水吧”当时张弘范如是想到。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事实证明这个计策真够毒的,宋军没有喝的,士兵们都渴的不行,忍不住想要喝海水,但喝完之后,上吐下泻、全身浮肿,战斗力直线下降。借着张弘范又想出一条妙计,用奏乐来代替总攻讯号,来麻痹宋军,让宋军以为他们在开宴会,而后用布来遮住船上的火炮,趁宋军不备迅速突进,一举大破宋军。

因为小皇帝赵昺的“龙舟”在宋军正中央,无法突围,丞相陆秀夫哭到:陛下,今突围无望,社稷将崩,陛下理应为国殉葬,万万不可重蹈当年“靖康之耻”啊。于是抱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以身殉国。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其他船上的人听到这个噩耗,也相继跳海壮烈殉国,据《宋史》记载,十万具尸体漂浮在崖山之海上。这是一个国家的魅力,小编读到这里不禁悲壮不已,在小编的印象里,南宋软弱可欺,政治昏庸无能,但在这个国家走向灭亡之际,却有那么多人为这个国家奉献出生命,来见证这个国家不屈的气节。

这个8岁男孩死后,有十万活人自愿为他殉葬,最后都投海自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