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以瘦为美”?

原文@灰木兰 载于中读App

电影《瘦身男女》中有句台词:“像我们这样的胖子,走到哪里都会被叫作胖子,你知道我名字也没用。”胖者,人所不欲也。

人们为何“以瘦为美”?

电影《瘦身男女》中有句台词:“像我们这样的胖子,走到哪里都会被叫作胖子,你知道我名字也没用。”胖者,人所不欲也。它令人饱受歧视,丧失自信,性格孤僻,难有作为。翻开时尚杂志,人会有种错觉,仿佛只有身材完美的女神,才配游走于田园牧歌式的景物间,享受不可理喻的奢华。一些胖人真诚相信,只要瘦下来,就能像《老友记》中的Monica一样艳惊四座。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瘦的偏爱,是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却难于解释的一种审美喜好,它并不一直是历史长河或全部地域的主流。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有不少能做以胖为美的佐证。在唐朝,体态丰盈、面颊饱满,无疑是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也留下许多“珠圆玉润”的倩影。由Jeanine C.Cogan等人进行的跨文化调查研究显示,同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白人女生相比,非洲加纳大学的黑人女生对自己的身材更满意,节食者比例较低,不易罹患厌食症。“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人们都爱追逐罕有之物。不过,由于社会文化存在极大差异,物以稀为贵也有不同的表现。环肥燕瘦,各花入各眼,可能正是由于时代变迁、地域差异对审美有巨大影响。

在相对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胖与财富成正相关,被贴上生活优渥的标签,令人赏心悦目。可对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而言,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富足,食物供大于求,多数人不必从事重体力劳动,于是肥胖成为全世界的难题。即便在东亚,相对低脂低糖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未挡住肥胖的脚步。因此,人们对纤瘦的普遍热爱,便不难理解。

一时、一地、一民族对体形的有趣共识,体现出社会历史文化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的差异影响;多数人对审美的普世偏好,似乎意味着本能在血液中的悄然激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作为一种生物,其审美具有先天的一致性。诸如年轻、健康等对基因延续有所助益的特质,符合人类对美的想象。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会使很多人到一定年纪便开始衣带渐窄,于是瘦就容易被看作是青春美的标志。在多数情况下,瘦还意味着行动灵活、进退自如;现代医学也证明,瘦人不像胖人那样容易患上包括心脏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因此瘦又被视为健康美的特征。

瘦身是件辛苦寂寞的事,需要付出重如泰山的努力,不是每个人都甘之如饴。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不爱健身,是因为看不到明显的减肥成效,无法坚持。总之,自私基因的隐形力量和后天实践中渐渐形成的对年轻、健康、自律的追求,也塑造着人们喜好纤瘦的审美取向。

Cogan等人的研究还表明,对于男性身材的审美,两国学生基本相同;而对女性,美国女生偏好更瘦的体形,这种略嫌“病态”的审美又是从何而来?

过去,瘦一般只是对贵族女性的要求,20世纪中期以降,随着时尚经济、大众传媒迅速扩张,以瘦为美的趋势一发而不可止地深入寻常人家。人对特定物体的知觉,取决于与之相比较的那个物体,心理学家称之为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你将自己与超模或明星相对比,难免自惭形秽。时尚业制造了超自然的幻象,重塑、强化着人为的高标准,殊不知,女孩儿们对 “骨感瘦”的渴望,可能仅是由于看到了永远不会真正见到的少数人,参照了不现实的审美标准。

除了对比效应,以瘦为美也反映出“羊群效应”(从众心理)的影响。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在晒卡路里、晒体重、晒健走公里数,或许会有意无意地担心,自己无法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智能腕表、手环等能对健身时间、强度进行记录分享的可穿戴设备应运而生,大行其道。这也强化了对比效应、羊群效应对人的影响,让更多人对行动和展示趋之若鹜。在如今的中国,上至明星大佬,下到平民百姓,跑步健身蔚然成风,或许是以瘦为美的观念给社会带来的“正能量”。

“如何瘦成一道闪电”,是时下男女茶余饭后常用的谈资,每个人身边都不乏不屈不挠拼命减肥的朋友。不过,《道德经》有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审美是一件主观的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美的标准还将处于变动之中。对瘦是否热爱,爱到什么程度,只是个人选择。倘若你一定要瘦,希望你只是为了健康设法去掉多余的脂肪。即便做不到,只要你的心灵不臃肿,没有过多的苛求或欲望,便无需对体重斤斤计较。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内心深处的美和可爱,始终会被世界温柔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