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九邊重鎮,遼寧是哪一邊鎮?

青梅煮酒58727816


在明朝,遼寧是屬於遼東鎮,是最東邊的一鎮。遼東鎮應該算是遼寧省的雛形了。

“邊境之禍,遂與明終始雲。”所以明朝不僅大修長城,而且在北方邊境地區設立了九座軍鎮,也就是九邊重鎮。“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

關於九邊重鎮,最直觀的當屬明朝時繪製的地圖了。1949年在瀋陽故宮就發現了一幅《九邊圖》,上面描繪了九邊重鎮的概況。《九邊圖》上不僅有九邊鎮地區的建置、山川等地理內容,並且加以文字解讀,甚至包括駐軍多少。

遼東鎮是九邊重鎮中比較獨特的,因為它不僅要面對蒙古各部,而且還要防禦東面和北面的女真人。所以遼東鎮的鎮城設置也不一樣。遼東都指揮司是設在遼陽,但是是遼東副總兵和巡按等官員的駐地。而總兵和巡撫的駐地卻是廣寧,也就是現在的北鎮,廣寧設的卻是都指揮司的分司。

在瀋陽故宮發現的《九邊圖》的第一幅圖就是遼東鎮圖。鎮圖是以遼陽為中心,以遼河為界,一共有東、西兩圖。上面繪製了遼東鎮的十三個最為重要的衛所。三座駐有重兵的衛城是南路的前屯衛城、西路的義州衛城、北路的開原衛城。

按照《明世宗實錄》記載,遼東鎮有二十五衛,一共有兵將15萬6千9百餘人(據《明史·兵志》記載,一個衛的駐軍大體上5000人上下,一個所的駐軍大體上1000人上下)。


遼瀋晚報


明朝九邊重鎮,遼寧是遼東鎮 ,總兵駐廣寧(現遼寧北鎮),管轄的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南至山海關,全長九百七十餘公里,全鎮官兵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五人。遼東“三面瀕夷,一面阻海,特山海關一線之路可以內通,亦形勝之區也。” 遼東孤懸東北,環列諸夷,從右側牽制著蒙古的左翼,是明朝北部邊防之左腋。 洪武四年,元陽行省平章劉益歸降。置遼東衛。當年劉益被部下所殺,明太祖朱元璋認為遼東新近歸附,人心沒有安定,不是大有作為之防線,很難保固疆土,又考慮以元臣納哈出等擁眾未歸附,與北元汗廷遙相呼應,五十設定遼東衛,總轄遼東各衛,賦予其更大的權力。 遼東地位特殊,遼東從開始,便相對其他地區,具有更多的自主權力,以應對遼東複雜的形式和來自納哈出的威脅,從而鎮戍特點更為明顯,近似於大將鎮守制度和其後的總兵鎮戍制度。由於遼東獨當一面,地理特殊,所以明太祖十分重視。西部逐漸攻佔之後,明太祖開始加強遼東的經營,洪武十八年,授郭英靖海將軍,鎮守遼東,又進徵虜右副將軍,仍鎮遼東。 而且在洪武二十一年,派馮勝等率大軍征討納哈出。納哈投降,遼東平定。派遣都督楊文在遼東操練軍馬、提調屯田。 洪武三十一年,又耿炳文鎮守遼東。建文時期,朝廷為平滅燕王叛亂,令耿炳文佩大將軍印,自遼東征討燕王,建文元年十一月,又令楊文鎮守遼東,賞賜遼東兵。遼東地位,更顯得重要。明成祖即位之後,對遼東更加重視。明成祖剛即位,就命左都督府左都督劉貞鎮守遼東,其他都司屬衛軍馬悉聽節制。雖然沒有稱總兵官,而是職權卻是總兵之權。第二年正月,改派親信孟善鎮守遼東。 永樂十三年時,任命都督劉江已為遼東總兵官。


孤狼嘯月31600808


自明太祖擊滅元朝以後,元順帝率領其臣民倉皇北去,但是“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所以,“終明之世,邊防甚重”

據《明史·兵志三》記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所以遼寧省在明朝時當是遼東鎮無疑。


據《明史·地理志二》記載此鎮洪武四年七月置定遼都衛。六年六月置遼陽府、縣。八年改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治定遼中衛,治遼陽縣。其管轄範圍“東至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南至旅順海口,北至開原”。而《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東起自鴨綠江,連朝鮮國界,西抵瑞昌堡、山海關,連薊鎮邊界,延袤一千五百七十五里;南起旅順海口,北抵開元境外舊歸仁縣邊界,九百八十里”。這是遼東鎮的建制及其管轄範圍。



遼東鎮的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其地處於防守蒙古的右翼,所以明初時候十分重視遼東之防務。如朱元璋說遼東鎮“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寧,斯為戍守”。而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九邊四夷備錄》的《遼東論》載:“遼東為燕京左臂,三面瀕夷,一面阻海,山海關限隔內外,亦形勝之區也”。所以遼東鎮對明朝邊防之重要不言而喻。


也正是因為如此遼東鎮防守最為困難,在査繼佐的《罪惟錄》裡如實寫道:“諸邊皆難,而遼東、甘肅為尤難。何則?遼東僻處海濱,三面受敵,甘肅孤懸天末,四面受警也”


遼東鎮的軍力據《罪惟錄》記載為“延邊墩臺、障塞、操守官兵共九萬五千三百六十九員名。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衛,安樂、自在二州,招集馬軍七萬三百十八名,步軍三萬七千四百九十五名,屯軍一萬八千六百三名,“字缺”鹽軍一千一百七十四名,鐵軍一千五百四十八名”

以上就是明朝遼東鎮的大致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