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什么目的?

宋江在《水浒传》中这个角色是施耐庵重新塑造的。他担负着的不是历史上原本宋江自己的本色,而是施耐庵的理想与志向。

《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什么目的?

施耐庵本身是一个儒生。生逢乱世,他主张的是儒家传统,向往王道教化的治世。所以角色宋江的理想也就是施耐庵本人的理想,他把宋江塑造成一个充满儒家道德标准的忠义之士。

在他的刻画下,宋江的出身成为一个体制底层的押司,是吏不是官。但心中充满忠义。对皇帝的忠,对父亲的孝,对兄弟朋友的义。如果不是失手杀了阎婆惜,他的人生应该是走科层一步步往上走的。他和顶头上司关系很好,跟同僚关系不错,甚至跟带黑社会性质的基层地主晁盖关系也不错。这很符合儒家的友亲睦邻的和谐关系。

当得知父亲病重身亡,不顾风险,第一时间赶回来奔丧。当发现原来这是父亲骗其回来的计策,虽生气,但无怨。这是宋江尊崇的孝道。当知道皇帝登基可能要天下大赦了,第一时间考虑的是伏法等赦免。这说明他骨子里只想当顺民。但上天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赦免的名单里没有宋江。一时喝醉写下反诗,最后被逼上梁山。从这些情节来看,宋江本身就不是一个造反的人。

《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什么目的?

因为他忠君爱国的思想没变,在他的眼里,皇帝再昏庸也是皇帝。天下大乱是因为皇帝身边的佞臣太多。他为了实现自己“正确”的理想,不惜让人家破人亡拉人入伙,掺沙子,打击排挤反对他的人。他在梁山用的一套正是体制内用的那一套权谋之术。

为什么要招安?因为只有通过招安,他才能重新回到体制内,实现他忠君爱国的抱负。另起炉灶新开张,他没这个魄力和能力。甚至连这个想法他都不会有。李逵一句,“杀进金銮殿,夺了皇帝的鸟位,让俺哥哥当皇帝。”他视为大逆不道,再说就要砍了李逵的黑头去。

《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什么目的?

宋江还是一个特别注重名声的人。他被赐毒酒后,他骗李逵也喝了毒酒。怕的是李逵造反,毁了他求之不易,千万颗人头落地得来,“忠义之士”的名声。

《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什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