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近期一篇名为《全球粮食严重过剩,粮价或进一步下跌》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文中说到,全世界的粮食太多了,全球农民的收入都在下降!当年粮食不够的时候,吃不饱饭的是农民!现在粮食多了,收入下降的还是农民!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朴实的农民?

粮食过剩,最终农民受损!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随着全球玉米和小麦库存达到创纪录高位,

全球农民正面临类似烦恼。

从美国的爱荷华州到中国,

多年的粮食丰收和低价格

使得粮食存储能力变得严重不足。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据美国农业部估计,

到下个收获季节,

全球玉米、小麦、大米和大豆的总库存

将达到创纪录的6.711亿吨,

连续第三年出现历史性的严重过剩,

足以覆盖中国市场大约一年的需求。

在美国,农民们正面临连续第四年

收入下滑和债务增长,

并期待未来粮食价格能够回升。

但他们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全球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市场基本面似乎正在走弱。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这种情况与10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时俄罗斯和美国的严重干旱

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

供应的减少迫使中国等大的粮食进口国

采取政策鼓励国内的粮食生产,

并增加存储量以改善食品安全。

中国也放弃了这一政策,

正在抛售数以亿吨计的旧粮食库存。

在粮食产量创纪录后,

俄罗斯也在寻求出口其粮食储备。

中国和俄罗斯粮食出口的激增

将对全球粮食价格产生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这意味着农民可能将生产更多粮食,

但赚到的钱反而更少了。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01

玉米价格短期将维持弱势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玉米价格从3月中旬开始,

下调幅度较大,

北方港口价格也已经跌破1800元/吨,

目前主流收购价格在1760-1780元/吨。

但是下跌空间有限。

即便是临储玉米4月12日开始拍卖,

拍卖粮要流入市场也要等一个月,

因此供求双方都应该继续紧盯市场行情变化。

02

小麦价格持续下跌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近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通知:

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

小麦销售底价调整为2350元/吨,下调60元/吨,

几经市场酝酿的传言再度得到印证。

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

从2018年4月18日起,

小麦销售底价调整为2350元/吨。

上述底价为国标三等仓内交货价,

相邻等级价差40元/吨。

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550元/吨;

山东德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520元/吨;

河南新乡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540元/吨;

郑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520元/吨;

安徽宿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520元/吨;

较上周同期下跌10-20元/吨。

03

蛋鸡需求疲软,蛋价弱势走低

粮食过剩,农民背锅,是谁导演了现实版“多收了三五斗”?!

山东:当前山东省鸡蛋价格为7.02元/公斤,

同比增长25.81%,环比降低3.84%。

鸡蛋价格快速回落,

蛋雏鸡价格随之走低,

蛋雏鸡出场价为2.87元/羽,

同比增长17.14%,环比降低1.71%。

从需求的基本面来看,

鸡蛋市场仍然处于消费淡季,

销区需求一般,主产区各地走货偏慢,

市场无集体大量囤货购买需求,

终端市场以居民日常消费为主,

需求清淡会让蛋价低位运行。

04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

近期猪肉价格表现低迷。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

自2018年1月中旬开始,

活猪价格持续下降,

截至4月9日,已下降约27.1%。

西安市莲湖区一家生鲜大型超市

春节前后的猪肉价格,

其猪后腿肉售价相较节前下跌近40%。

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

3月猪肉平均价格为19.22元/kg,

较上月下跌9.13%,创2011年以来最低价。

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国农业该何去何从?

你的生活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

促进城镇化建设,大量农民被迫进入城市

中国想要发展,

必须大量城镇化,

才能改变中国是农业大国的格局,

而城镇化的前提是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

如果粮价、蛋价、肉价继续高起,

作为农民的你,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吗?

答案是不愿意的!

大豆价格下滑,

玉米价格大幅下滑,

你和身边的农民都有这种感受,

种地不赚钱了,

还不如打工来钱快,

而中国的水稻、小麦都要下调价格,

这样分散的小农户种地是不赚钱的。

一旦不赚钱了,农民只有将土地流转出去,

进入城市谋求生路,

这样就间接地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进入城市的过程中,

看似是农民自愿的,

其实是因为粮食降价导致收益降低,

被迫进入城市了。

其次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会实现

农业想要发展,

必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才能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我国最早在1987年就提到过适度规模经营,

而并非这几年才提及,

可是从效果来看,并不太好。

为什么?

就是因为粮价较高,

农民收益都还可以,

没人愿意放弃土地,

所以土地难以形成规模。

而现在粮价下调,

分散的农民种地赚不到钱了,

农民就像被迫进城一样,

被迫放弃自己的土地,

而这些土地慢慢流转到会种田的人手里,

这些人通过高新技术能赚到钱,

并且土地一旦形成规模了,

就会降低成本,加大种植效益,

慢慢就形成了适度规模经营。

再次

资本将进入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一个行业要是没有资本的推动,

很难快速发展,资本是逐利的,

知道怎么用最少的钱来创造最大的效益。

而中国的农业资本想要进入很困难,

就是因为太分散了,

资本进入成本太高,太费事。

土地形成规模后,

资本进入的成本就低了很多,

原先资本得面对100个农民,

而现在只需要面对10个农民就够了,

也容易谈妥。

资本容易进入后,

将会带动农业的发展,

创造更大的利润。

再再次

促进房地产去库存

房地产去库存不比粮食去库存压力小多少,

城市里的群体就那么些人,

购买力也就那么点,

而现在国家的意图倾向于让农民来进城买房。

农民进入城市后,

虽然不会全部买房,

但是肯定会有一部分购买,

这样就可以加快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销售。

最后

为城市提供大量稳定廉价劳动力

以前农村劳动力在闲暇时间也会进城务工,

但是并不太稳定,

可是一旦农民放弃土地进入城市,

就会成为专职的廉价劳动力,

进而降低生产企业的用工成本,

产生更大的利润。

但是这个环节是把双刃剑,

关键就在于能否全面安置就业,

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将会产生“人口红利”,

但是如果就业安置效果不好,

就会带来很大的社会负担。

总结:

很多人经常会问,农民种地不赚钱,农民都生活不下去了,国家怎么不管一管呀?事实上,国家不是不管,而是不想让那么多的农民种地了,要把土地种植集中化、规模化,集中在专业种植大户手里!

那么问题来了,全国9亿多的农民,该怎么办?怎么办?!

对此,你有更好的对策和思路吗?期待来评论区跟我们谈一谈这个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

守着一亩三分地,兼职种地总监,欢迎做农业的朋友来交流。

公众号:唯恒农业(weiheng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