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最近經常遇到創業者因為企業融資的問題前來諮詢,對於創業企業而言拿到資金生存下來才有一切,筆者深以為然。

產業與資本的結合不單純地是房子和汽車的結合,而是兩群人的結合,那麼創業者和投資人究竟該如何相處呢?為什麼有些企業有了資本的助力一飛沖天,有些企業牽手資本後卻問題迭出,每況愈下呢?大家有沒有好好地想過這個問題。

筆者擔任數十家創業企業的法律顧問,也有很多投資機構的客戶,經常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身份轉換,不同的項目有時是融資方的律師,有時站在投資人的位置提供法律服務,所以可能更能抽離,通透地看看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相處之道。

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圖片來源|互聯網

當美國投資基金凱雷集團為首的投資人,以3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集團100%股權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桔子水晶酒店CEO吳海的一篇文章

《其實我只是個代孕媽媽》

裡面有段話這樣描述:“致創業者,我知道你們可能大多數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個代孕媽媽,或者你覺得是養個豬,肥的時候該宰,賺錢走人。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一樣太感性的人,最後錢對你當然很重要,但是可能有些感情會超越錢。不管怎樣,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代孕媽媽,職業地去做事情,投資人的利益還是要放在首位,孩子捨不得也沒辦法。”

這就是一位頂級創業者的真切感悟。

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圖片來源|互聯網

酒店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資金來做,創業者自己不可能有這麼多錢,所以從第一天開始,就決定了創業者“代孕媽媽”這個角色。

但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係不全是這樣的。比如馬雲、劉強東這些互聯網行業的大佬,雖然企業上市了,創始合夥人團隊的股權稀釋了,但是他們還是通過各種方式(阿里的投票權委託,創始合夥人的董事提名權;京東的AB股制度)繼續擔任企業的掌門人,很好地處理與投資人的關係,同時掌握著企業的控制權。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產業與資本的聯姻應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強強聯合,共同撫養孩子的關係。


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圖片來源|互聯網

筆者認為對於創業者而言,深耕創業項目換取經濟收益,一般兩條路徑可選:

一種是厚積薄發,藉助資本市場,不管是選擇國內IPO還是進軍國外資本市場,創始團隊的股權均可以獲取巨大的增值;一種是做精做強,吸引戰略投資人,被上市企業或行業大鱷併購,創始團隊的股權同樣可以賣個好價錢。

所以筆者經常和創業者們說,控制是暫時的,最終你們是要放手的,永遠將控制權拿在手裡未必是好事情。做企業就如同玩一種資源整合遊戲,整合資源的半徑越長,企業成功的概率越高。如果將這種資源整合遊戲比喻成打牌,則創業者手中的股權就是交換資金、資源的王牌股權需要不斷地釋放來交換


在企業的發展道路上,一般都是會與投資人打交道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係與和他們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筆者認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以下幾點應該是相通的:

一、信任和欣賞

前期投資人如果要投創業項目,一定是對創業者團隊的信任和欣賞,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基礎一切都是空談。

二、透明、坦誠和誠信

這點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應當嚴格遵守,實事求是才能長期合作。對於創業者而言,企業的報表和數據應當真實、可靠。對於投資人來說更是要說話算話,嚴格按照投資合同辦事,什麼時候資金到位不能兒戲。大家要隨時保持溝通暢通,互相支持。

三、建立規則

辦企業一定要有規則意識,守法是最基本的,其次就是合規,最好在創業初期就規範化,有規則的企業才能長治久安。對於創業者而言,規則意識非常重要,否則項目越成功麻煩越大,對於投資人同樣要有規則意識,什麼該管該過問,什麼應該交給創業團隊去獨立完成一定要分清。

創業是非常辛苦的事,如果和投資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溝通不來,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你擁有非常理解你,對社會有共同判斷的投資人,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創業者和投資人關係,如何正確打開

願我們的創業者都能找到這樣的投資人

是良師是益友,是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