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只对10%的人是磨砺,有90%的人是根本坚持不下去!

很开心听到了很多大学生对我讲他们的问题。其中在武汉工程大学有个女孩的犀利问题我记忆犹新。

她说:我马上要毕业了,找工作真的很难,我知道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非常容易,但是那是2014年。现在是2018年,社会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我的学姐和学长告诉我我这样的双非院校,是没有办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的。

我也去一些地方实习过,那些企业里的人不是专科就是二本三本院校的人,我们的思维水平完全不同,处在那种环境里就像是对我个人的一种侮辱,所以我选择了考研,我希望日后自己研究生毕业,就能不要遇到这样的人,就能和这样的人拉开差距。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人们觉得自己所遭遇的不幸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能摆脱依赖心理,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的答案是:别让你所经历的困难,成为一种上升的负担。

01 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我可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本科生以自己不顺利的实习经验+自己学长学姐悲观地评价:“双非院校毕业生不配得到好的工作”= 自己要考研刷新自己的学历,就可以远离低下的工作生活。

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两点:

自己没有大量的实习其他工作企业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自己喜欢的工作,仅以一次两次的失败盖棺论定。

自己的学姐学长所说的对于学历有要求的工作大多都是体制内,其实外在有很多更好的行业,更好的岗位。

但是他周围的人没有告诉过她,她也没有找过。

盲目地被这样的思维盖棺论定:双非院校没有权利拥有好的工作。

这个问题上,我和很多读者都说过,解决选择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够把选项补充完整。

如果你要选择,你至少要要把你能选的选项补充清楚。

如果选择工作,眼下的工作不满意,那么你满意的工作是什么。

如果选择考研,那么你满意的学校是什么,专业是什么?

这时候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具体:我是去腾讯的新闻部做一个BD,还是去读传媒大学的新闻专业。

对比具体的选项,选择才有意义。

而大多数人被蒙在鼓里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勇气去了解真相,自责自己经历的苦难。

所以在中途就开始自我怀疑,想要拖延解决问题,产生悲伤的情绪,能够把选项补充清楚的核心心态来源于减少自责。

02 如何减少自责?

意识到苦难本身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正常的。

当你无法停止自责的时候,率先用的方法是推卸责任。

我经常看到很多人到了自己不喜欢的环境,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没有选择,自己不够好,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必须忍受。

不妨试试推卸责任的方法,认为是环境的错,是他人的错。

很多读者当我告诉他们想要摆脱低迷的状态先学会推卸责任的时候,他们都会回复我说:遇到事情不是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

我的方法却是告诉他们,只要能够解决问题,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知名杂志社实习,让我三观崩塌的一件事情是,原来编辑这个行业有很多80后辍学成为编辑的人。你和他们的三观不一致,说话不能到一处,见过的世界也完全不同,整体来讲沟通非常痛苦。

这时候我曾经下意识地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水平不够高,否则怎么可能遇到这样一批人?这样的痛苦让我陷入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

为了摆脱低迷,我开始向一些更为优秀的毕业生求助,发现他们也是一样的,只要进入到这样的行业,进入到这类型的公司,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行业人士思想保守僵化,过分清高。人是环境所塑造出来的。

所以当我坚定是这个环境不对,而不是我的问题的时候,我也不想被这样的环境塑造,所以我第一时间都选择从这类型的公司辞职。这类公司并不适合我。

苦难只对10%的人是磨砺,有90%的人是根本坚持不下去!

有时候,把责任推卸给环境,是非常好的一种坚定自己的方式。能够提供给你一定的信心去支撑自己的目标。

所以我早年在反驳别人的时候经常会说:“那是你认为,那你的水平不够才能看到的世界……”(早年文章比较犀利的原因写到这里才明白就是在大范围不确定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内心。但是现在已经实现了一些积累,就变得柔和很多。)

摆脱自责的第二点,明确自责标准。

一直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对自己一定不是一个好习惯。

这个度如何掌握呢?就是明确自责的标准。

看东西,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比如说在过往我看到一些非常精准的营销案例的时候,我会觉得别人太牛了,太棒了。但是我会细致去聊他们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会明白很多事情的背后和我们想象的并不相同。

每一种繁华背后一定有些不能说的bug。知道好与不好之后,你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会为自己坐不了的事情自责。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朋友创业,每天都在后悔自己没有抓住任何时机,没有抓住新媒体,没有抓住比特币,没有抓住买房子,等等。

每天都懊悔不已,觉得自己错过了整个世界。

苦难只对10%的人是磨砺,有90%的人是根本坚持不下去!

image

我安慰她说:很多事情你是没有办法完整地抓住的,比如说我很早就知道在北京买房子值钱了,但是我那时候没有资格买,没有钱买。所以错过很正常。

我很早就就知道移动视频是个风口了,可那时候我没有团队,没有相应的背景支持,所以错过也很正常。如果什么都能够抓住,那要天时地利人和干什么?

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魔术,知道谜底之后就不会再心存幻想而自卑。

通过了解真相,明确一个自责的标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要自责,能做的事情就可以学习别人积极改进。这样有利于把握自己的度。

摆脱自责的第三点,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

没有什么比敢于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更能缓解自责了。

苦难只对10%的人是磨砺,有90%的人是根本坚持不下去!

image

之前我的一位读者39岁辞职出来,面对种种不适应,每天都想要回到企业工作,每天都觉得自己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非常懊恼后悔。

但是我问她是否还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之中,她的答案是不愿意。

人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逃离过往的生活,逃离了找不到下一个方向,就想要回到过去。如此反复便陷入到了一个误区:怀念过去,浪费时间。

人们都在讲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呢?就是知道自己没得选。

人总是会虚假幻想自己有很多选择,假设自己有很多选择。但其实人不会有那么多选择。

反复回到做选择那一刻,所不得不去做的理由,承认这样的理由,就承认了自己的责任。

这次宣讲里,有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还在参加考研。她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学校里非常好,在学校准备考研又觉得自己没有赚钱有罪恶感。

我建议她回到最初考研的时刻,去想一想为什么要工作。再回去自己放弃工作的时刻,想一想为什么要回到学校。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她想了很久最后给我回复一封邮件。她从一开始就不想考研,只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在找退路而已。我回复她不妨找找出路,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好了。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欺骗别人,却发现我们最终只欺骗了自己。

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回到最初做选择的理由,肯定这样的理由,就像席慕蓉所说: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苦难是正常的。别让苦难累加成自责,成为一种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