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一对一教学”

“名师授课”

“外教口语教学”

……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7月流火的阜城,

除了空气中扑面而来的热浪,

各种培训的“热浪”也在空中散发。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学校门前招揽生意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在野蛮生长的同时,

因种种原因,

存在着一系列的“沉疴痼疾”。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随处可见的培训机构广告)

谁是校外培训热的推手?

家长为何要让孩子顶着烈日去补课?

阜阳培训机构市场什么时候开始红火的?

孩子们的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

通过下面几个小故事,

我们可以窥得一二。

暑假=“第三学期”?

7月13日晚8时,在阜城淮河路一处装修典雅的高层住房内,今年14岁的王雨轩趴在妈妈专门为她买的欧式书桌上,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书桌上摆放的几本奥数资料书,是王雨轩上午参加奥数培训班所用的,下午练过两节游泳课后,她便马不停蹄地回家做这些功课。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斗,王雨轩终于将这些资料做完。伸了个懒腰,望着窗外挂满繁星的天空,她双手拖着下巴发起呆来。梦想中,她的暑假活应该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悠闲自在的生活,可现实却是那么“骨感”:每天被奥数班、雅思班和一些她并不喜欢的艺术培训班所充斥。

王雨轩也曾进行过抗议,但微弱的声音,总是被母亲温柔但又带有不可抗拒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关怀声中所淹没。

临睡前,王雨轩发了一条设置为对爸爸妈妈“不可见”的微信朋友圈:苦逼的“第三学期”,啥时候到头啊!

“一定要让孩子混得比我们好”

王健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依靠他和妻子的工资,原本也可解决温饱问题。但随着儿子升初中后,本就不多的收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在初升高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王健发现,家长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不在以后升学考试的“独木桥”中被挤下去。

当然,家长们的办法很简单,俩字:补课。

在这种环境下,王健也慌了神。从儿子上初一开始,每逢节假日,他便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拿出来,给儿子报补习班。两年来,两口子白天上班,晚上出来兼职。王健干代驾,妻子在网上给一家网店刷单。

“这样的生活不感觉到累吗?”听闻记者的问题,王健笑了笑说:“累是累点,但一切为了孩子吧。我和俺媳妇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混得比我们好。”

“教育是堆满黄金的朝阳行业”

刘海(化名)是一个商人,搞过外贸、开过饭店、贩过二手车。近年来,刘海把生意的重心转到了一个近年来在阜城很是红火的行业——教育培训。

2013年,在闹市区租了几间房子,简单装修了下,雇了几个营销人员,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教育咨询公司,刘海的培训班便大摇大摆地开业了。

初始,刘海以高薪聘请一些学校的教师兼职教学,并以高额提成鼓动他们尽量多地从学校带学生,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可近几年,教育部门和校方查得严了,一些老师怕丢了饭碗,不再趟这个浑水,让刘海一度很着急。

后来,刘海从外地加盟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牌子,又从大学招了几名快毕业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包装”,偶尔再请两个外地专家讲几堂课,一个标榜为“全国连锁知名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全国一流”的培训学校便这样横空出世了。

为了扩大影响力,每逢寒暑假前,刘海便会印数万张宣传单,雇几十名临时工,在阜城各中小学校门口进行宣传。宣传单上“名师辅导”“1对1”教学等宣传语,让家长们的心里产生了不小的躁动。

说起教育培训方面的生意经,刘海坦言,在他看来,教育是处处堆满黄金的朝阳行业,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前程,家长们从不吝啬,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眼都不眨便大手一挥。“你想想,孩子的未来和不过几千元的培训费相比,家长会选哪一个?”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学校周边小胡同内随处可见的广告)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构建和谐的阜阳教育生态,

近期,我市教育部门集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剑指不合格校外培训机构

7月9日下午,颍州区教育、公安、人社、工商、市场监管、信访、民政、城管、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人员,来到该区东方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查。

民居改造的教室、狭窄的楼梯、缺失消防器材的通道,这个位于阜阳市人才市场家属院的培训机构,6间不到20平米的小屋,容纳了近200名不同年级的孩子。

此外,执法人员发现,东方星教育培训机构本是教育咨询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招生办学属于超范围经营,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属于违规办学。随后,颍州区教育局依法对东方星教育咨询公司进行了查处,并下发勒令停止办学通知书,这家违规办学机构当即被查封。

7月11日,颍泉区教育局和伍明中心校对辖区一家名为“稷下教育新起点”的培训机构检查时发现,该培训机构仅持有标注为“安徽稷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招生办学属于超范围经营,且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属违规办学。颍泉区教育局当场对该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立即停止非法办学。7月12日下达了停止非法办学告知书,同时函告工商管理部门协助颍泉区教育局进行联合执法。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阜城的培训机构到底有多少家?据业内人士透露,保守估计有六七百家。以颍州区近期对民办培训机构摸底为例,该区便有270家。其中,近两年便增加了近百家,几乎呈疯狂增长态势。

颍州区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及非法办学专项治理办公室主任梁陆红介绍,目前,阜城教育培训市场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劳动人社部门审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工商部门直接登记注册的教育咨询机构、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登记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

社会培训机构办学虽然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但也存在三大问题,即培训资质问题、场地安全问题,以及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在质量、收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问题。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有的培训机构搭建在平房上,环境十分差。)

遇不规范培训机构可进行举报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根据日前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工商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安徽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我市将重点治理面向中小学生非学历文化培训机构所开展的以应试为目的违规培训行为。

具体排查范围

1、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非学历文化培训机构。

2、依法取得教育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

3、非法开展教育培训的机构,包括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且未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机构;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未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

4、存在安全隐患的办学机构。

5、培训机构存在的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学行为。6、中小学校和教师行为规范相关情况。

整改要求

1、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

2、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

3、对虽领取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具备条件的,要指导其办证;对不具备办证条件的,要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

4、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5、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6、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阜城三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举报电话:

颍州区:2267097;

颍泉区:2263060;

颍东区:2272033。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总结培训机构值得反思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如明: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是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大举措,是一项事关教育事业全局的硬任务。因此,各级教育领导干部身上责任重大,从思想上不能有半点马虎与懈怠。在校内排查方面,不能回避,不能护短,要有所作为,敢于担当。在惩戒一批违规违纪者的同时,必须弘扬正气,树立标杆,寻找正面典型。通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动,达到建立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构建阜阳和谐教育生态的目的。

颍州区文峰中心校校长陈伟:我们很希望“减负”两个字可以实实在在落地,没有人比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为什么大部分家长和孩子还是“自觉自愿”地选择课外班,甚至把周一到周五在校上课、周末在课外班上课,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状态,一种自动化的选择,我想这不仅需要家长反思,也需要教育界反思。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城市周报记者 方彬 李昭翰 实习记者 王志胜 周姗姗/文、摄

是孩子心中的“利刺”还是家长眼中的“秘籍”?阜城教育部门向不合格培训机构“亮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