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人物档案

王彦春,男,蒙古族,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三级高级检察官,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因在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被最高检记个人一等功。

“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青城四月天,王彦春坐在办公室桌前,谈起公益诉讼工作时,多次提到这句话。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内蒙古公益诉讼

2015年7月,内蒙古跻身全国13个省区成为公益诉讼改革试点后,王彦春听到了不少“小话”:内蒙古?检察工作优势不明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吗?

“发挥检察职能,维护公共利益,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不行两个字!”动员会上,王彦春声音铿锵。

两年后,内蒙古交上答卷:提起行政公益诉讼76件, 法院开庭全部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高检院委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机构专门评估了内蒙古试点工作,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团对内蒙古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公益诉讼的内蒙古样板立了起来。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他的努力

“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当内蒙古推开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时。自治区检察院率先成立了公益诉讼专班。王彦春率4员女将开始了“创世纪”。

76起公益诉讼案件,就是76个标杆。乌兰表示:“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有王彦春奔波的身影。”

万事开头难。如何打响公益诉讼的破冰之战,通过公益诉讼小案件,做出检察监督的大文章?

那一段时间,王彦春的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半夜,研读法律书籍,制订相关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内蒙古公益诉讼的起步在哪,方向在哪,没有借鉴,压力很大,但我是组长,不能把压力传导给其他同事。”第二天一早,他依然神采奕奕地来到办公室,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布置工作。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当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检察院上报了旗生态局对辖区内企业采石采砂怠于管理的案件线索时,王彦春知道,机会来了。

内蒙古大草原、大沙漠,生态监管压力大,问题多。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案件抓住了内蒙古发展的软肋,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与可复制性。

当天晚上,王彦春与苏尼特左旗检察院检察长伊拉图打电话商量下一步工作时,竟然打得手机没了电。之后的一段时间,苏尼特左旗检察院仿佛成为了王彦春的又一个工作地。他先后3次行程近500公里(单程),赶到当地指导工作。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2016年10月25日,当内蒙古首例保护草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法院开庭时,多家行政单位与企业负责人惊讶地发现,航拍、多媒体示证等“智慧”手段出现在了偏远的大草原。公诉人有理有据的指证让相关人员心服口服。法院当庭宣判:苏尼特左旗生态保护局未依法履行草原监管职责行为违法。公益诉讼人的全部诉讼请求都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这一案例打开了内蒙古检察公益诉讼的局面,开拓了视野,历练了队伍。

之后的公益诉讼案件无不借鉴了这一案件办理模式。搜集证据全面客观,注重影像视频证据的直观性,诉前程序一丝不苟,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庭审,庭上突出多媒体示证与法律宣讲……“可以说我们做到了把每一起案件都打造成铁案,都成为宣讲的典型。”王彦春充满自信,因为他把76起案件实打实地放在了心里。

他的认真

“台前几分钟 台下十年功 收获离不开耕耘的辛劳”

在王彦春的文件柜里堆满了与公益诉讼相关的资料与文件。内蒙古的《实施方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程序指南》,以及民行处自行收集整理的涵盖文件、领导讲话及常用法律法规的文集。“这是我们诉讼专班的纪念册!”王彦春笑言。

试点期间,内蒙古检察院组织召开公益诉讼视频调度会、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推进会8次,王彦春起草的公益诉讼领导讲话、文件就有30余份。随后,他行程数万公里,实地开展调研督导12次,下基层院指导庭审13次。先后到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参加庭审观摩和培训班,与自治区人大内司委到区内外调研考察,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和司法理念。“公益诉讼工作中,我在同时段读了最多的书,走了最长的路,说了最多的话。”王彦春感慨道。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为了让更多民行检察官熟悉公益诉讼工作,王彦春还牵头带领全区民行业务骨干完成了“诉讼外行政检察若干问题研究”近20万字的理论成果,丰富了知识储备、武装了头脑,为试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彦春就是我们身边的公益诉讼专家。”办案专组成员宋春艳说,“面对难题,他总是信手拈来,让人敬佩。”

不久前,内蒙古检察院组织开展抽样评估工作,比评估,王彦春和他的公益诉讼专班,审核全部公益诉讼案件,无一出现差错。

正当时,内蒙古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同样突飞猛进。2017年七项业务核心数据,6项排名前10位,1项排名11位。内蒙古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肯定内蒙古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尤其是公益诉讼工作,他们直言“内蒙古检察民行,真的行!”

他的秘诀

“办理案件不只是法庭酣斗,还要寻求三方公权力的最大公约数”

采访中,王彦春多次提到公益诉讼案件的特质,他再三强调:“我们要在实现法律监督、维护好公共利益的同时,还要寻求三方公权力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实现最大公约数,王彦春和同事们开始了内蒙古公益诉讼的探索之路。

案件起诉前先制作检察建议书,跟进监督检察建议落实和公益保护情况;起诉与受理不能等同于原告,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法院出具《受理案件通知书》;案件开庭不同于往常使用《开庭传票》,而是出具《开庭通知书》;开庭时,检察人员身份为公益诉讼人,没有当事人、原告等称谓……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法庭上的针锋相对,在这里更多了各方努力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探寻。

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王彦春专门赶到当地法院、生态局与相关负责人恳谈了足足两天。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案件判决后,生态局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了行政执法机构和力量。

一个月后,该旗副旗长、生态管理局、国土局的有关领导专程赶到内蒙古检察院,就草原恢复植被方案进行恳谈。内蒙古草原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永泉表示,这起案件警醒了草监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于草原违法的关注。

“这就是最大公约数,只有始终把握公益诉讼的正确方向,才能赢得行政机关的信任。”

随后两年里,王彦春连续受邀带队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受邀给环保厅、农牧业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讲座。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据统计,试点期间,行政机关无一上诉,无一案件出现争议或瑕疵。试点中,内蒙古恢复被非法开垦和占用的草原52663.144亩,恢复被损毁的国有林地及生态公益林地 7528.67亩,复垦耕地408.3 亩,其他土地846.0025亩,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718亩;纠正违法发放的近4000亩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废气和其他造成环境污染物企业 287家,督促行政机关惩治非法河道采砂的企业及个人19家,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养殖场182户,违法养殖场43家;清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 5万余吨;收回欠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 4386.575万元,收回国有资产和权益价值1506.53万元。

与此同时,内蒙古政府关于印发的《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检察机关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自治区政府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应诉规定》明确,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自治区政府还将公益诉讼列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开的今天,王彦春和他的公益诉讼专班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落实好‘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重要职责,我们义不容辞!”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点赞|王彦春: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