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今录最后两页,蔡絛详述了蔡京与蔡攸在灭辽大事上的分歧,这其实也是父子交恶的焦点。宣和四年(1122)夏,宋响应金,南北夹攻辽国。蔡攸辅童贯为副帅。“于是鲁公垂涕顿首上前曰:‘臣不任北伐,宁自甘闲退。今臣子(指攸)行,诚无以晓天下,愿陛下保全老臣!’上不听。则曰:‘臣请则以效括母及语伯氏(絛之称攸),吾将哭师也!’”几乎说他是他、我是我,只要皇帝保我即可。甚至将要学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母,乞长平之败不连坐。又要学秦伯迎接殽战败军时“向师而哭”。如果金国不渝盟约,那么这些小人肯定都成功臣了,蔡攸出征前很牛气地向徽宗说得胜就要讨走御前两个美女,颇可能就得逞了。但唇亡齿寒,没有后悔药可吃。

最后一段蔡絛说得很沉痛:“呜呼!使群小人不阿罔,则宗国岂至是?故世但知鲁公之不主北伐,人或传公诗有‘百年信誓’之句,且未得其始末,故书其略。”蔡京诗俱载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见附图)。这首诗是初战白沟失利时写给蔡攸的,所以“百年信誓”无疑是指宋辽澶渊之盟,可见老蔡是深惜败盟的。父子“茶汤相见”即下逐客令,但说他们“争权相忌”未免是乱下结论了!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蔡氏父子在为国家的战争上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