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失败,赵括却背锅背了两千年,对于这个问题你怎看?

军事一点通


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虽然长平之战赵国的战败不止赵括一个人的问题,甚至赵国君臣的错误决策要占主要责任,但身为事件当事人,赵括的锅同样甩不掉。即使赵国的战败无法避免,但由于赵括的错误决策,导致赵军全面溃败、损失惨重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赵括的责任推卸不掉

虽然由于赵国君臣的错误抉择,赵括上任之后赵军必然要选择主动出击,但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正是由于赵括的错误决策,才导致了赵国损失如此巨大。我认为在这场战争中,赵括至少犯下了以下致命错误:

1、轻敌冒进。赵括上任对军队完成调整改编后,随即向秦军发动进攻,面对“秦军详败而走”,赵括选择了追击,直到“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于贸然追击这件事,并不能仅以赵括不知秦军换将作为理由,即使秦军没有换将,秦将仍然是王纥,难道赵括面对秦军的佯败,就可以率军追击了吗?廉颇身为老将在面对王纥之时,还知道进行试探性进攻,初战不利后迅速转入防守。赵括身为赵军主将,在没有摸透秦军虚实,甚至没有进行试探性进攻的情况下,被胜利冲昏头脑,轻敌冒进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2、没有预留预备部队。根据史料记载来看,秦军对赵军的合围只动用了3万军队,“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对于赵军数十万大军来讲,3万秦军并不算多,如果赵括预留有机动力量的话,面对赵军主力的拼死突围和赵国机动部队的拼死相救,里外夹击之下秦军很难彻底切断赵军的后路,毕竟秦军的援军抵达尚有时日,赵军并非没有突破防线的机会。

3、错失突围良机。在攻至秦军壁垒前,久攻不下之际,甚至在秦军出兵切断后路,将主力分割包围之际,赵括并没有选择立即突围,而选择了就地构筑壁垒固守待援,这又是一记昏招。虽说这有“秦出轻兵击之”的原因在,但赵括显然没有明白险地不可久留的道理,如果选择在秦军未能完成合围,或者说在秦军尚未彻底围死的情况下突围,并非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我们不知道赵括当时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不知道秦军主力位置,导致搞不清楚突围方向还是怎样,总之错过突围最佳时机是事实。

虽说我们分析这场战争有利用上帝视角的嫌疑,对于赵括当时的境地无法准确判断,但从结果来看,这三个问题的确是赵括的致命失误,也是导致长平惨败的主要原因。身为赵军主将,赵括的责任是根本推卸不掉的。

赵国战败的其他原因

当然,将赵国战败的全部责任推卸给赵括也是不恰当的,赵国君臣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如今为大家赵括翻案的主要依据。

1、愚蠢的求和之举。在初战不利,廉颇选择沿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防线死守的情况下,赵国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国内存粮告急,加之进入农忙时节,国家运转出现了问题。于是当时赵国朝堂出现了主和的声音,而赵孝成王最终同意了与秦国议和,派遣郑朱到秦国议和,秦国则利用这一机会,对外制造了秦赵已经议和的假象。

此举动导致赵国彻底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

2、错误的战略思路转变。在议和不成,廉颇又坚守不战的情况下,赵国朝堂再次分成了主战和主守两派,而赵孝成王迫于国内压力,最终倒向了主战派。这才是赵国最终做出换帅决定的原因,而赵括只是诸多主战派将领的其中一个候选人罢了。

所以,赵国君臣的战略思路从主守变为主战,这才是换帅的根本原因,当赵国战略思路改变之后,身为主守派将领的廉颇被换已成既定事实,而赵括只不过诸多主战派将领候选人之一而已,秦国间谍的反间计也仅是影响了赵国君臣对于替代者的选择而已。


综上所述,赵国君臣的错误抉择可能是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但身为赵军主将的赵括做出的错误抉择则是赵国惨败的根源,赵括的这个锅是甩不掉的。


香茗史馆


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是秦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之后,赵国一蹶不振,从此再难与秦国抗衡,而秦国扫除东出的最大障碍,从此一统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临时将统帅廉颇换成赵括的话,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同吗?

小编以为,就算没有换将,长平之战的结果也会是一样,赵国败局早已奠定,并非人力能够改变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下长平之战的经过,廉颇依据有利地势坚守不出,而此时的秦军也久攻不下,双方在长平集结近百万的部队对峙不下。要知道双方给有近50万的人马,这一天的粮草消耗可是天文数字,跟何况双方的对峙将近三年(从秦国攻上党,廉颇救上党开始算起),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如果这场战役输了,那么秦国将会再次被锁在函谷关内,东出几十年之内基本无望。

秦国和赵国朝堂上下都明白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可明白归明白,每天天文数字的粮草消耗已经将两国国库消耗的一干二净,国内基本无粮可征,无兵可征了。

这种情况下,赵国慌了,他们希望这场战役快点结束,于是赵王几次三番的下令让廉颇出战,可廉颇知道,此时双方基本都到了极限,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因此并没有理会赵王的命令,其实这已经让廉颇和赵王之间产生了隔阂,只不过眼下还需要廉颇来领军,而秦国的反间计只不过是给了赵王一个很好的借口罢了。

反观秦国,不论国家多么困难,前线但有所需,秦昭襄王无不是想尽办法支援前线,举国之兵尽数交给白起,却不丝毫的怀疑白起,一切战事有关的皆以白起为主,更是在外交上行使反间计协助白起。

其实,像长平之战这样的残酷而又重要的战役,其决定战争结果的往往是高层的战斗意志和决心。

白起善攻,廉颇善守,这就像矛与盾,可矛与盾谁强谁弱,关键还是要看矛和盾在谁的手里,而显然赵王和秦王相比,赵王弱的不知一点半点;赵国和秦国相比,赵国弱的也不止一点半点。

所以,长平之战的结局是注定了的,不论赵国的统帅是廉颇还是赵括,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如果赵国统帅是廉颇的话,白起可能就坑杀不了40万赵军了。


核弹视频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战国君臣的决策问题以及两国的国力差距问题。秦赵两国国力在长平之战时看似国力差不多,但实际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家奖励耕战,使得秦人人人好战尚武,积极为国家做出贡献。与此同时,秦国占据巴蜀,巴蜀易守难攻,远离前线,特别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后,使得巴蜀成为天下粮仓,使秦国拥有争霸的物质基础。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只是军事实力大增,整体国家实力并未跟上,缺乏物质基础。

长平之战时,秦国君臣一心,分工明确,白起主军事,范睢主外交,秦王总览全局,秦国是整个国家机器在超负荷运转,全力支援长平之战。而赵国在最关键的时候连出昏招,时而主战,时而主和,并临阵换将,犯兵家大忌。

从整体来看,长平之战,赵国必败,表面上是赵括的责任,实际是赵王昏庸的结果。但是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想到的,使赵国国力大损,再也无力与秦争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