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漢文帝一句話點燃少年李廣的封侯夢

衣賜履按:悲情英雄給人一種有缺憾的美感,因此,往往成為文人謳歌的對象。比如,“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再比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今天要說的是飛將軍李廣,這個人物,悲情地不要不要的,最受文人喜愛。

我們看一首詩,唐代絕句聖手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詩婦孺皆知。專家們對“龍城飛將”指的是誰,有三種說法:一是衛青,二是衛青和李廣,三是李廣。我傾向於李廣,因為衛青是進攻型選手,倘是衛青,最後一句應該是“打得胡人抱頭竄”之類的,呵呵。李廣戍邊多年,任務是防守,與“不教胡馬度陰山”相合。

給人無限悵惘的,當然還是王勃的那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所謂李廣難封,指的是李廣一生征戰,竟然無法封侯,實在悲催。

事實上,李廣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封侯,而這個夢想的種子,竟是漢文帝劉恆種在他心裡的。

醬香通鑑|漢文帝一句話點燃少年李廣的封侯夢

【李廣家族,世代騎射】

李廣是隴西郡(甘肅省臨洮縣)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人,先祖是秦朝大將李信,在秦滅六國過程中立下不少功勳(參見拙文《戰國的凜冬——六國紛紛覆滅,宛如風中落葉》)。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

前166年,匈奴老上單于率騎兵十四萬人,入侵漢朝,一度攻到甘泉(陝西省淳化縣西北,與長安航空距離八十公里),長安震動。文帝劉恆緊急動員步騎兵十萬人。李廣及其堂弟李蔡即由此從軍。李廣善於騎射,斬殺不少敵人,被任命為中郎(宮廷禁衛官)。之後,李廣曾數次跟隨劉恆打獵,射殺不少猛獸,劉恆對他甚為欣賞,說,可惜啊,小子!,你沒趕上好時候,如果你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那還在話下嗎!

衣賜履說:劉恆隨口一句話,點燃了少年李廣的封侯夢,封侯,成了李廣一生的心結,至死沒有解開啊。

景帝劉啟即位後,吳、楚七國叛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叛,在昌邑城下奪取了敵人的軍旗,揚名立萬。可是由於梁孝王私自把將軍印授給李廣,回朝後,朝廷沒有對他進行封賞(意為李廣是漢將,私下接受梁國將印,故後來朝廷未加封賞。可能有故事,這個事兒比較古怪)。景帝調李廣為上谷郡(河北省懷來縣)太守,見天兒和匈奴交戰。典屬國(掌蠻夷降者的官員)公孫昆邪(昆邪讀如魂爺)十分擔心李廣,向劉啟哭訴,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己仗恃有本領,屢次和敵人正面做戰,恐怕會失去這員良將。於是劉啟調李廣任上郡(陝西省延安市)太守。以後李廣轉任邊境各郡太守,最後又調回上郡任太守。不管在哪裡任職,李廣都以奮力作戰聞名。

衣賜履說:公孫昆邪,是義渠人,七國之亂時也曾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叛,因此可能與李廣私人關係不錯,對李廣的個性也很瞭解。公孫昆邪有個兒子挺有名,我們前面也多次提到,就是娶了衛青大姐衛孺的公孫賀,後來官至太僕、宰相,再後來……誅族!

前144年,匈奴入侵上郡。劉啟派來一名內臣跟隨李廣學習作戰。某日,內臣帶幾十名騎兵,在城外縱馬馳騁,忽遇三個匈奴人,內臣大喜,心說真是天上掉餡餅,出門就立功!於是帶著人就去追殺。豈料,那三個老匈都是練家子,三人回身放箭,箭不虛發,一會兒功夫,內臣的騎兵幾乎全都被射殺,內臣帶傷逃回。李廣說,你們碰到的一定是匈奴的射鵰者。於是,李廣率一百名騎兵前去追趕。那三個老匈並未騎馬,徒步前行。李廣追出幾十裡,看見他們,就命令騎兵左右散開,兩路包抄。他親自去射殺那三個人,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果然是匈奴的射鵰者。

醬香通鑑|漢文帝一句話點燃少年李廣的封侯夢

【著名射鵰手郭靖】

衣賜履說:看到射鵰者幾個字,有木有想起金大俠的《射鵰英雄傳》?我趕腳,應該是受了《史記·李將軍列傳》的啟發。射鵰者,也譯成射鵰手,意為匈奴人中射箭最好的勇士。據說,草原雕,一般翼展兩到三米,喜歡在兩三百米的高空盤旋,尋找獵物,可以獵食羊鹿之類較大的動物。

普通弓箭手根本不能把箭射得這麼高,而且草原雕的羽毛為了減少滑翔時的空氣阻力,在千萬年來的進化中,變得油亮光滑,如果弓箭不是垂直入射鵰的身體,就馬上會在它的羽毛上打滑,很難刺傷或殺死它。所以射鵰不僅要準,還要能拉得動強弓的人才可以射到。射鵰手能力出眾,在專業上類似於現在的狙擊手,但在綜合素質上,當還在狙擊手之上,因此,李廣非常重視。以李廣牛哄哄的勁兒,對付三個步行的人,居然帶了一百名騎兵,而且由騎兵先包抄,他在後面射殺,可見射鵰手的本領高強,絕對是特種部隊訓練出來的。

剛把俘虜綁上馬背,遠遠望見幾千名匈奴騎兵。他們看到李廣,以為是誘敵之騎兵,都很吃驚,立即在附近的高坡上擺好陣勢。李廣的百名騎兵更是驚恐,都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裡,我們只要一跑,匈奴就會追殺,我們難以逃命,現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於是,李廣下令前進。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下令全體下馬解鞍!

騎兵們說,敵人那麼多,並且又離得近,一旦殺過來怎麼辦?

李廣說,他們原以為我們會逃跑,現在我們都解下馬鞍表示不逃,這樣就能使他們更堅定地相信我們是誘敵之兵。

匈奴果然不敢攻擊。一名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陣巡查士兵,李廣立即上馬,率十幾名騎兵奔馳,射死了白馬將領,之後又回到自己隊伍中,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都放開馬,隨便躺臥。這時正值黃昏,匈奴軍隊始終覺得奇怪,不敢進攻。到了半夜,匈奴以為漢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襲他們,就撤離了。第二天早晨,李廣才回到大營。李廣之所以沒有得到接應,是大軍根本不知道李廣的去向。

衣賜履說:這個事兒,聽起來李廣甚為勇敢,實際上,細思極恐。一是李廣身為主帥,隨意帶人出營,而手下竟然不知他的去向,如果他被匈奴幹掉或俘虜,手下大軍必定全軍覆沒。二是李廣深知射鵰手的厲害,也必然知道他們既然並未騎馬,一定離匈奴大軍不遠,李廣只帶了百人就出擊,而且沒有安排後續接應,實在是太過莽撞,這種行為,與其稱為勇敢,不如說是二球。只這一件事,可以看出,李廣不像是千軍萬馬的統帥,更像是一個好勇鬥狠的遊俠或黑社會的大哥。

劉恆逝世,武帝劉徹繼位。左右近臣都認為李廣是名將,於是調任李廣為未央衛尉(未央宮安保司令),另一位名將程不識任長樂衛尉(長樂宮安保司令)。

前134年,李廣被任命當驍騎將軍(柏楊先生注:周王朝末期,設立左、右、前、後將軍,秦及西漢仍保持,位上將。然而各種特定專名將軍,則自本年開始,稱雜號將軍。中央出動大軍時,用來統率部隊。戰爭結束後,即行撤銷),率軍進駐雲中郡(內蒙古托克托縣)。程不識被任命當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

六月,李廣、程不識班師。

兩人都以邊郡郡長的身份,出任武裝部隊統帥,當時都負盛名。李廣行軍作戰,從不約束隊伍,也不構築陣地,逐水草紮營,人人自便,夜間也不擊刁斗(刁斗,有柄的一種銅鈴,只是不含鈴珠,而由人擊打發聲),不能不設立崗哨,文書非常簡單;但斥侯(偵察兵)四出,偵察遙遠,故軍營未曾遭到過襲擊。程不識正好相反,整肅編制,隊列紮營嚴密,夜間敲刁斗巡邏,軍隊文書繁多,官吏通宵忙碌,軍隊不能隨意休息,但也沒有遇到敵人傷害。程不識說,李廣的軍隊,簡單明瞭,但是,如果敵人突然襲擊,就很難應戰;但他的戰士隨意自在,都願為他拼力死戰。我帶兵雖然軍務煩擾,敵人也不能侵犯。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廣的謀略,漢軍士兵也多數願意跟隨李廣作戰,而苦於跟隨程不識。

衣賜履說:李廣帶兵,講真,還真沒幾個人能這樣。日後之所以屢屢被匈奴胖揍,與其帶兵風格不無關係。在此之前,能夠平安,一是僥倖,二是沒遇到過大規模戰役。

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殺害搶掠官吏百姓。劉徹派車騎將軍衛青從上谷郡出兵,騎將軍公孫敖從代國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郡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郡出兵,各自率領一萬騎兵,出擊屯兵在邊關貿易市場附近的匈奴軍隊(詳見拙文《大將軍衛青:從家奴到將軍》)。李廣從雁門關進攻匈奴。匈奴兵多,不但把李廣打得慘敗,而且生擒了他。單于平時就聽說李廣很有才能,下令說,俘獲李廣一定要活著送來。匈奴騎兵俘虜了李廣,李廣已經受傷,就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子裡躺著。走了十多里路,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縱身跳上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箭,打馬向南飛馳。幾百名匈奴騎兵追趕,李廣一邊逃一邊用匈奴少年的弓射殺追兵,才得以逃脫。跑了數十里地,重又遇到他的殘部,於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回到長安,執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敵人活捉,應該斬首,李廣出錢贖了死罪,削職為民。

醬香通鑑|漢文帝一句話點燃少年李廣的封侯夢

【裝死逃得一命,僥倖僥倖】

衣賜履說:此次,劉徹出動四路大軍,但並未設主帥,各軍自行作戰。這說明,本次攻擊,既是與匈奴的較量,也是劉徹在選拔帥才。

從李廣的表現來看,似乎,他更適合的是個人角力,尤其是騎射,他很厲害。但是,兩軍較量,只靠個人發猛鬥狠,顯然是不夠的。拿破崙曾說過,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三百個馬木留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則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木留克兵。馬木留克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但毫無紀律性可言,而法國兵雖然單兵能力不如對方,但軍紀嚴明,拿破崙這段話的主旨在這裡。我趕腳,從帶兵方式上來看,衛青是法國兵,而李廣則是馬木留克兵,人越多,敗得越慘。

此番慘敗,使李廣的封侯之路陰雲密佈,他還有機會嗎?

應該說還是有的,我們下次再講。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