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过去农村的蒲团,你知道是怎样做的吗?

母亲一生没有离开两样东西:一个是她织花边的花边架子(俗称“花边板子”),二是她夏天到院子里、胡同口织花边时坐的蒲团。

胶东产玉米,蒲团就是玉米皮编成的。编蒲团第一是选料。
原创:过去农村的蒲团,你知道是怎样做的吗?

在秋天,新玉米下来了,剥皮的时候,就要预备下编蒲团用的玉米皮。要挑选洁白、顺溜、宽大的玉米皮,绑成一扎一扎的,装进蛇皮袋子里,等着编蒲团用。

编蒲团前,要先将玉米皮在水里泡软润湿;然后,撕成均匀的一绺一绺的玉米皮条。编的时候,先选择粗细合适的玉米皮,编成三股的辫子;最后,用麻绳将玉米皮辫子一圈一圈的订在一起。一般在直径50cm左右一个。
原创:过去农村的蒲团,你知道是怎样做的吗?

编蒲团看似简单;其实,要编好它,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人怎么编也编不好——不平实、不圆整,看上去很粗糙。而母亲编的蒲团却很好,既漂亮、细腻又实用。所以,就经常有大婶大妈的求母亲编蒲团。母亲呢,一般是有求必应。于是,就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夏天里,人们都在睡晌觉,而母亲就坐在正间地上,成晌午的不睡觉,在那儿给别人编蒲团。编到一半大小的时候,为了编的结实,母亲就坐在上面,转着圈的编。母亲常说:咱还能有点什么用处?谁不用着谁啊!经过她的手,也不知送出了多少个蒲团。
原创:过去农村的蒲团,你知道是怎样做的吗?

蒲团在农村的用处很多的。六月天,家家户户都在正间地上,放一个小桌子吃饭。家里人有的坐着马扎,有的坐小板凳,如果马扎、板凳不够, 就会坐在蒲团上。即使是现在,在一些老人家里,还保留着蒲团;虽然不再那么光鲜,甚至有的还布满灰尘,但仍能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