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小满”节气已过,农历五月很快就要到来。在五月,除了吃粽子过“端午节”,“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和禁忌,大家非常有必要了解和谨记,因为这关乎今后的美好健康生活!

五毒月、九毒日由来

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关于五毒月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

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五毒月”除了时间在农历五月,更重要是因为五月是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简称五毒)出没的时期,所以有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民俗认为每年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五月妇女回娘家

另外一种民俗是,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尽量避免行房。行房如同服毒,易失掉真阳,真阳一失,阴阳失衡!所以夫妻尽量不能同房,男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

而且在五月,更有九天是最为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端午是九毒日之首,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带香囊、带五色线手环、脚环、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三年必夭亡。用什么可以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特别是性欲重的人小心在五毒月失掉真阳,真阳一失,命不久也!

五月为天地交泰之月,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影响,保精惜命,宁神内守,方可安然度过,反应人身,肚里空荡荡,走步无力,没有精神。

对于这种规劝,许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后又未必敢以身试法。农历五月十六日子夜观天象,天呈淡红色。子时是23时至1时,不是出晚霞的时辰,此时天色红必有原因。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

道医讲,人与宇宙为一体,人体五脏六腑皆受天地运行的影响,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各种突发病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等,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毒五月”的习俗究竟有没有道理?专家表示,这其实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其中的很多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不过,只要应对得法,规律生活并没有那么可怕。“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儿?

水分散失导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静心 多饮水

农历五月常常包含夏至。也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了。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针对性的预防,就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为了预防发病,人们就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在农历五月有意识地多喝水,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之前的两杯温开水,至关重要。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脾胃虚弱导致腹泻

解毒之道: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农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体运动机能所迷惑。其实,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力求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农历五月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所以人们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解毒之道

:多吃菜,少吃肉

对于现代人来说,毒五月引发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曾经有一个患者,每到一年的农历五月就便秘,经常一个礼拜解出大便一次,脸上起疙瘩,口气难闻。而该患者的问题就是肠中积热所致。

现代人喜欢吃烧烤的做法会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然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所以,避免吃太多烧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

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纵欲无度耗伤精元

解毒之道:节欲望,免消耗

夏季对人体的消耗很大。人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要避免对身体额外的消耗。因此,农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后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临床上,有部分心脏机能不好的人,在夏季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出现心血管事件。这就是房事本身让心脏负荷增大,最终难以承受导致的。因此,古代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这一点也要因人而异。越是年龄偏大的人,越要在这一点上多加留意。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病邪丛生,人们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还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此时节要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似乎也对农历五月另眼相待。中医典籍《伤寒论》中讲得明白“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俨然将农历五月视为多事之秋。同时也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与夫同房的做法。

脾胃虚弱胃寒,湿疹,精疲乏力,心脏机能弱,容易上火。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季养生,尤其是我们在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 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 经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让您轻松避免五月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毒五月”。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忌日与月球的运行有关,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与地球上天气变化有关,天体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近期最好适当降降温,睡睡凉席,清心寡欲。毒五请修身养性!

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禁忌和究竟“毒”在哪儿?

初毒日

初五:地腊,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2018戊戌年初毒日:(阳历6月18日-6月20日)

中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2018戊戌年中毒日:(阳历6月28日-6月30日)

末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2018戊戌年末毒日:(阳历7月9日-7月11日)

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加起来一共十天。在这十天里,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这些事情千万别做

整个五月期间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尤其是“九毒日”犯了戒等于种下了疾病的种子。

古今实事证明,农历五月能防邪、能禁色,自可百病消除。

因此,九毒日,最利辟邪、驱毒、防邪、求健康、百病消除。

特别提醒

端午就在这个毒五月中,想想端午吃雄黄、挂艾草等等辟邪做法,就知道毒五月邪气的重要性,以上禁忌千万不要做了,小心邪气入侵!尤其是今年犯太岁的生肖(牛龙狗鸡羊)要特别注意这些习俗禁忌。

易经王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