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抗战时期,“抓壮丁”是国统区的主要征兵方式。据国民党政府公布,抗战八年(1937年-1945年)实征壮丁数为1405万人。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1405万,看上去数量庞大,是侵华百万日军的十几倍,但是,数量并不代表战斗力。

首先,“壮丁”不壮。

当时的壮丁,绝大多数是贫苦佃农、劳工、小贩和无业流民。文盲率高达90%,基本营养不良,体格羸弱。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过去有句俗话叫“当兵吃粮”,但是,由于当时后勤供应的极度匮乏和长官的克扣,普通士兵根本吃不饱肚子,体质虚弱。正面战场上,国军往往只能靠人数优势固守防线,包抄、迂回、穿插等需要体力的战术,基本打不出来。

对于中国士兵的虚弱,美国人印象深刻。1944年,美国军医抽查了1200名士兵,发现57%的人患有营养不良,以至于担任蒋介石参谋长的魏德迈将军直言:“士兵因太虚弱而不能行军,并且不可能有效地打仗,原因多半在于他们是半饥饿的。”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其次,壮丁的非正常死亡和逃亡。

抗战时期,兼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的北大校长蒋梦麟考察过一次兵役状况,结果触目惊心:新征壮丁因徒步远行、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八九。死亡壮丁与存活壮丁的比例高达11∶1。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这份考察报告震动了蒋介石,他在会议上发火:“据报告人亲眼看到的沿途新兵都是形同饿莩,瘦弱不堪,而且到处都是病兵,奄奄待毙,有的病兵走不动了,就被官长枪毙在路旁,估计起来,从福建征来的一千新兵,到贵州收不到一百人……真觉得我们对不起民众,对不起部下!”

四川是抗战壮丁的大本营,美国记者白修德残酷的记录道:“靠近成都的一个壮丁营要接受四万个壮丁来受训入伍,但是在来营途中有许多人就已死了,能够活着拖到训练终了的,结果只有八千人。”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第三,壮丁的训练。

新兵不训练,等于一盘散沙。那么,国军新兵的训练效果如何?

时任军训部部长的白崇禧回忆道:“国民兵的壮丁训练,在抗战时,普遍施行的省份很少……总之,壮丁训练的效果在抗战期间很差。”

除了嫡系中央军、桂军和西北军,绝大多数中国军队都缺武器弹药、缺后勤、缺训练,因为严重的三缺,大部分饥肠辘辘的新兵只会两个技能:挖战壕和投掷手榴弹。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蒋介石在1938年的一次讲演中痛心疾首:“我们派往前方补充的官兵,大多不能发挥战斗力量!他们虽然在后方受了两三个月的训练,但一上前线,直如未曾受训的新兵,一千人当中,没有六百人可以作战,不仅技术不熟,动作差失,而且缺乏精神,根本不够作一个革命军!”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反观我们的敌人,日军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近现代化军队,士兵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训练远远胜过中国士兵。战前日本就普及了义务教育,士兵全是清一色的学生兵,拉练、射击、拼刺刀等基础军事训练更是从中学就开始,此消彼长,战场上的战斗力强弱显而易见。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一个日本侵华老兵木村一郎,晚年接受英国BBC记者采访时,回忆过一个细节:“那是1940年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单挑了三个中国兵,当时的我很强壮,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但他们的精神很可怕,最后白刃战时,有个中国兵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依旧跟我拼命,最终我把他杀掉了。”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侵华老兵的话让我们痛恨而感慨。十四年抗战敌我力量悬殊,中国军民共伤亡3600万,胜利完全是靠人命和坚忍拼出来的。

参考资料:《白修德笔下的中国抗日战争》等

最近支付宝有给大家发福利了,而且福利还很丰厚,话不多说,看看也大家能领多少!

抗战壮丁之殇:日本老鬼子自称“三个中国兵都打不赢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