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三四線城市,改善和炒房都是相似的,剛需各有各的不幸。—題記

“從3000到4000,再到5000,再到精裝房7000多,我終於買到了房子,但是代價有點太大了!”Y在經歷了他所在四線城市—W市的房價漲勢之後,拼近所有力氣,在高新區買了一套房子,別說是城區,就是高新區也到了精裝7000多,Y苦笑著告訴渭南時間(渭南專業房產頭條號,歡迎關注、轉發、評論),房子不能等呀,一週損失一個廁所,一月損失一個次臥。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房子後面無數雙的手未必是推高房價的最終根源

買房思維跟不上上漲曲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明知道各大房企要從一二線城市迂迴到三四五線城市,就是有很大的心態告訴自己,房子肯定不會漲的那麼厲害,剛需一族的等等等讓自己吃盡了苦頭。但是,在房價方面,往往是馬太效應占據先機,那就是有的人越有,沒有的人還要把他有的拿給沒有的。在房價漲勢即將上揚之時,很多改善型和炒房族(咳咳,你要明白,房價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還是想方設法搭上了“末班車”。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最後一趟末班車已經開走

一二線房企的屈尊 生活成本不斷加大 剛需族被誤傷

其實,我們能夠明白,在一二線城市用地飽和的情況下,房企們肯定是要尋找下一個獵物,那麼土地低價、當地迎合,都讓一二線房企趨之若鶩。尤其像碧桂園之類的高週轉房產企業,利用三四線城市對房子的焦慮,實現了從月光盤到日光盤再到秒光盤。最後只剩下惡性循環,三四五線城市的買房人越覺得房子買不起就越要拼命的向前。就在前兩天,渭南某大開盤,竟然使用了搖號措施。那就只能說明,在三四五線城市裡 ,以前都是本土企業造房賣房,現在一二線房企屈尊前往,推動了價格,也推動了地價,三四五線城市人群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不斷的調控政策,使得首付提高、貸款利息上揚,也誤傷了剛需一族。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任你怎麼精打細算

焦慮人士怎麼自我救贖?

關於房價漲跌原因分析的文章有很多,總的來說房價的基本構成因素包括地價、建安成本、人工成本、稅費以及開發商的利潤等。房價的上漲,自然跟以上因素有關係,但是更跟貨幣發行量有關。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工資收入比之前高了,物價也高了,當然房價也更是高出了一個新層次。08年的時候,買一碗豆腐腦才3毛錢,理髮5塊錢;而現在一碗豆腐腦要2元,理髮30元,分別是之前的6.7倍和6倍。豆腐腦和理髮的基數小,上漲的幅度即使這麼高,大家仍能接受,但是房價的基數高,一旦上漲上來,就不是普通人能接受的了的。所以三四線城市焦慮人群怎麼自我救贖?這是一個非常大也非常難的課題。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焦慮一族

更多精彩房產內容,盡在渭南時間,歡迎轉發、評論、關注渭南時間。

一片漲聲的三四線房價和焦慮的剛需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