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我們的祖先當初怎麼想到摘取一片樹葉浸水飲用呢?回答這個問題有點難,因為飲茶的歷史遠在文字出現之前,不能從古籍文獻得到考證。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即為炎帝。遠古時代,文明初開,差不多所有的重大發明,都歸到神農名下,其中與茶有關的是“神農嘗百草”。傳說有一天,神農在山上嚐到一種有點苦澀的樹葉,為了驗證這種葉子是否有毒,就摘了一把放入釜中煎煮。湯成,舀出一陶碗喝下,發現這種湯色微黃的樹葉水不僅無毒,還能解毒。《神農本草經》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於是就發現了今天傳遍世界的茶葉。當然,傳說歸傳說,不能以“信史”論。實際上,茶葉的發現,應當是生活在山區的庶民百姓無數次嘗試驗證的結果,不是某一個天才人物能獨自發明的。

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茶”字最早出現在唐朝中期的《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大約是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之間。歷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如荼、檟、荈、蔎、茗等。還有很多別稱雅號,如“瑞草”“清友”“不夜侯”“瓊蕊漿”等。有人遍覽古籍,蒐羅出的茶葉別名雅號超過一百種。足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大致來講,我國的茶,“發乎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遍於天下,綿延至今”。茶最初主要作藥用,身體不適時,“得茶而解之”。後來曾作食用,類似今天的葉用蔬菜。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日常飲料。

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茶葉是如何發展成現代飲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