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考場作文選材的6個常見錯誤及5種實用技法

猶如一個人要有軀體一樣,文章必須要有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軀體”。沒有好的材料,就好比人的軀體不健康、不美觀、不合理一樣,決定著文章的質量。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選材的6個常見錯誤及5種實用技法

一、常見失誤

中考作文中,在選材用材方面,常見的失誤之處有:

1、材料虛假,有悖常理

有些同學老是覺得自己經歷的事情不夠感人,只有電影電視裡發生的生離死別一類的事情才是感天動地的,才是能輕易賺到高分的。於是,拿到題目後就開始胡亂拼湊起來。想當然地編造故事卻又不能自圓其說,結果造成感情失真,細節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的想象必須合乎情理。

2、材料貧乏,內容空洞

有些同學,寫人時就只是羅列評語式的人物特點;敘事時只說故事提要,概述過程;議論時只會將相同的意思翻來覆去地說。這樣的文章,缺少細節,缺少深度。

3、材料平庸,內容雷同

比如寫家庭生活,必寫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寫師生交往,必寫自己生病、老師上門補課;寫同學,必寫誤會導致分手,而後對方轉學或者死亡,等等。由於材料缺乏新鮮感,所以,讓人覺得是老生常談,不愛讀,不想讀。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選材的6個常見錯誤及5種實用技法

4、遊離中心,偏離主旨

選材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圍繞中心進行。

【例如】根據“感恩教育要加強”這個中心,你寫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現象就是正確的;如果你去羅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類的事例,就偏離了主旨。

5、格調低下,稚拙可笑

【例如】以“嘗試”為題,有人寫嘗試偷東西,嘗試考試舞弊,嘗試打架,嘗試初戀……格調庸俗低下。還有些同學老是愛寫撿到錢包這類幼稚可笑的事情,彷彿到處都有錢包可撿一樣。愛用“太陽公公”、“月亮姑娘”、“雷鋒叔叔”和“張海迪阿姨”之類的稱呼,完全就像小學生的作文。

6、原樣照搬,不加裁剪

選好材料之後,應該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和提高表達力的需要進行巧妙剪裁。否則,就會事無鉅細,詳略部分,主題淹沒,拉雜無序。有些同學愛圖儉省,不動腦筋,結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選材的6個常見錯誤及5種實用技法

二、實用技法

選材用材都必須圍繞中心開展,努力實現材料充實、典型、真實、新穎的目。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做法比較可取:

1、把熟知的材料選出來

迴避陌生、首選熟悉,對於大多數同學老說,這應該是選材的一個原則。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經歷的,親耳所聞的,深切感悟的,才是瞭然於心的,才是真實動人的。只有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對於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選用時很容易出現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選用。

2、把獨特的材料篩出來

我們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個人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成長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個人都會有獨特的可寫材料。保證選材的獨特性,有個很簡單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將你接到題目後最先想到的兩個材料拋棄不用(因為這些材料也會是別人容易想到的),啟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3、把時代的影子照下來

社會在發展,生活在改變,新事物、新話題層出不窮,選材應當與時俱進,作文才具有時代感。平時要關注社會熱點,關心時事新聞,這樣,就能為文章引入具有時代特徵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們不大可能從宏觀上去表現這個時代,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折射時代的變遷。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選材的6個常見錯誤及5種實用技法

4、把陳舊的材料改過來

對於舊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應該完全照搬,而是要經過技術化處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進行延伸拓展,沿著原有的故事繼續設想後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可以逆向解讀,撇開一般性的認識觀點,從與之相反的角度去審視舊材料;可以轉換視角,從敘述主體、切入角度上創新等等。

5、把合適的材料配起來

通過不同材料的搭配、組合,可以形成表現主題的“合力”,取得上佳的表達效果。比如,可以是主輔搭配,展示面廣;可以是同類列舉,凸現主旨;可以是正反對比,強調差異;等等。注意:搭配時,要考慮各自不同的代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