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是怎么练出来的?

九天凌霄客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是太极拳的主要技术要领之一,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可见“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密不可分的,欲得“虚领顶劲”,则必然要“气沉丹田”。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太极拳论》中开章就说了“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机,动静之母也。”太极是阴阳,是动静,通过静止的站立站桩和动功中的行拳走架,使体内的气机产生阴阳分化,浊阴之气下降,轻灵之机上升,久久行持,使气机上升到头顶,则自然“虚领顶劲”,气机下降则自然“气沉丹田”,缺一不可。

“虚领顶劲”不能“行拳时用意念顶起一个球那么练”,这跟练功时意念松沉一样不可取。意念顶起一个球则是用意念引领气机上升,是有升而无降,有违太极阴阳之宗旨,久久这样习练,则使气机虚浮,不能沉稳,行拳的就会有飘浮无根之感。同理,练功时意念松沉则刚好相反,久练之则气机有降无升,练拳时就有沉重有余而无轻灵之感。

只有在无思无虑的心态下,按照拳法要求,认真行拳,方可达到“双足同踏大千基,百会圆通三界性”的效果,练拳之时,双足稳定,如同钉在大地之上,但是行拳又轻灵无比,无沉重之感。

在练功时,心志平和,杂念不生,阴阳气机就会产生阴阳的交汇,从而产生震动而生化元气,使内功得以精进。

正常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功夫修炼,就会有“虚领顶劲”的感觉,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行功中有气机上升到头顶六阳颠峰的感受,另一个是行拳中有“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之感。“气沉丹田”的感受则是行功 中有小腹发热发胀,酥麻之感,久久行持,则小腹饱满充实。

如果经过数年修炼,还不能体会到这些“每观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那就说明你没练到位。要么是练功时心有杂念,或平时没有保养好元气,想练好太极拳 ,并不是说你每天练几小时功就行的,而是要在平时也要好好的保养元气,不使有损。第二个就是练功时,姿势动作练错了,没有达到要求,这就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在行功中, 有没有做到升降有序,开合有度?

如何在练功时做到“开合有度,升降有序”,具体的内容我在《”野马分鬃“内功修炼及循经》一文中说得清楚了,这里不再重复。有意向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找到那篇文章来看。

如果喜欢此文,敬请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先天太极19代传人 凌霄客


九天凌霄客


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太极拳或其它内家拳中搞得极为复杂,一个沉肩坠肘练一年,一个含胸拔背练两年,一个开肩开胯练三年,到最后不如一个练搏击格斗的三个月训练实战效果!



且一再强调还必须师傅口传身授,实为太极拳训练的悲哀!

平时我们很多运动都离不开所谓的什么虚灵顶劲,比如乒乓球,各种舞蹈,最简单的跑步!


再不然你就看看动物世界里狮子老虎奔跑的时候的头部动作,本是先天的一种本能,反而被大师们讲的神乎其神!



虚灵顶劲不是什么核心,是一种动作要求,一种手段,可不是练太极拳的目的,太极终极目的是求整,求柔,求的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如何去练?告诉你一个窍门,就是找到你最熟悉的动作或运动方式,把那个头部的感觉用到练太极拳上就可以了!自然而然,你的一切困惑迎刃而解!

实在还不明白,就做一个外出旅行举起行李往行李架上放的动作,就是太极拳标准的虚灵顶劲的动作,并且可以真正体会到所谓太极拳的松!



这些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一说就破,可大师们就是不利利落落的告诉你,尤其是过去,都是靠着个吃饭生存呢,所以,把简单的一个动作说的玄之又玄,就一个站桩什么入门三年,三年小成十年大成尔尔!


九五太极养生


首先要了解太极拳要领“虚灵顶劲”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从健身的角度来讲,虚灵顶劲是为了拉通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

其次,从技击的角度来讲,通过虚灵顶劲使人体头颈的筋膜拉伸打开,与含胸拔背,松腰坐胯相互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人体上部的力量贯通于下肢,传达于地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地面的反作用力,节节贯穿,传递到头颈。


虚灵顶劲的要领:大椎骨上提,用意念去感受有一根绳悬于大椎骨之上,提拉上升,下巴微收,与大椎骨上提形成对撑之力。在这中间还需要松,松颈。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需多用意念去感受领会,并不断的调整。


遇见太极


首先,说“虚灵顶劲”是故弄玄虚的说法我是不能同意的。有这样想法的,估计是把拳练成操了。感觉是错过了武术里最宝贵的“功夫”了。当初也是不明白老师说的虚灵顶劲是什么。一直练下去,感觉也是时有时无。直到一天突然感觉把腰松开了,开始找到感觉。“虚灵顶劲”是自然而然的“顶”出来的,有“松沉”,才有“顶劲”。至于“虚灵”,不知道是不是指,腰腹要松开,虚才能灵?可以确定“虚灵顶劲”不是刻意摆的架势。。。之后练架时注意找百汇,尾闾。逐渐开始出上下一条线的感觉。问老师,老师说确实是“虚灵顶劲”。这才确认。这时候才明白什么叫“气宜直养而无害”。补一句:本人刚入门,纯属个人体会。不喜勿喷。谢谢!

另:感觉刻意收下颌不太好,太刻意容易导致用力。找呼吸吐纳的感觉似乎会好点。各位师友指正。🙏🙏🙏


stardust13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是怎么练出来的?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顶劲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要领。太极拳的任何一个要领都是与其他要领协调的配合同时存在的。

虚领顶劲是相对于腰劲下塌、含胸而形成的自然的对拉拔长的状态。既然是虚领,就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向上的提拉。这种状态只是你平时的习惯微微仰头到你练拳时下颌微收所产生的微小的位移,由于练拳时腰劲是向着大地松沉的,这两种共同的结果形成自然的对拉拔长,有人也称之为对争,就像提线木偶上边是固定的,其余劲力都是自然松垂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顶劲虚虚领起了。

一说起领起来,大家自然的就会想到以中间为基准点,两头对拉的状态。由此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说法,腰以上的劲力向上走,腰以下的劲力向下沉;这种说法就是不切合实际的相当然的想法,跟实际练法是不搭界的。实际的做法就是以百会为基准点,其余劲力都是自然松垂,由此而产生的自然的对拉拔长,这样才能是劲力自然的送沉到脚下,从而在大地获得足够的反作用力。

太极拳所有的要领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单独去做任何一个动作要领

。比如说单鞭的双手向前挫起来的动作,是由于两手同时向右前上方挫起来,由于两手的速度不同而形成的相对左手前右手后的状态,这种状态两肩和两胯都是合住的。不合理的练法就是两手绝对的一前一后,这样的做法就是有一边的肩胯能合住,另一边肩胯是散开合不住的,就形成了练拳中的一病抽肩。虚领顶劲也是这个道理,顶劲的虚领是相对于腰劲下塌,气沉丹田而言,而不是按照大家想象的绝对的向上拔脖子。最简单的体验办法,就是拿个二三十斤的米袋子,放在头顶,不让它掉下来,这种状态就是虚领顶劲的状态了。

如果您有更好的表述,请在留言区或者评论区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太极王敏夫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是练拳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的状态,不是想出来,也不是感觉出来的,如果功夫不到,人为的去理解和做出来,都不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也一样。古代拳师写拳经,是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 ,就是他达到这个层次,就有这个层次的生理和心理的体会和感悟 ,写出来,是为了给后辈去印证的,而不是让你去人为追求这种感觉,凡功夫不到,所有的感觉都是人为想象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俗话说“功到自然成”,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可以通过站桩,经常做太极拳的起势式来修炼达到,全身放松,松而不空,气机运转 ,一定时候就会出现,背部脊椎就如有气顶着,自然向上拉升,尾闾下沉,上下对拔劲就出来了,就如春天,小草萌动,叶子向上生长,而根向地底深入,根越深入,叶子就长的越高,小草就越舒展,能量就越强大,所以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练功的过程,而不是练功追求的结果。


长物鉴玉藏


先不说这个问题,我先问一句,你们见过猴上树吧🐒,猴上树时头必须伸长,目注前方,而身子微缩,略一停顿,然后舒展身躯,伸爪蹬足而一纵,上了树。为什么会伸颈注目呢?为什么不低头缩脖呢?这就是所谓的"虚领顶劲",提起精神注意力,让自己注意力聚中,而不是昏昏沉沉,借用十三势行功心解的话说,就是“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那么有人也把"虚领顶劲"写成"虚灵顶劲",用灵代替领,道理也在这里,就象形意拳也叫行意拳一样,是形态和意念的各有侧重点不同,任君选择。同时,猴子身躯微缩,略一停顿,这就是调整重心,保持全身放松和平衡,也就是"气沉丹田"过程,蓄力过程,然后飞身一纵,就上树了,注意,伸颈和缩身是同时完成的,时间一致,方向相反,这就是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为什么总在一块的原因,因为它们是一个动作两个方向而己。


丰丰224616993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命门后撑、松腰落胯、会阴上提、屈膝松髖、足弓上提十趾抓地等等身法上的要求都要在日常的练习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想要最快的办法就是向桩功中求,通过站桩稳定身形,站桩时间长了随意往哪一站什么都来了。不站桩的或者说以拳为桩的,在打拳时一定要慢,特别是每一式完成后都要有一个短暂的似停非停的一个定式,其目的就是求身形、求步法、求腰胯旋转等等按照拳理要求行拳。这也是十三式中为啥有个“定”的原因。


越陌度阡人生几何


说实话,虚领顶劲不是太极拳的专利,三大内家拳,练好都有这种虚领顶劲的感觉。只是太极拳传承上过纷强调了这一点。太极拳在传承上对练拳过程的个人感觉,做为技术传承、夸张。造就现在练拳者在动作,招式上很下功夫,到时也毫无收获,造成现阶段,无有真出现太极拳功力者,当然也还有别的原因。

单说: 虚领顶劲,原理上是练功者达到了,自身气血充盛,阴阳平密。的一种状态,自身任督二脉、冲脉、经脉通畅。到这时练功者,随动作与意念,很容易把这种经络内气发出体外,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劲力。

都说这种劲力很难练,实为不难,只要你有意力坚持练,在简单中就能练出这种虚领顶劲的感觉,站桩就能出现这种感觉,如果想发出劲力,那还是要练别的功法了。当然信与不信再你,反正现在太极拳没有教出能发太极劲的高手,这也说明,现传太极拳传偏了。如不找出原因,那也只能成为历史了。

我不是想象而写,我也是练功者,自身练过来的。


dtlwx


下颌内收,头后靠,就如穿一件高领衣服,后颈整个要贴在衣领上。想像头顶百会处有张纸或一羽毛,也可想有一棉线拉着百会穴。开始意念经常关注一下,习惯了也就成常态。就不用特意关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