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快乐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

我们需要友谊,我们也愿意首先伸出友谊之手。


屠龙有术


朋友的孩子丫丫,玩乐中轻松度了幼儿园三年,一进重点小学,完整蒙圈了。拼音和英文根底大家都学过了,教师不讲了,直接略过。长期跟不上进度,丫丫慢慢变得害怕,慌张和脆弱。

朋友的孩子国国从小成果堪忧,父母没有压力,千军万马要走的高考阳关道,不挤。14岁,国国被父母送到了美国麻省一所寄宿私立高中,准备拥抱《美国派》青春的国国完整傻了,分数的确不是独一权衡规范,但这里的孩子都通晓马术冰球、每个人有一门拿得出手的艺术专长,在课堂表达中有极好的学问储藏和逻辑思想。

国国在跟朋友通话的时放声大哭,在中国也不行,在外国还不行,我该怎样办呀爸爸?

最近还见了一个爸爸的朋友,一个部位里的老叔叔。他出生低微,凭实力作为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如履薄冰走到今日,他牺牲的是对孩子生长全程的陪伴。他对孩子他有补偿心理,总说“快乐就好,不用太拼。”儿子职高毕业,游手好闲,最近竟然由于斗殴入狱,老叔叔黯然神伤问我:明明一腔真爱,为何培育出一个李刚?

快乐就好,可是快乐,历来不是肉体抚慰和散养无为那么简单。

耐久的快乐是什么?

我历来不是学霸,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能够具有今天相对称心的生活,从物质到肉体,拜写作所赐。

由于写作,我14岁出版小说,此后取得新概念作文大赛,进入北师大,这一切不值得夸耀,优秀的人太多。但我想说,一切教育的结果,都是父母潜移默化引导的结果,历来没有什么天降天赋。

妈妈很早把我带到少年宫,自在尝试了钢琴、书法、画画等那个小城具有的一切兴味课门类。在我肯定学习写作后,我妈妈发明一切条件让我去北上广打竞赛,她说就当旅游。

那些年的旅途奔走,她问过我很多问题——“你有没有去想,跟第一名差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个城市?”“咱还有点时间,要不要去这个城市书店转转?”

唯独没问过我,“你快乐吗?”

我至今依然记得一帮10岁的孩子,教师拿着秒表说开端就奋笔疾书,教室里只剩下细微的刷刷声;以及,每天一百条的填字游戏:一个张扬的女人,她的耳环在耳朵上(晃着)or(坠着)or(飘着),三个词语代表三个完整不同的状态,请求精准;还有,日复一日背诵名著的任务。

写作不是靠灵感和天赋,没有任何一种成就光靠灵感和天赋。钢琴要练习指法,舞蹈家要练习根本功,歌唱家要锻炼发音步骤。每一种学习,都是苦的。

那我那时到底快不快乐?

快乐啊,还很自豪。日后种种挫败降临,我都有那些年攒下的自信心——我曾经就做到了,如今一定也能够

无所事事在废弃的公园虚度时光,这种快乐很好,但不是快乐的独一方式,而且,它太轻松取得,也会被轻松遗忘。

经过本人的汗水,打破本身的障碍,由此而来的满足和自信,是在内心播下快乐的种子,更稳定,在不同环境都能够转换生长。

我妈妈不懂表达,但她早就隐隐看到,“快乐就好”不那么轻松说得出口,由于长期来看,我的快乐,终是她所无法承诺和给予的东西。

意志的锤炼、系统的付出、失败的锤炼……这些看似很苦的东西,才最终带来生长中真正的快乐。我们的孩子,最终要分开暖和巢穴,搏击长空,假如由于你的不作为,她失去变强的最佳机遇,她真的会快乐吗?

被误读的“快乐就好”

2011年,有一本被言论批判得沸沸扬扬的引进书,叫做《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作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最严厉的教养方式来教育2个女儿,比方“家教十戒”。当时媒体讨论这个妈妈的虚荣、变态、其实流于哗众取宠和断章取义。

比方有个细节被媒体大肆渲染:虎妈华诞,女儿Lulu给了一张华诞卡,虎妈觉得做得太烂,退还,让其重做。

但原书并不是那么粗暴,虎妈退回卡片的点不在于卡片不圆满,而在于“我看得出你只花了20秒来做这张卡片。我努力地为你筹备华诞会,为支付你的艺术课程努力工作,我值得被你更尊重地看待。”

她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来对等看待,温和地表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电视剧《生长的懊恼》中,有一集麦克回绝去学习跳舞,超级NICE爸爸杰森没有马上同意,他看出儿子是惧怕被喜欢的女生看不起,他说:“你反过来想这件事,经过跳舞你能够和她手拉手,脸贴脸,你假如控制这个窍门,你会让她消融,你就学会了魅力。”

西方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其实是担忧颇多的,但是这个事例反映了作为父母,最不利于维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迎着优秀侧身走过选择不作为,以及,在艰难面前随便地放弃努力。

蔡美儿是耶鲁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她的父亲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承的精英教育背景让她们懂得——好的教育,历来是控制欲和控制力到达圆满匹配。

当我们说着孩子快乐就好,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手上的资源,能否足以接受她可能接受的失败?当她喝着地沟油、居无寸瓦、处处受限还请求她觉得“平凡就好”,是件残忍的事情。

退一万步,就算你有这个实力,你能否肯定孩子的自尊心能够承受:我只活在父母的供认中?

说到底,她固然是你的孩子,却不能只做你的独一无为,像小鸡出壳一样去困难地搏击,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无独有偶,是她来到人世,不可逃避的命题。

不要随便说出“快乐就好”,由于教育是资源,好的教育,是稀缺资源。这个资源,不只是爸爸手上控制了几学区房指标,妈妈的钱能够把孩子送到多牛叉的私立学校,而是父母自身的眼界、底蕴和判别力。

教育这件事,历来就没有顺其自然,圆满的教育,只是让孩子觉得“一切是顺其自然”,而这背后,父母在关键节点的指引、长期营造的价值观环境、四两拨千斤的感化,它真正考验父母的功力。

所以,中止一味说快乐就好,由于在这个含糊命题催眠下生长的孩子,长大后一定真的快乐——

关于教育,有准绳地控制,是比无准绳地放手,难得多的事情。


霓妈剁手日记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斯宾塞提出,他著有《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 其“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他反对将“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生活”,而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快乐的,重视孩子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因其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 其实,“快乐教育”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快乐”,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教育”,可以这样说,快乐是方法,而教育则是结果,他强调的是家长应该积极发现孩子的潜力与特长,用孩子的兴趣为诱导孩子学习。任何生命个体都会对某些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一旦发生兴趣,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比如说孩子喜欢拿东西投到水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懂得什么东西能浮在水面上,而什么材质的东西容易沉下去,小船为何会浮在水面上等等,而最终是让孩子懂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它是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获取新的知识与方法,“玩”只是手段,而最终的目的是“知识”。

近些年来,快乐教育也风靡全国,但是,中国人的超强包容性和改造型又使得这种教育在中国变成了一种误区——因为很多父母,只知道“快乐”,而忘却了“教育”的初衷,这使得很多的孩子在孩童时代单纯的玩乐了,而没有学到任何理应学习的东西,也间接的导致了更多的家长在怀疑这种教学方法。

其实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只接受两种观念,一种是“彼”,另一种是“此”,非此即彼,绝对没有中间状态!并且,从来认真的学习一件知识,而是仅从皮毛或者仅从名字上出发去定义一件事物或者理念,而眼界与知识水平的不同则又造成与原定义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背道而驰,然后又功利性的将之完全摒弃!比如很多父母童年是在繁重的书本作业中度过的,而成年后,大部分人一事无成,所以将岁月对自己的亏欠反作用在孩子身上——玩吧,快乐教育吗——结果孩子的学习完全跟不上,而后又归咎于“快乐教育”,其实自己不想想,你真的懂什么事“快乐教育”吗?!


乔一尘


我觉得很多家长在思维的认识上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快乐教育=孩子在毫不学习的成长环境中愉快的游戏人生。不快乐的教育就是只要孩子有学习任务孩子就一定是不快乐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变的如此矫情和不堪重负了呢?我相信家长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着客观的态度,从小开始正确的引导孩子积极的对待学习的态度,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对“学习=压力”的反感少几分。

是的,没有孩子不喜欢玩,但是如何玩?在玩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这才是家长应该更多的花心思的地方。

我相信那些在心态上积极健康的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面对和消化学习压力的家长,愿意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很快乐,而这些被“快乐教育”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一定会更快乐,因为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就让他们在走上社会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更自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认可让他们更自信,一个自信的孩子,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快乐的孩子,一个面对压力懂得如何去化解压力的孩子,他们能差到哪里去?

而只有对学习和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长存在误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所谓的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未来才可能各种不快乐,因为他们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自信,在各种应试的学习中得不到更好的资源配置,他们的孩子才可能在后来的后来,越来越不快乐!


九斗学生心理


我就是快乐教育的倡导者,我的孩子以后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中国的家长为什么会喜欢让孩子们去不断的学习,加码,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到底隐藏的是什么呢?我跟大家来谈谈我的看法:

1、把自己没做完的梦,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听过吧,你自己都做不好,你怎么肯定你孩子能做好呢?我一直觉得,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能弹好钢琴,那你自己就先弹好钢琴,因为学习的是孩子,你只是在边上管着,管人当然比自己干轻松了,你别跟我说,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一架钢琴,你买钢琴只是表达你对孩子的“爱”,甚至还有其他的想法,你扪心自问一下就知道;有的人说:我小时候没条件,想学都没机会,嗯,那现在有条件了,你先来,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要违背人性,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先对他的现在负责,他现在还小,更需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你把这些痛苦加在他身上,真的合适吗?

2、时代已经变了,你还在拼命用老一套去扼杀你孩子的创造力,未来你认为真的会好?

有几个事情,我们需要确认了:1、未来文凭还有没有用?马云可说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哦,既然找不到工作,还要文凭干什么?2、未来一切都机器化,智能化,孩子的动手能力重要还是思维能力重要?3、互联网兴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了,你抓住了什么机会?未来你的孩子在高度智能化的世界里,他要怎么样去抓住机会?教育是否也将迎来一轮翻天覆地的更新变化呢?

我认为,快乐教育是理性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对我孩子的要求就两个:1、健康;2、无私的快乐。我相信我家的孩子,未来一定会平平稳稳,走出他自己的人生的。


老宋聊人生


曾经提倡"快乐教育"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我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我有一个朋友,比我小五岁,小时候老赖着跟我玩,玩着玩着,成了我的忘年发小。后来我结婚生子,育有一对儿女,而且管教甚严。用孩子们的话说"老爸一言堂,法西斯"。但就是我这个"一言堂",把儿子送进了省城,把女儿送去了首都,都有房有车,月收入过万。

我这个发小呢?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喜不自胜,宠爱有加。并义正严辞地对我宣布:我的孩子必须实行快乐教育,决不像你天天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他说到做到,两个孩子三四岁了,自己不会上厕所,不会穿衣服,甚至连吃饭都由父母勺喂。上学以后,两孩子到校早迟随意,但他对老师特别尊重,逢年过节,好酒好烟好吃的,都是亲自奉送。别人给老师送礼,是想请老师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求其学习进步。而我这位发小,给老师送礼的目的,就是请求老师不要为难他的孩子,成绩好歹不要老师负责,唯一的要求,只要孩子每天能快乐平安的到家就行。后来,两孩子一个勉强读完了初中,一个读完了小学。

现在,这两孩子都在广州某工厂一线车间打工,据说初中生老大是班组长。最近发小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村里给他家评上了精准扶贫户,而且在镇上给他分了一套扶贫房。我听了后,真的很惆怅,应不应该给他道喜呢?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个例现象,不能代表所有。是不是应该提倡快乐教育,已有很多高人回答,我只是个说故事的。

我是莫姥爷,请大家关注我,谢谢阅读。


莫姥爷6


一线老师来怒答。

这两天放假,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腊月二十六才放假,初六就要上班,整个寒假总共十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不是说老师有很长的寒暑假吗?实际上工作十年,每年寒假基本上都是十天左右,而且我还仅仅是在一个市重点高中。

放假第二天,一个学生家长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来我家坐坐,我也不好推辞就让他来了。那位家长一看就有很体面的工作,他说他要跟我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儿子在我学校最好的班,期末考试考了年级一百多名,这个名次考个一本是没有大问题的。可是这家长明显对孩子的这个成绩不满,言谈间十分焦虑,要我多多督促孩子学习,还说孩子这几天天天在家做题。

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学生多辛苦我比其他人更清楚,他们从高一开始每周六天上学,每天从早晨六点多一直要到晚上十一点。就这哪怕是寒假只有十天,即便我希望他们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他们的父母可能也不允许他们放下书本。

我心疼我的学生,可我也理解他们的父母。

想当年我大学刚刚毕业,有一次我给学生说如果以后我的孩子上完初中不上学了,我就尊重他的想法。

可是十年过去了,我教过的不少学生也已经走上了社会,有一些学生在学生时代很“快乐”,不努力学习,不为未来焦虑,跟那些闷头苦学的学生比起来他们要“快乐”得多。可是这些孩子往往只“快乐”了几年,就开始见识生活的艰难了,没有学历,父母也没有本事为自己托底,于是在社会上屡屡碰壁。

于是我再回想起当年说过的句话,我都觉得自己当时可笑,如果真有这那一天,我可能会发疯,因为作为一名教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这社会,上大学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飞黄腾达,但可以保证一个人生活的下线。如果不上大学,绝大部分人只能在社会底层艰难求生了。

所以十年前看到那种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父母我会觉得他们开明,可是现在,如果有父母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从而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我觉得这种父母是相当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父母没有能力保证孩子未来生活的底线,一味追求所谓的“快乐童年”,很有可能等待孩子的是艰难的成年。


陈兰香老师


1.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设计并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成功。总结起来,失败的父母有很多共同点,成功的父母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每个父母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一些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家庭教育模式。

它们客观的存在,构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鄙视链:最底层的“散养放牧式”、中间层的“模具制造式”、最顶层的“共享领导式”。

2.

奉行“散养放牧式”的家长,通常会走两个极端,从而分化为两个派系。

左派奉行“树大自然直”的法则,即放任孩子散漫自由,随心所欲,心情好的时关心一下,心情不好时冷嘲热讽,完全随父母情绪而变化。

我的大学同学多为三线城市的中学老师,前两天本科群里的老师们就在探讨大袁班上的一个问题学生。

A是我同学大袁班里的一个男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与小混混走在一起。所以,任课老师都不怎么管他。

大袁刚带这个班的班主任,所以对小A格外关注,他的想法就是“不想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大袁所在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自大袁上任以来,已经没收A三个手机。

就在期末考试前几天,班里B同学家长找到大袁,说他从儿子身上发现苹果手机,追问之下才知道是A借给他儿子玩的,而且还按天收钱。

B家长责问大袁:这A爸爸做什么的,还管不管孩子?

大袁说:A爸爸是某街道办的主任,平时工作很忙。

B家长很不屑的回他一句:自己儿子都管不好,还能管好一个街道。我看,都是瞎忙!

因为这个事情,大袁把A父亲叫到学校。A父亲不问缘由,上去就给他一脚,嘴里还骂着老子三天不管,你就给我在学校闯祸。

A爸爸跟大袁这样说,一来确实没时间来管他,二来他觉得孩子只要不违法乱纪,等他大了自然就懂事。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后,大袁也核实,A爸爸每天回家很晚,确实没时间管他。而A妈妈不上班,平日里喜欢去棋牌室打麻将也很少过问他三餐之外的事,更没有精神层面沟通。

关于租手机给同学这件事,A爸妈是知道的,他们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说他聪明,有做生意的头脑。可A爸爸那天暴A的行为,又说明这件事是错的。

那天群里讨论很激烈,室友大黄的观点我个人非常赞同。

父母今天对一件事惩罚孩子,明天为同一件事默认或赞扬孩子。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很难确认家长的期望。这样的话,孩子缺少对是非评判的理解,长此以往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现实的确如此。家长因工作压力本就产生过度焦虑,很多时候因自己情绪变化而对同一件事做出不同定论,所带给孩子的是混乱不统一的信息。所以,他们内心深处只能期望出现“树大自然直”的好结果。

可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绝望。最终,你毁掉的是孩子一辈子幸福。这样血淋淋的案例,现实中有太多太多。

3.

而右派奉行“健康快乐至上”的法则,即以“爱”为名,“圈”在视线范围中,尽可能让孩子远离危险和保持开心,所有事情都顺孩子心意,完全随孩子情绪而变化。

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只有一个:过度溺爱。

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案例,肖女士怀孕13周零5天后,在13岁女儿威胁下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

肖女士家庭条件比较好,在经过一年多的备孕后怀上二胎,而她13岁的女儿再得知二胎后,以“逃学”、“拒绝中考”、“离家走出”等手段威胁其母打掉二胎。

肖女士说,“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我怀孕,就常说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楼。”

“一开始我们以为她就说说而已,但是随着我怀孕时间越来越久,她脾气越来越大,经常在家里乱扔东西。”

后来,她真以自杀相逼。肖女士发现女儿自杀迹象后,与她深入沟通,但其女态度坚决,不肯退让。万般无奈下,肖女士最终选择妥协。

现实中,在孩子还小时,父母经常会这样说,“可不能这样扔,别伤着”“快把手里的筷子放下,别扎着眼睛”……为了爱,父母把孩子“探险”的路给堵住。

被过度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自我中心,不为他人考虑;二是生活没有独立性,且缺乏自信;三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易采取极端方式。

所以说,“散养放牧式”表面上营造一种“自由、关爱、民主”氛围,但隐藏的危害性极大。


思文扫地


不请自答,因为针对这个话题,我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我不想讲大道理,只想从我的亲身经历谈起,从和我一同考上大学一个哥们做个对比。我出生在鲁西北农村,属于贫困地区,20世纪90年代考上了一所省属高校,而我的同村同学,就叫他老A吧,则考上了北京一所名牌。我们俩是我们村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之所以和老A比较,是因为我的父母对我的学习完全是放养式的(不放养也没办法,父母都没有文化),用现在的名词来说也就是崇尚“快乐教育”;而老A的父母都是当时的民办教师,有文化,看得更远,对他的教育要求很严,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可以不打不骂(那时候的农村,老师打调皮捣蛋的学生是普遍现象),但是老A学习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肯定要拳脚伺候。这是我要交待的背景。

所以,无论中考高考,无论学习任务多么重,我只要一回到家就要被剥夺看书的权利,父母的理论是这样的:孩子在学校整天学习,太累,回到家再接着学习,会把脑子累坏的。天哪,我淳朴的父母,不担心看书变成近视眼,反而担心累坏脑子。所以,他们宁愿我出去玩也不让我看书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放学后干的最多的就是做饭、洗衣服,到田里拔草,喂家里的鸡鸭猪驴牛。再大一点就下地干活,什么摘棉花、收大豆、收玉米,晾晒粮食,庄稼地里从春种到秋收的全套活我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反观我的同学老A,在他父母的督促下,放学后基本上把全部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那时候还不兴留家庭作业,他的父母就给他出题,假期里学校发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自己的做完了还要拿我的再做一遍(因为我父母不让我做)。学校里学的知识回到家就要做相应的习题,做完后还要给他父母讲一遍,凡是做不到就要挨打。这些努力在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20多年前的贫困农村,绝对算得上标新立异。所以乡亲们都认为这两口子教书教疯了,以至于老A对庄稼活一窍不通。要知道,在那时候的农村,作为农村孩子不会干农活是要被嘲笑的。

简而言之,老A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学习成绩一直名类前茅,而且在那时候大学普遍不怎么读课外书的情况下,他竟然读过好多课外书,知识面明显比我们宽了一大截。高考时顺利考上了北京的名校,关键是他已经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本科毕业后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深造直到博士毕业,现在已经是我国IT领域的知名专家了。谈到今天的成就,这家伙总是说要感谢他父母对他的严格要求。而我,还在拿着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继续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所以,我非常认同一句话:教育根本就不是快乐的。至少,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快乐可言。那些说学习多么多么快乐的人,应该是在基本的习惯养成后才有的体会吧。因此,大家不要被“快乐学习”这句话误导,即便要让孩子体会“快乐学习”,也一定是等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之后。否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