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債券有風險,垃圾債隨時可以出現,投資者在投錢之前一定要擦亮雙眼。

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進入2018年後,債券市場風起雲湧,違約事件頻頻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9支債券出現違約情況。雖然債券違約是市場行為,是由概率的,但到了投資者頭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近日,又有幾支債券的信用評價下降:

東方金誠公告稱,因“14富貴鳥”回購資金及利息尚無確定安排,且富貴鳥再次發生擔保履約導致可償債資金進一步減少,預計可償債資金無法覆蓋本期債券回購資金及利息,決定將富貴鳥和“14富貴鳥”信用等級由CC下調至C。

鵬元資信公告,將新疆金特鋼鐵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及“13金特債/金特暫停”信用等級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並密切關注上述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結果及後續償債資金落實情況。

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自從2012年,我國債券市場改革以後,固若金湯的債券兌現出現了鬆動。債券違約事件開始抬頭。相對於歐美成熟的債券市場,國內的市場對違約尚處於難以接受狀態,很多投資者有踩到雷的感覺。

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那麼,如何避免債市踩雷,避開類似“14富貴鳥” “13金特債”的債券呢?主要是有如下幾個評價標準:一、行業。二、公司主營業務。三、債券資金用處。四、代理機構。五、兌現方式。六、評級報告。七、政府政策。只有各個方面都嚴格把關,才能夠真正選到比較理想的債券,從而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債市風雲再起,投資者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