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價6.78億元出售旗下三家「福系」公司 京威股份押寶新能源遇「錢荒」

折价6.78亿元出售旗下三家“福系”公司 京威股份押宝新能源遇“钱荒”

“一入侯門深似海”,造車對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002662.SZ,以下簡稱“京威股份”)來說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自2015年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以來,三年多的時間不僅未獲得可觀的收益,近日還因為難以償還“過橋貸款”而起意出售旗下利潤可觀的三家“福系”子公司。

事實上,這是京威股份第二次籌劃出售三家 “福系”子公司,距離第一次擬出售相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第一次因未獲出席會議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而被否。此次出售事宜正在協商中,但已經確定購買方為三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三花集團”)以及出售價格。

此次京威股份出售三家“福系”子公司的背景比較特殊, 京威股份曾於此前6月25日將寧波福爾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爾達”) 100%股權質押給三花集團取得借款 15.38億元,但在無法籌措資金償還遭遇“錢荒”的背景下,決定出售三家“福系”公司的股權。

值得關注的是,“福系” 三家公司對京威股份2017年淨利潤貢獻佔比高達86.59%,但此次出售相較評估值降低了6.78億元。為何要折價轉讓三家優質公司,且轉讓價格大幅低於此前評估值?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京威股份董秘辦,其工作人員稱董秘不在公司,無法回覆相關問題。

迫於償還過橋貸款遇“錢荒”

近日,京威股份發佈資產出售公告,三花集團擬分別以15.38億元、5億元和0.9億元,合計21.28億元的價格購買京威股份持有的福爾達100%股權、上海福宇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宇龍”)100%股權和上海福太隆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太隆”)54.4%股權。

據悉,三花集團不僅是京威股份的購買方,還是京威股份的債權人,其主營業務為製冷空調家電控制部件業務、汽車熱管理控制部件業務、金融資本與投資業務。2017年實現營收120.87億元,淨利潤9.77億元。

而就在6月26日,遭遇“錢荒”的京威股份通過將持有的福爾達100%股權質押給三花集團取得15.38億元的過橋貸款。借款期限為25天,當時對於此筆融資的使用計劃,京威股份只是表示,“為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各項需要以及對外借款的償付”。

按照過橋貸款25天使用期限,京威股份需要於 7月20日還款,但是7月3 日京威股份發佈公告稱,“因公司北京基地搬遷,再投資佔用資金較大,又值‘16 京威 01’債券回售涉及約 15 億元資金需求,公司將持有福爾達 100%股權對外質押融資 15.38 億元作為過橋資金。但該筆過橋資金使用期僅為 25 天,公司在此時間段內難以用銀行借款、發行票據等方式籌措資金償還,故公司決定將持有的以上三家公司全部股權對外出售。”

自6月26日發佈取得過橋貸款的公告,僅相隔一週7月3日京威股份就決定對外出售股權。表面來看迫於資金壓力轉讓三家公司股權,但從資本運作時間來看,轉讓優質資產或與京威股份大股東之間在新能源整車戰略上的分歧有關。

折價出售優質資產

事實上,京威股份第一大股東北京中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投資”)與第三大股東福爾達在公司發展戰略上的分歧很大。第一大股東代表、京威股份董事長李璟瑜十分看好新能源整車製造,近年來一直著手在新能源造車領域佈局,但第三大股東認為此舉拖累公司利潤,同時使得京威股份揹負巨大的財務包袱。

基於戰略分歧,此前第三大股東福爾達提出轉讓公司持有的福爾達、福宇龍和福太隆三家公司股權的議案以及轉讓深圳五洲龍、江蘇卡威、長春新能源股權的議案,但最終均未通過審議。而此時,將上述三家公司轉讓給第三方三花集團在行業內被看作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不可否認資產出售後,在發展新能源整車製造方面,來自股東層面的反對聲音將減少。

對於出售“福系”三家公司帶來的影響,京威股份表示,“股權出售將有利於提升公司整體運營和管理效率,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與此同時公司收入規模和利潤規模暫時將受到一定影響。”

但無論是從出售價格還是盈利能力來看,選擇出售顯然不夠划算。此次三家公司的轉讓價款分別為15.38 億元、5 億元、0.9 億元,合計21.28億元。但第一次擬出售時,三家公司評估值分別為21.30億元、5.81億元、0.94億元,合計28.06億元,出售價較評估值下降了6.78億元。

此外,記者統計發現,2015年、2016年、2017年,福爾達、福宇龍、福泰隆三家公司合計淨利潤佔京威股份全年淨利潤比重分別為35.98%、35.95%、86.59%,從數據來看,三家公司對京威股份全年淨利潤貢獻迅速攀升,顯然三家公司正處在盈利最好的時期。

事實上,京威股份董事吉多·格蘭貝迪和漢斯·皮特·克魯夫特在審議議案時投棄權票。理由是福爾達公司是給公司帶來回報的優質資產。值得關注的是,一旦三家公司真正交割,意味著京威股份將暫時緩解目前資金壓力,但從長遠來看,將失去優質的資產。那麼,京威股份將如何保障盈利是面對的現實問題,而所投資新能源整車製造不僅未實現盈利,尚處於起步投資階段。

受累新能源兩年虧損6.33億元

一邊是對資金的渴求,一邊是融資難度提升,京威股份出售三家優質公司很大程度上出於無奈。京威股份在回應出售的理由時表示,“公司在此時間段內難以用銀行借款、發行票據等方式籌措資金償還”。

資金吃緊主要的原因是京威股份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密集投資還未產生成效,記者梳理發現,自2015年進入新能源整車以來,京威股份投資了新能源產業鏈上從電池、技術到整車等多個項目,包括深圳市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五洲龍”)長春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新能源”) 江蘇卡威汽車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卡威”) 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秦皇島德龍有限公司、德國德龍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其中一些項目非但沒有產生效益,而且拖累了京威股份的業績。長春新能源、江蘇卡威、深圳市五洲龍三家公司2017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深圳五洲龍還爆出騙補情況,江蘇卡威被認為是佔據生產資質不作為的殭屍企業。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京威股份新能源汽車尚未見成效,甚至拖累公司業績。2016年和2017年,公司參股的三家新能源公司分別虧損2.75億、3.58億元,合計6.33億元。

而今年3月份,京威股份公佈在秦皇島投資建設年產30萬輛新能源整車基地項目以及德國德龍高端新能源整車製造項目計劃總投資244億元。值得關注的是,5月12日,醞釀了兩年的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 億元用於德國投資建設高端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事宜以失敗告終。

如此大的一筆投資資金尚未有著落,京威股份僅依靠汽車零部件主業營收投入新能源整車顯然不現實,是否有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如何解決生產資質、技術、人才的問題?對於京威股份來說前途未卜。

往期精彩回顧

折价6.78亿元出售旗下三家“福系”公司 京威股份押宝新能源遇“钱荒”
折价6.78亿元出售旗下三家“福系”公司 京威股份押宝新能源遇“钱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