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5種教育行爲,家長以爲是愛,卻在一步步的給孩子傷害

說起童年有什麼不幸福的事情,可能會想到被揍,被無視,被冤枉,留守,說啥就得做啥...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種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事情,很多家長的傷害都是無形的。對於家長而言,這都是愛你,疼你才這樣做的。為什麼反倒成為了你所想的不幸福。我想家長要明白,這5種行為,每種都非常傷害孩子。

錯誤的5種教育行為,家長以為是愛,卻在一步步的給孩子傷害

一、冷暴力

說到傷害,這個說第二,沒別的稱得上第一。很多家長感覺非常好用且有效,只要孩子做出不合我意的事情,我就直接不管他了,也阻止他來親近自己。要知道,孩子的依靠你是因為本能反應,如果你使用冷暴力,只會讓他感覺難受。而如果想要得到你們的愛,只能變乖,久而久之,都會改不了這種敏感態度,長大了也總會自然而然的猜測你們的心思。如果經常遭受這種傷害,容易破壞互相的感情。

二、訓斥貶低

很多家長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隔壁的誰誰誰多聽話,多會讀書,多勇敢等這類的話語就是了。很多父母也不會直接點出,而是說話裡有些輕蔑的語氣,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的自信心瓦解,做什麼事情都會自卑,不敢正視自己的能力。

錯誤的5種教育行為,家長以為是愛,卻在一步步的給孩子傷害

三、嚇唬孩子

表弟跟我說過一件事,從小就有陰影了。

就是爸媽因為孩子學美術興趣班的事情吵架,媽媽生氣後砸了很多鍋碗瓢盆,爸爸一氣之下帶著表弟出門散心了。路上跟表弟說,真想把你媽殺了,給你換個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表弟就開始哭,已經8歲的他這些話語也明白是什麼意思。爸爸的這句話,雖然是氣話,可是小孩子還是不明白,就哭著對爸爸說,爸爸能不能放過媽媽,我愛媽媽,我不報興趣班了。這件事情在表弟這邊,已經有了深刻的陰影。嚇唬孩子,容易會讓他的陰影一直都在。

四、動不動就打

這種家長,真的是。可能是聽多了“棍棒出孝子”這裡的話,動不動就摔門,丟孩子玩具,拿棍子抽打等,來讓自己的孩子變乖。這種只會讓不聽話的孩子更加不聽話,叛逆的孩子更加叛逆,而得不到實質性的教育結果。

錯誤的5種教育行為,家長以為是愛,卻在一步步的給孩子傷害

五、重複嘮叨

有這麼一類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都是一張嘴說到天亮。

想必看過大話西遊的人多半都已經有孩子了,你應該知道里面的唐僧是多麼的嘮叨。

“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氣,生氣會犯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調皮了,我跟你說過叫你不要亂扔東西,你怎麼又……你看,我還沒說完你就把棍子給扔掉了!”

試想,換做是家長,有多少能夠聽得下去這種每天重複的話語。長久下來,孩子會變得反應遲鈍,易怒等負面情緒。

教好孩子是父母重要職責,這五種行為,家長們最好能早點改正。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當初的做法,機會還有,抓緊時間做一個好父母吧。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