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方法去推进结构调整趋向完善,改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的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和灵活,提高生产要素率,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整个经济产业是两部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需求侧,一部分是供给侧。需求侧就是消费者和市场,供给侧就是企业和供应商,就是商家。所以供给侧改革的意思是说,过去你能靠消费者增长的路已经走到头了。

企业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

你们如果自己不变的话你们就死了。他告诉企业说你不变你就死了,产业不变你就死了,需要你们自己变,做哪些变化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创新业务,提升用户体验。这是整个国家经济开出的药方,这个药方从我个人角度看是非常牛逼的。

我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到现在为止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但从我的角度看,这基本是中国经济发展要走出这几个困境里面的唯一解药。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做供给侧改革。我在2013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事,美国科技界或者互联网圈的资本市场、科技业和互联网信息产业,美国的上市公司,我把它拉了一个名单,中国也拉一个名单。事实上中国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是跟着美国走的。因为美国可能是先遇到了,很多创新技术先到了。所以我当时看说有哪些产业在美国已经产生了很牛逼的公司在中国还没被真正做起来,而且这个产业将来如果时机具备的话也会在中国是很牛逼的公司。

企业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

这个方法论非常简单,我就把美国拉一个名单,把中国拉一个名单,来对比。我这个对比完了之后发现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很牛逼的比如facebook、Google、亚马逊,都是非常牛逼的。

但是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里还有另外一派,也非常牛逼。只不过是这一派没有像互联网公司这种曝光多,名气大。但是这一派其实都很挣钱,比如说salesforce,比如说workday,他们基本占据科技业的另外一半。在科技业的一半是to C的公司,他们占了一半的市值。在2012、2013年的时候,to B的这些公司占了另外一半市值,比如说Oracle,他们占了另外一半市值。

所以其实还有很多很牛逼的公司,但是我们把这个来看中国的话发现中国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最大的是阿里,然后是腾讯、百度。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基本上找不到,就是说有活着的,但是活得很惨。所以我就很纳闷,为什么中国这些to B的企业活这么惨呢?为什么美国能产生这么大的to B的企业中国产生不了呢?我就很纳闷,所以我就找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真知灼见的人交流。其中有一个人还是比较牛逼的,给了我一个答案,我认为这个答案是比较真实的。

企业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

他说你看这是美国的to B科技企业做出来的,都是给企业或者给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我刚才说的销售团队管理解决方案,workday是HR解决方案,都是给企业和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

为什么这些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在美国活得很好,在中国活得不好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美国这个国家商业周期非常长。因为商业周期长,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所有能用来竞争和发展的东西基本上都用光了。他们的发展出现瓶颈了,当他们出现瓶颈的时候就开始搞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

而他们要搞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的时候,他们没有这些技术支持做不了。所以说白了就是美国的企业,在过去这些年率先遇到了市场红利枯竭的状态。

因为遇到市场红利枯竭,它就要寻求自己的效率成本和创新。它要寻求自身的效率成本和创新的时候,就对各种新式的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各种工具开始产生兴趣。

企业对供给侧改革有多深的认知,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

而过去中国这些年是什么情况呢?傻逼经营一个企业都能赚钱。这么说好像我们比傻逼还不如,我们还亏钱呢,我们是战略性亏损。我这么说,你们可能说我言过其实,但中国过去这些年实在是赚钱太容易了。

当然了,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是,不具备可能知道这个事情很容易赚钱的认知或者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本。其实中国过去很多行业是极其赚钱的,非常多。我给你讲几个赚钱多的例子,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什么呢?大家说我这个企业搞得很好,发展很好,赚钱很好,我为什么要冒风险去用你新给我提供的产品呢?我为什么要冒险使用一个某产品呢?某产品是一个很难用的产品,虽然这个公司非常非常值钱。但是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用的产品,而且非常非常贵。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没必要,因为企业发展很好。这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因为过去这些年整个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容易。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发展,就能赚钱。所以他们对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特别特别低。这时候有人说我给你们公司做一个工具你要不要买,他根本没有兴趣的。

走到今天,我认为这个事情发生变化了。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商家的经营因为遇到障碍了。所以当它的销售额不涨、利润不涨的时候它就要想办法提高效率,创新服务,想法降低成本,它自己没有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