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不开了,现在的股票能值多少钱?

鱼腥草38


如果股市不开了?这是在开玩笑吧。

总设计师在南巡时说过,股市可以尝试,不行就关掉。那时真的是在摸石过河,还只是把股市看做是改.革的试点之一。在九十年代初,股票发行上市就是为了改变国企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情形。为了既融到资金又不会被控股,还规定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最初上市的企业特别少,如果觉得不妙真的有可能关闭股市的。

这种不行就关掉的想法,没有在股市上施行,却在国债期货上变成现实了。1995年初“327”国债期货事件之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一帮期货大佬不甘寂寞,又跑到股市里折腾了。当时股市特别惨淡,但却突然出现了旱地拔葱式的518行情,三天就结束,上证指数从500多点很快冲到900多点,涨幅还很惊人,典型的期货手法给老股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到1996年初,上证指数跌到512点,市场萧条肃杀。继续这样下去,股票就发行不出去,真的有关门大吉的感觉。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的高管们在全国到处游说,呼吁大家赶紧抄底。还真的有大机构陆续入场抄底,赚钱的效应一发不可收拾,演变成一个五年的大牛市。这期间,股票的发行数量大增,大量公司趋之若鹜地到上海、深圳上市,股市不存在关闭的问题了,它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希望所在

,成为各路资金和众多股民扎堆的最重要投资交易场所。

股市从试点变成重点后,有人又打起了新的主意,那些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如果能流通,那该是多么大的一笔资金来源呀。每当市场有这种试探性的想法冒出,股民们的反应是:我的妈呀,抢钱的来啦,赶紧逃跑!股市就应声下跌,“国有股减持”成为了股民闻风丧胆的关键词。

真的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2005年启动的新一轮牛市,就是冲着“股.权.分.置.改.革”这个新的说法而来的。为了安抚利益受损的股民,众多上市公司每十股送三股、四股,大牛行情做起来,改.革顺利地进行下去。此后,上市公司更是成为令人羡慕的香饽饽,因为“大小非”终于可以套现了。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涨到历史最高点6124。此后,股市的流通股逐年膨胀,到2009年,上证指数摸到3478点,虽然比6124少一大截,但流通市值已经相差无几了。到2015年,两市的流通市值已是6124的四五倍,不得不借助杠杆才能做牛市,但后果怎样已经很明显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用指数来判断市场的高低已经失去意义,流通市值才决定市场运作的方向。

股市虽然做大了,但离做强还很遥远。大小非减持、市盈率偏高、新股高速上市、投资功能欠缺,已经成为困扰市场各方的现实问题。看来,还真得继续摸石过河了。


JohnTim2018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股市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股市的基本功能有三个:

一、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

三、财富的二次分配。

这里说值多少钱的问题,主要是股市的第二个功能,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那么上市公司的价值,又该如何定义呢?经典的政治经济学中有一句话,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股市的价格决定基础是,价值多少是由大资金说了算的,大资金集体看好,那么价格就高,大资金集体看衰,那价格就低。

如果股市关闭,那么更大的可能性是回归企业的本质,公司的股息,分红能力越高,那么股票的转让价格就要高一点。

另外,股市也是有规矩的,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和责任,而非上市公司则没有,而且没有足够的监督之下,股票的价格,应该更可能的是卖方定价的市场。

如果,从现在股票的价格来说,没有股票市场再做交易,多数的价格是腰斩再腰斩。


张贵杰


谢谢邀请问答。没有股市,股份制任然存在。我上世纪九十年代接触几个企业,其中目前为止资产翻了百倍以上,其中股东赚欢了(非上市公司)。最初股市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国企问题,管理层明里暗里有点助长交易市场投机行为。由此导致了中国股市估值体系混乱,滋生着各种题材重组,导致了一旦上市就等于进入保险箱,没有真心实意愿意为股东分红着想的初心。目前股市股市溢价水平是否合理,就是是否形成慢牛的条件。希望管理层继续打击类似徐翔、赵薇这种股市痞子。不谈所谓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直接劝其离开股市别来当韭菜。梳理股市的交易价值与投资价值,并建立合理的理论基础。


活的自在点


从理论上讲还是值这么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