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詠春拳沒有高踢腿?

龍潭屠夫


這個其實是和各個流派的格鬥理念有關係,不同的環境也決定了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理念

自古“南拳北腿”,因為北方平原面積大,地方寬敞,有足夠的空間閃轉騰挪,力量發揮的空間更充分,而腿法和摔法因為力量足,殺傷力大而被人喜愛,所以北方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北方冬天苦寒,衣物多而厚重,拳頭打擊落在身上不疼不癢,只能追求更大的殺傷力如腿法,尤其是摔跤技術更加得以彰顯。

南方多河道船舶,平地面積小,打鬥也多發生在街頭巷尾或者乾脆就是在船上。而在這種情況下腿法雖然力量足威力大,但是受到空間限制也很大,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而摔跤技術更難以有用武之地,南方河道狹小,大船也不多,穩定性差,無論是腿法還是摔法都對於重心把握要求嚴格,在這種環境下難以把握重心,貿然進攻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危險境地。所以南方拳諺就反其道而行之,說“起腿半邊空”“起腿三分險”“起腿不過膝,過膝沒力氣”。何況南方即使是冬天人們穿的衣物相對也比較單薄,拳法的打擊已經足以構成傷害。

而詠春拳作為南方拳的一種,具有鮮明特色,那就是輕而密集的拳法連續打擊,加上低位截踢控制與對手距離。而且背景近似的法國踢腿術“薩瓦特”的標誌腿法就和詠春拳的截踢一樣,既可以控制距離,又可以進攻對手膝關節造成傷害,破壞重心。

另外電影《葉問》當中稱葉問的詠春拳不正宗其實有據可查,因為葉問所學的詠春其實是有高踢的,所有又被稱為“高腳詠春”。詠春拳的警備式也有特色,對於頭部的防護幾乎沒有,反而對於胸部全力保護,因而被稱為“女人拳”也並非沒有原因。另外,詠春拳的拳法在南方拳當中也是屬於力量小的那種,雖然快但是明顯殺傷力不足,也因而被稱為“刺殺拳”,意思是用於偷襲可以迅速壓迫攻擊對手,但是如果對方有了警惕效果就會大大下降。

其實不止詠春拳,大多數重視近身格鬥的武術都沒有高段腿法,因為貼身打鬥的時候高腿難有用武之地。

而詠春拳真正的獨有技術其實是“八斬刀法”和“六點半棍法”。

八斬刀用的是蝴蝶雙刀,刀身較寬,所以刺擊較少,多為割和砍。因為兵器是刺死砍傷,刀寬雖然傷人軀體卻不易致命。當然,也有改成匕首一樣狹長的刀法來練的,這就是奔著傷人性命去的,此處不做過多講解。

而六點半棍法就有些特別了,因為南方武術多為近身打鬥,而六點半所用的棍卻極長,即使是在北方也少見。其實那不是普通的“棍”,而是船上所用的船篙。在兩條船上水手發生爭執的時候,沒有軍用武器很難攻擊到對方,而攻擊距離最遠的就是船篙,也正是藉此發展出了相應的棍法。


夜闌臥聽


詠春拳不起高腿的原因和它的拳理上面的原因是息息相關的。

詠春拳的核心體系就是貼身短打,埋身近戰的功夫。例如詠春講究的不後撤,搶中門,詠春套路當中多為原地,沒有長距離的進退步伐都體現出來這個原則。近戰原則之下,高腿法就派不上大用場。因為高腿就是主要放長擊遠的。而且近身起高腿,不但由於力矩太長實際上打擊點上沒有實際效果。反而容易被對手接腿反制。因此高起腿用處不到,反而是貼身膝法會更有效果。可以說詠春的核心拳理已經決定了他腿法的使用原則就是摒棄了高抬腿的用法。

從起源來說也有解釋,說詠春是女人創拳,從五枚師太還是到嚴詠春,都是女子。古人女子著長裙衫,又多是小腳。高腿用法不雅又不實用。取而代之的多是動作幅度小且隱蔽,講究出腿不見形的“裙裡腳”,“無影腳”。因此從傳說起源當中,也是對詠春不起高腿的一個解釋。

詠春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來自船上的功夫。比如六點半棍就是船上打鬥的。廣東紅船戲班也多秘密練詠春拳,可以說詠春的起源和發展與船上很大關係。而在船上打鬥,求穩是最重要的。不但幾乎沒有高腿法,而且起腳多在雙方搭手之後利用手在對方身上做另一個支撐。用木人樁的套路當中也很清楚看出這個特點。實際上不光是詠春拳,南拳派系多有不出高腿的特點。例如南拳派系的工字伏虎拳,又明確的“無搭不起腳”的要領。和詠春拳是一個理兒。


劍客浪心2017


謝謝邀請,,本人最愛回答傳統武術類的問題了,以下觀點只代表我自己,歡迎大家批評建議。

先說下詠春拳,相傳詠春拳是由清朝五枚師太所創立的一種女性拳術,後傳給嚴詠春,取自嚴詠春的名字,名叫“詠春拳”,後流傳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由清朝一名叫嚴詠春的女子,自己所創立的拳,取自己的名字,叫“詠春拳”。從流傳至今。



不管是哪個說法是真實的,都說明了一點,詠春拳的第一代都是女性!大家現在還可以看出來,詠春拳小巧靈活,不是那種大開大合的動作招式,所有動作都是那麼含蓄。可以看出跟其它武術之間有很大區別。從而驗證了,詠春拳是女性練的拳術,一切動作都是根據女性的特點而做出來的動作。所以可以看出來詠春踢腿沒有高鞭腿之類的高腿法。因為女性踢高腿不雅,不好看,所以沒有。

還有一種說法,不管是詠春拳,還是洪拳,還是什麼別的南方拳,都可以看出來,很少有高腿法。為什麼呢?因為古時候南方大部分都是在船上,好多爭鬥都是在船上,南方拳講究下盤紮實,講究四平八穩。有句古話叫,抬腿半邊空。特別是高腿法,在南方,踢高鞭腿容易站不穩。南方拳講究腿不過腰。


閒來沒事


詠春拳確實沒有高踢腿。

但並不僅僅是詠春拳是這樣,我所接觸的大部分實戰拳法,都是沒有高踢腿的。

這個事實,可能和許多人的認知完全相悖。

很多人對武術的概念,來自於電視劇。

高踢腿動作速度大、飄、美、高、帥,極具觀賞效果。

尤其是騰空踢腿,別提多帥了。

然而,電視劇的目的是追求藝術美感。

在實戰中,注意,是實戰!

用高踢腿基本上是找死。

實戰最基本的模式:兩個人徒手打鬥。

以兩個人的距離而言,幾乎就是半步即可觸及對手,這個時候,你敢用高踢腿嗎?你怎麼起腿?

大家的敏捷程度、反應能力都差不多。

高踢腿攻擊路線長、攻擊幅度大、動作慢,很容易對被抓住空檔一擊致命。

如果兩個人距離再近一點,只怕一個閃身你就完了。


以前某省隊新聘的教練酷愛高踢,來我們這交流的時候被師兄幾個抱腿摔,摔得七葷八素的。

尤其是在生死搏殺中,基本上見不到高踢的影子,所謂踢腿不過腰,絕對是實戰經驗的精華。

我們用得最多的,是踢迎面骨,或者掃踢小腿外側,起腿輕而快,重心不失。

至於踢頭部,想都不敢想。

在實戰中,如果兩個人技術水平差不多,高踢就是個死。

如果兩個人技術相差很多,沒有必要用高踢就能解決。


現在的很多愛好者,喜歡難度大、看起來特別帥的高踢腿,在眾人驚訝羨慕的目光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不過自己練著玩玩也就罷了,千萬別去街頭參加打鬥。碰到個稍微反應靈敏不怕死的,絕對悲劇。

實在是逐末了。所以永遠只能是愛好者。

我見過高踢腿踢得最帥的,是京劇院的武生。


脂肪故事


詠春拳論有云:橋來橋上過,腳來腳下消。詠春拳練習和實戰中沒有高腿法,“腳不過腰”。這是在遵循人體生理結構的基礎上而又能形成強有力的打擊力決定的。



詠春拳是嚴謹的、又是嚴密科學的。所謂的“以進為退、連打帶消”,“攻中有防,防中帶攻”這些最基本的理論都透露出詠春拳的技擊理念。腳抬越高,運動輻度越大,貌似給對手施加更大的殺傷力,但,同時,自身暴露給對手的空隙越多。許多拳術大開大合,兼具觀賞性和打擊力,但忽視了自身的防護我,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有護頭啊!拳術,打擊的是人體從頭到頭任何一個部位,特別是一些部分若受創,對搏鬥雙方或許是致命的,如頭、後腦、眼、喉、心前區、兩肋下、腹部、襠部、膝關節、肘骨內側等等。如果在搏鬥中腿部抬過腰,必須是身體重心移向另一腳,偏身,然後或帶旋轉身體體。高腿打人必須自身平衡,除了重點移動,還得調整手部來協調完成這一動作,無疑,整個拳術動作就變形了,尚且不論是否能打中對方,自己下部脛骨內側、膝關節、襠部已完全暴露。對擂臺對抗,這些不需要去考慮,但在性命相搏中,詠春拳術考慮到了這一點。



(上圖:葉問著名弟子伍燦,人稱“鬼腳燦”)

詠春拳技法:上三路交給手,下三路交給腳。以髖關節髖臼窩為軸心,屈肌群收縮,驅動大腿在身體前方沿正中線對敵形成強大的打擊力。腿不過腰,如果屈髖關節角度太大,在人體正常生理限度的屈髖關節基礎上形成的打擊力能夠給對手帶來超過腰部以上的穿透打擊,而且,同時不把己方要害部位暴露,可謂科學之拳術!




嶺南拳術,講“腳法”,而不稱“腿法”!

【詠春張亮】傳播詠春拳學,弘揚中華武功。用現代醫學詮釋詠春拳第一人!


詠春張亮


這不僅僅是詠春沒高踢腿,絕大部分傳統武術都不提倡高腿,這和傳統武術提倡下盤穩固是有關係的。

傳統武術裡沒有地面技巧,都是站立技,尤其戰場上,倒地基本就意味死亡了,所以身體的平衡和穩固極為重要,常常要求練習者“落地生根”。踢高腿,身體重心變化太大,時機稍微掌握不好,就極容易失去平衡,所以拳諺有云「抬腿丟半邊」。

傳統武術提倡“腿踢不過腰”,既降低了技巧使用難度,又更加隱蔽難以防範。清末,號稱廣東十虎之一的黃飛鴻,拿手絕技之一的“無影腳”(不是電影的那種),就都是低腿暗腳,令對手防不勝防。

高踢,在實戰中也很少會出現(競技跆拳道不算),這對施技者技法熟練、破壞力、精準性、對時機把控要求都很高,在沒有絕對把握時很少會有人主動施展高踢。


老鐵胡侃


不請自來。分享一下我知道的。

詠春屬於南派拳法內家拳的一種。強調注重橋手,攻擊和防守主要是上肢完成,下盤主要是佔位搶位。詠春拳雖然踢腿動作不多,但很實用,出退多低踢腿,速度快且不易被抓住。對跆拳道這樣的依靠腿攻擊的格鬥術,詠春可以憑藉二字鉗羊馬的追形發力,用下盤擠佔對方的腿部空間,讓對方無從起腳。我看過一部紀錄片,片中的詠春拳師傅就是用這個方法對付跆拳道的。跆拳道根本就沒有機會起腳,非常被動。

另外,詠春拳的腳法主要是低踢腿斜撐腳,專踢腿部的關節,隱蔽性很好,攻擊效果也不錯。


黑鬱金香966


南拳派特點:拳打一大片(攻中帶防),腳踢沒人見。(即下路腳法為主,距離短所以同時顯得速度快)

北拳派特點:手是兩扇門(防中帶攻),全憑腳來打(上、中、下三路腳法為主)


孔灼1


詠春三隻水內的弟子嘗試作答,確實詠春沒有高腿,但是不是高腿危險,而是,詠春的口號是,最經濟的拳,懂不?

起腿,耗費體力能量太大,而且打擊力如果不是經常訓練並不大。而且還要耗費體力保持平衡。

不合算。只要不合算,詠春就沒有。詠春現在連體能都不練了。體能的重要性想想就懂吧!詠春還是出於不合算原理。不練。

呵呵,只能說,詠春真是中國人的中國拳法。節儉到了極點。


呂kindRussia布


有個叫顏詠春的女子嫁給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這個紈絝子弟又喜好拳腳功夫,以前男尊女卑。所以顏詠春受到欺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拿出所學功夫制伏了她的丈夫,因為她丈夫喜好拳腳功夫,就央求顏詠春把功夫傳給了他。而他把這套拳法傳了下來,因為他老婆叫顏詠春,他不願冒功,所以就給這套拳法起名"詠春拳"。因為拳法為女子所創,以貼身近戰為主,所以沒有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