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收藏古钱已有十多年,许多钱币或进、或出、或留,大多没有什么印象,唯独和靖康钱的几次缘聚,在脑海中依然清晰。

最早知道“靖康”二字,是在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皇族共三千余人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此次变乱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也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之后就对靖康钱关注起来。

靖康钱是北宋官方最后一种铸币,铸于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有篆、隶、楷三种书体。因为只发行一年左右,故铸量很少,能遗留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了。靖康钱铸造时间距现在有800多年,传世的很少,基本是出土的。

2004年8月份,本地某镇一郑姓农户欲建房,因选择地基与同村一村民闹纠纷吵了一架。郑姓农户羸弱,不是人家的对手,只得忍气吞声将地基向前移了2米。却不料因祸得福,就在那前移的2米处,挖出了600多斤宋钱筒子来!

这事慢慢传出,引起了本市古玩商们的注意,纷纷隔三差五前去洽谈买货。殊不知这小郑也是个愣头青,开价30元一斤,少一分不卖。那时宋钱对乡下古玩商来说就是垃圾,30元一斤的价格他们接受不了。于是,这批钱一直拖到2005年2月份还没卖出。

3月,我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兴冲冲地前去购买。我那时是个宋版盲(现在也是),一看十多袋的宋钱,大多是筒子,少部分的散钱,有些不知所措,也不敢一次性买下,索性盲人摸象随便挑了几个便离开了。后来,我和泉友小熊一星期去一次,忽悠小郑说粘在一起的不好,须一个个敲开慢慢挑。小郑说挑就挑,小的2元一个,大的5元一个。我们腰里藏着本华谱,碰到不懂的、似是而非的钱币便装着上厕所,在厕所里对谱。这样过了3个多月,敲散了300多斤筒子。我挑到了庆历铁范铜、乾亨重宝、政和重和样之类的。

5月份的一天,我和南昌泉友小李说起此事,小李说筒子40元一斤他要。我眨巴眼算了算,我30元一斤买,40元一斤卖,一斤10元的利润,不错。于是我先去小郑那儿买了60斤筒子,辛辛苦苦用摩托车驼回家,然后坐公交车到南昌,卖给小李。赚了600元,我高兴得要飞起来!

其实当时古泉园地有卖筒子的,100左右一斤,但是我一直不太相信网购。后来,在和小李交易之后,我请求他推荐我为古泉园地的正式会员,这样就能交易了。成为正式会员后,我又试着买了60多斤筒子,然后在园地发了个卖筒子的帖子,没想到唐山的泉友一下子80元一斤全部确认了!当自己银行卡一下子多出几千元时,感慨万千。网络交易扩大了人们的圈子,自己的古泉收藏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6年的一天,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乡下有批筒子,卖30元一斤,40一斤给我。看货不错,我陆续把这批筒子买了下来。在散钱中挑出了一枚靖康元宝折二篆书,品相一般,1000多元售出。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后来在网上把筒子陆续卖掉了。记得第一个包裹是5斤的,卖给了湖北小王,他居然开出了一枚淳熙背正,非常满意。后来还专程到我家里买了些筒子和散钱,满载而归。

2008年,本地建房出土了80来斤南北宋钱,建筑商20多元一斤卖给了收废品的,后来这批钱被本地一古玩商购得。该古玩商联系我,我去看了看,筒子散钱大概各半,水泥坑,品质一般。古玩商要50元一斤,我权衡了会,不敢马上要。

谈价间敲开了半斤左右,发现有个两联筒子,背较精致,以为是元丰。砸开以后,竟然又蹦出个折二篆书靖康元宝,红坑绿锈,品相绝了!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装着不太情愿的样子悉数买下。后来,卖掉开出的南宋钱、散钱和一些筒子,净赚几千元和这枚靖康。

2012年的下半年,本地古玩商得到一批南北宋筒子,40来斤,爆蓝坑口,170元一斤给了我,我很满意。我追问到来源,便和这位朋友前去洽谈购买。

原来这批钱原本属山上的窖藏,由于山上排水方便,所以窖藏钱币没有受到什么腐蚀,坑口非常好。当时出土后,村民便各自分掉了,一共有100多斤。我以为去了之后一定好买,不料挨家挨户一看,大失所望,都敲开了,也没什么好的。

正要回家时,一老人神秘兮兮地说他那里有5斤多,问我们要不要,我不抱希望说去看看吧。一看,也散了,不过在其中竟然发现了个乾道背正和折二篆书靖康元宝,爆蓝坑口,便连忙全部买下,爽歪了啊!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2013年底,外地一要好的古玩商对我说,他老家亲戚想出售一批宋钱,问我要不要。看货后发现有十多个蛇皮袋子装着一些南北宋钱,大多是筒子,有两成左右的散钱,坑口还好。

古玩商说他亲戚是外行,而且发誓说自己也绝对没挑过。我知道他的为人,精明老到,但和我关系很好,而且也不太懂钱币,更别说是宋钱了。我在散钱中检查了大概有20多分钟,发现有不少南宋钱、崇宁之类的,便和他谈好价格全部买下。

2014年1月1日,我特地挑了这个日子,随意拿了个蛇皮袋子,大约有30来斤吧,便挑了起来。按老规矩,先把20多斤的筒子挑出放在一边,剩下一些小筒子和散钱慢慢清理。清理到最后一斤的时候,发现一个3联小筒子。敲开后,发现其中一枚背面很精整,正面模糊,上面三个字被锈盖住了,看不清,最下面隐约像个篆书熙宁重宝的重字。于是,不抱希望地清理了下,居然像个康字的篆体!

我心里猛然一惊,心想不会吧,如果这个康字出现在下面,不会是普通的折二元宝,只能是通宝。我强行平复住狂跳的心脏,用发抖的手小心细致地继续清理起来……果然是个篆体康字,苍天啊!大地啊!我跳了起来!打电话!发帖!

我的筒子情,我的靖康缘!

后来,经过仔细清理,效果不错。靖康钱中,靖康元宝折二多些,靖康通宝则较罕见。我能在偶然中觅得一枚品相绝佳的开门品靖康通宝,虽然和自己这么多年接触宋钱的量的积累分不开,但更多的是上天的眷顾啊!

本文由 古泉园地泉友 fox9082 原创,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洛阳秀才 改编。已获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