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德國

萊茵河中上游流域

萊茵河是德國最長的河流,全長1320公里,從瑞士發源,流經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個國家。在德國境內有867公里。沿途風景最美的一段在中上游的萊茵河谷段,從德國的美因茲到科布倫茨間。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為了保護自然風景的原貌,萊茵河河谷段沒有架設橋樑,往來兩岸都靠輪渡。兩岸風景有點像中國的三峽,但山沒有三峽的高、陡。沿河兩岸山坡上遍佈葡萄園,點綴著無數羅馬時代的古堡。歐洲還沒有哪一段大河流域風光能象這一段50公里長的萊茵河中游那樣,薈萃瞭如此密集的、有幾百年歷史的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景觀。

延綿65公里的中萊茵河河谷,和她沿途的古堡、歷史小城、葡萄園生動得描述了一段同多變的自然環境相纏繞的漫長人類歷史。這裡發生了眾多歷史事件,演繹了許多傳奇,幾個世紀以來,為無數的作家、畫家和音樂家提供了靈感。


施特拉爾松德歷史中心和維斯馬歷史中心

施特拉爾松德是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瀕臨東海的一座城市,靠波羅的海,他的位置就像呂根島的門戶,風景優美,都有著輝煌的歷史。2002年6月27日與維斯馬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施特拉爾松市政府大樓及臨靠的尼可拉斯教堂,代表著施特拉爾松德市民的驕傲。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施特拉爾松德和維斯馬是13世紀到15世紀漢薩同盟文德地區的領導核心城市。17世紀到18世紀,施特拉爾松德和維斯馬又成為瑞典抵禦德國勢力範圍入侵的行政和軍事管轄區,為發展波羅的海地區漢薩同盟城市極富特色的磚制建築形式、建築技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促進了瑞典時代的防禦系統的發展;

施特拉爾松德和維斯馬是13世紀到15世紀漢薩同盟文德地區的領導核心城市。17世紀到18世紀,施特拉爾松德和維斯馬又成為瑞典抵禦德國勢力範圍入侵的行政和軍事管轄區,為發展波羅的海地區漢薩同盟城市極富特色的磚制建築形式、建築技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促進了瑞典時代的防禦系統的發展。


不來梅的市政廳和羅蘭像

德國西北部不來梅市市場的市政廳和羅蘭騎士雕像是公民自治權利和貿易自由權利的象徵,這些是隨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發展起來的。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不來梅市政廳是15世紀初不來梅加入漢薩同盟後建立的,為哥特式建築風格,於17世紀初翻修成了所謂的“威悉文藝復興”風格。20世紀初,在老市政廳旁修建了一個新廳,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免遭炮火轟擊的建築之一。羅蘭騎士雕像高5.5米,其歷史可追溯到1404年,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馬斯科夫公園/馬紮科夫斯基公園

1815年,當時的普魯士王國大公赫爾曼.普克勒-馬斯科夫Herman von Puckler-Muskau 下旨用了三十年時間在靠近波蘭邊境處建起一座佔地七百公頃有幾個宮殿的公園,即現在編入世界遺產的馬斯科夫/馬紮科夫斯基公園Muskaut Park/park Muzakowski。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1945年德國和波蘭重新劃分國界時,公園被分為兩部分,宮殿部分分在德國境內。這個公園的最大的特色是宮殿等建築的景觀融合到周圍環境之中,人造與天然的配合像是達到天衣無縫,成為歐洲園林的典範。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

2006年,因德累斯頓政府計劃在河谷上興建一座被認為可能會破壞河谷風貌的現代橋樑,使河谷風貌出現危機。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橋樑的建設會使易北河谷不再符合列名《世界遺產名錄》的資格。因此,在2006年將易北河谷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並曾多次與德累斯頓市政府協商,但未能阻止建橋計劃。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三)

2009年6月25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年度會議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宣佈,由於當地政府的建橋工程破壞了德國德累斯頓易北河谷的獨特景觀,決定將這一遺產地從《世界遺產名錄》中去除。易北河谷所在地政府為解決交通問題堅持在該世界遺產地的中心地帶修建橋樑。易北河谷也成為成為自《名錄》創立以來、繼阿曼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之後,第二個下榜的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