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你们了解多少?

近年来,智能制造热潮席卷全球,制造业强国德国与美国分别提出“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同时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战略最重要的举措。从狭义上来看,智能工厂是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感监测、信息交互集成、高级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产品及系统在工厂层面的具体应用,以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绿色化。从广义上来看,智能工厂是以制造为基础,向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延伸,涵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实施与实现的组织载体。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数字化工厂(Digital Factory)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实践领域,已引起了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德国工业4.0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工业4.0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原材料(物质)”=“信息”。具体来讲,就是工厂内采购来的原材料,被“贴上”一个标签:这是给A客户生产的XX产品,XX项工艺中的原材料。准确来说,是智能工厂中使用了含有信息的“原材料”,实现了“原材料(物质)”=“信息”,制造业终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所以工业4.0将成为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你们了解多少?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成为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关键因素。但是伴随全球化红利的不断下降,通过跟踪、学习和模仿国际技术前沿来实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唯有激发自主创新活动和内生技术进步,才能加快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提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

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

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

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无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将引领中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跨越与蜕变。值此新一轮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发展中国家或许不会一步一步沿袭发达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进化路线,而是会借助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弯道超车。而制造业基础尚未巩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机会一跃而成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角——中国也是如此。

大家对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知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