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每年7月,梅雨季过后

京都人

都会把“家底”翻出来

热热闹闹的狂欢一整个月

这便是祇(qí)园祭

日本最大的祭祀庆典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京都是个时空错乱的神奇地方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祇(qí/zhǐ)园

既指京都里著名的一条“艺妓花街”

也指八坂神社这座世界最大的精舍

(精舍:指佛家讲学的屋舍)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古时的日本文化闭塞,百姓未开化

每年夏季,“风葬”都会造成瘟疫

当时的贵族们认为这是怨灵在作祟

于是要求八坂神社来负责驱魔消灾

驱魔招福,这便是祇园祭的由来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不同时代对祇园祭的记载

祇园祭的山鉾(máo,花车)很有特色

它既是移动神社又是神灵座驾

每一辆里面懂供奉着一尊神灵

作为游行队伍打头阵的长刀鉾

除了被装饰得富丽华贵的巨大车身

顶部还装饰有几层楼高的除魔薙刀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薙刀,一种日本的长柄武器

现代的祇园祭单纯是个传统节日

在大街小巷突然出现的巨大山鉾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每晚都会回响在古都街巷里的囃子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囃子:京都特色的曲调

高高挂起的灯笼,轻摇团扇的人群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京都的7月满满都是节日的氛围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为了这场盛大的庆典

整座城市都会为之放行

人们在大街上开始搭建山鉾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商家也陆续在街边摆摊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京半月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八坂神社里有各种表演和祭祀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漂亮的舞伎、艺妓会不定时出现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宝也会展出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前祭屏風祭(7.14-16)

宵山(前夜祭)是祇园祭最热闹的时候

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所有的山鉾会赶在这天前搭好

游客们只有这个晚上才有机会

近距离接触有移动美术馆之称的山鉾

山鉾虽然是新建的

但上面的装饰品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董”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宵山那天山鉾会对游客开放,但部分山鉾禁止女性进入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除了参观山鉾

还能在夜市淘到很多节日氛围满满的小物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各家山鉾还会包祈福消灾的“祇园粽”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游客们还能在这里收集限定的御朱印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宵山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山鉾巡游

一大早华丽的山鉾车队在路边整装待发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工作人员移开沿途的红绿灯

为高大的山鉾花车队让空间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华丽的山鉾巡游从长刀鉾开始

后续的游行队伍由现场抽签决定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高大的花车被叫做

艺人坐在高台上吹奏囃子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鉾一般净重近10吨

前进转弯全靠人拉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转弯前“车夫”会在地上铺上竹片

撒上水靠降低摩擦力来改变方向

整个过程结合舞蹈,观赏性很强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山鉾虽然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花车”

他们的设计都延续了以前的“设定”

车上的很多装饰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有意思的是,山鉾竟还有不少“异域风情”

函谷鉾,取名自中国函谷关

供奉着“中国神明”:孟尝君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函谷鉾是整场庆典中最“崇洋”的花车

正面挂着16世纪末的《为以撒供水的加百列》

侧面还挂着一幅“不知觉厉”的《埃及天空图》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每个面都挂着各种异域风情的挂毯

很难想象曾经严重排外的日本古代

竟允许自己最重要的祭典上挂着异教的旗帜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函谷鉾不是祇园祭中唯一的中国元素

花车队伍中还有一辆叫“伯牙山”的山

光看名字就知道车上“坐着”劈琴绝弦的俞伯牙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比较小巧,靠人抬起的花车叫“山”

日本人觉得伯牙摔琴有斩断恶缘的寓意

又蕴含着对文人求知若渴的一丢丢向往

才把伯牙当做异国的神明来驱魔祈福

伯牙山的正面挂着一幅明代的挂毯

侧面秀满了仙女,仙鹤祥云等图案

远远看去像极了中国古时候的花轿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花车巡游并不是祇园祭的高潮

当巨大的山鉾随着调子在古都隐去身影

傍晚5点时分另一项活动還幸祭即将开始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還幸祭

就是把八坂神社的神灵请进神轿

然后由一群壮汉抬着绕市区一圈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身穿传统庆典服装的男性

“嘿咻嘿咻”的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

扛着巨大而华丽的神轿走街串巷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在街头他们还会停下脚步

一边摇旗,一边使劲的颠着神轿

寓意把神明的祝福分享给森罗大众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在把神轿送回八坂神社后

人群有会抬着一捆粗壮的竹子出来

一边点燃,一边接力继续绕城一圈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这种名为神輿洗的仪式

是净化祈福仪式的最后一环

当人群热热闹闹的扛着“火把”渐行渐远

为期一整个月的祇园祭也满满落下帷幕

古都京都也在夜色里重归平静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祇园祭自每年7月1日一直延续到31日

各种活动内容都在活动官网上有说明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7月一到,京都人又双叒搬出“中国神仙”,开始“晒家底”了~

如果你这个月去日本

还碰巧到京都转一圈

那千万不要错过祇园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