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牛肉为什么是假的?


《水浒传》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电视剧,里面的英雄豪杰形象都非常生动,一个个的好汉都是江湖上大大咧咧的角色,走到哪都是呼声一片。进了饭馆也不例外,绝对要响彻整个饭馆的喊一句:“小二,来壶好酒再上二斤牛肉”。

对“切二斤牛肉”的印象,很多人是从武松打虎开始的。景阳冈下,但见武松豪情万丈,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饱餐之后,直奔景阳冈打虎去也。原文如下: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

喝了数碗酒之后,店家又送来二斤牛肉。酒倒是一次三碗的送,最终,武松吃了四斤熟牛肉,喝了十八碗酒。四斤熟牛肉下肚,是什么感觉,我没试过,也想象不出。十八碗酒喝完,是什么感觉?单是十八碗水,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想想。这之后还去打虎,大概只有乔峰这种千杯不醉的神人才能做到了。

但这事经不起推敲,因为吃牛肉这件看似平常不过的事在古代可是有掉脑袋的风险, 在宋朝如果私自杀牛的话是违法的。古人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吃到牛肉。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我国不论在哪朝哪代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一家人的生计都在几亩地上,而牛是主要劳动生产力。


古代国家的法律中都把牛放在很高的地位,是禁止人偷牛、杀牛和吃牛的,如果触犯法律轻则坐一年牢房,重则掉脑袋。在我国不同朝代,对杀牛这件事的刑罚力度都不一样,但是严禁吃牛肉和吃牛肉违法这是肯定的。在秦汉时期的法律规定是对于偷牛和杀牛的人逮到了就处于死刑,而吃牛肉的人也要被处罚。

即便是现在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没听说谁家过年要杀头牛吃

难道古代绝对不可以吃牛肉吗?当然不是,比如病死老死的牛就可以吃了,但也要去官府登记!

看来水浒传中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牛肉肯定是假的了,要么是作者编造的,要么是另外一种肉的称呼!有一种说话是水浒传中的牛肉其实是猪肉,只不过在宋代称为牛肉,但这也只是野史杂谈的说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