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密碼(資本運作連鎖銷售)四:搞清楚五級三階制

南傳密碼(資本運作連鎖銷售)四:搞清楚五級三階制

南傳密碼(資本運作連鎖銷售)四:搞清楚五級三階制

被利用的人民幣

關於五級三階制是非常先進的制度模式說法,五級三階制是上世紀末九十年代流行的搖擺機傳銷使用的獎金制度,其中就有臭名昭著的新田、文斌等公司,這個制度獲獎是在八十年代一個小型直銷會議中獲獎(新加坡),只是一個炒作性質的會議,該制度早已被現在流行的雙軌、矩陣等混合制度取代,八十年代的東西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已經和先進沒有關係。很多中國人都經歷過當年搖擺機的培訓,其中45%就是搖擺機傳銷公司的產品及運作成本(新田為代表的五三制度是40%成本),而你現在參與的時候則是兩手空空,連個申購單都不在自己手中。目前中國所有運用五級三階制的人際網絡,幾乎是百分百的傳銷,甚至新聞中經常曝光的睡地鋪、跳樓之類的暴力傳銷,用的都是清一色的五級三階制。如果你瞭解過現在直銷業流行的混合制度(主要是級差和雙軌的混合,也有和太陽線的混合,電腦排網的矩陣一般是斂財性質的資金盤),就知道什麼是人性化、什麼是不停進步的先進獎金制度。

關於五級三階制的成功率(簡稱五三制),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處理,看五三制本身,就是原原本本的真真的五三制,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為真實的五三制是基於銷售產品本身的直銷獎金制度,並不是什麼模式。五三最大的亮點是因為,65到600的跨度很大,這個階段會強迫大部分沒有能力的人放棄直銷事業,而轉入一般性銷售,這樣會促進銷售產品(直銷是以產品銷售為導向),而不是拉人頭,從整體上來說會促使團隊整體發展比較穩健。65-600的過程中,會產生一條線N個經理,而只有最下面的一代二代經理有間接提成,那麼其他經理只能依賴銷售產品獲利。這種用制度強迫團隊成員進行銷售的方式,是1990年前五三制度在新加坡獲獎的原因。那麼從直銷角度來說,真實的五三制度,老總收入應該按57,38,19計算,而我們在行業裡,沒有那個老總會告訴你,他這個月拿了多少個57,多少個38,多少個19。因為這麼說等於告訴新人,他一個月十萬收入積累的份額,直接就達成出局(十萬除以38,就是份額,再除以21就是人數,所以這個地方肯定是欺騙),真實的五三制,成功出局概率幾乎不可能,兩萬分之一左右,而且沒有涉及外部調控因素。這個五三制,在東北一些小型直銷公司中,還在使用,鑑於直銷的銷售產品行為,是具備多次銷售或者說重複消費的機會,所以真五三制雖然達不到所謂的出局,但是隻要有產品銷售,團隊成員每個月是有月工資的,這種制度本身就是為了促進銷售產品,因為不能上級別的人可以用正常銷售產品維持收入,對公司來說產品的銷售才是賺錢來源。行業在這個層面上,是一次性的拉人,拉完就分完這一次的錢,沒有重複性,所以要注意這一點的區別,確實需要一些直銷知識。

很多直銷朋友在解釋為什麼五三制度不好的時候,會用撥出比例來解釋,撥出比例越低,崩盤概率越低,收益相對越低。撥出比例越高,前期發展速度會很快,因為拉人就有錢拿(推薦獎或者叫做直推獎勵),這樣速度過快的發展人際網絡,會導致產品銷售不利,並且招來社會反感,falv及媒體曝光跟隨而至,在爆發期以後就會導致直接進入崩盤倒計時。精明的直銷人可以從獎金制度推算出崩盤週期時間表,大部分維持發展速度而又能有較多收益的獎金制度,一般會把撥出比例卡在60%左右相對比較理性,這也是國內主流直銷公司的一個共識。真正的五三制撥出比例是52%,沒撥出的就是所謂的產品和運營成本(行業所說的45%+3%)。從這個角度分析五三制度的話,由於撥出比例很小,五三不會崩盤。但是忽略了兩個問題,五三制度不是銷售產品的制度,沒有重複性的銷售行為;其次行業的五三,是假五三,不是真五三。行業的假五三,是一分錢不留全部分配掉,所以嚴格的來說,撥出比例是百分百。

關於行業的假五三製成功率,既然行業上層分配並沒有按57,38,19分配,那麼五三制度的先進性,獲獎等等說法,自然不攻自破。當然,很多時候媒體上用真五三制的成功率來衡量行業的假五三製成功率,這樣的對比就明顯不合適了,有些媒體確實比較流於表面形式沒辦法。

真實的行業五三制,這麼計算,按三代出局的大資本體系,出局的時候三個A3,九個A2,27個A1,每個A1下面29個人,這是完美出局,那麼出局人數就是個27個29人團隊,加上39個老總。共計822人。

按5433等幾種的四代出局制,則是81個A1老總,那麼就是81個29人,加上120個老總。共計2469人。

首先這麼多人,你有沒有能力管好,有沒有足夠悟性瞭解行業本質,才能決定你是否能進核心層高管,去分那最多的10%假冒個稅組成的資金池。這個錢是最多的,隱形的收益,甚至有些人稀裡糊塗出局了還不知道,這些核心層是可以不出局的。

按易鐵畫的分錢圖,你要拿800萬,你就要有這麼多人,你只能發展兩百人,收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一般來說兩百人的傘下已經很恐怖了。拉開話題去說三條腿均衡發展,那幾乎是不可能。所以稍微明白點的人,都大概知道行業收益很難超過兩百萬。因為調控時時刻刻就在身邊,在別人的嘴裡,整個七代人或者八代人發展下來,絕大部分人都是缺胳膊斷腿,所以整體計算收益一開始就直接把800萬除以三,才是比較接近現實中的理想發展值。如果腦殼硬可以一直等下去,盤活所有的腿,那所付出的人脈則是非常巨大的,起碼需要用填空的方式補齊自己以下,四代人中所有的空位置。其一是你有沒有這麼多人脈,其次是你有沒有這麼多錢。所謂的家族是發展來錢比較快,就是基於這種想法形成,至於家族式發展為什麼具有更大的失敗率,請看後面更詳細的宏觀調控解釋中解釋。

從數學模型裡來看,出局需要八百人,就是八百分之一的出局概率,出局需要兩千多人,那就是兩千分之一概率。出局不要那麼多錢,少拿點,那也是百分之一左右的機會(你沒有一百個人,拿到手的錢還不到一百萬,還沒算開銷)。這只是數學模型,理論值。說的都是團隊內部沒有問題,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計算。任何時候不要忘記“調控隨時都會嚇跑體系中的膽小鬼”。所以說,調控力度大小,決定一切。

換一個說法,易鐵不知道是出自哪裡,五三上平臺概率15%,當然上去不代表賺錢,賠錢出局的也有,很多外因會干擾到收益,以及下線、家人成本,良心成本,罰款成本,撈人成本等等各種各樣看不見的成本,對於不主動複製這些內容的行業欺騙機制來說,都是隱形的成本,只有在遭遇的時候才會發現,後悔。

順便說一句,出局需要這麼多人,行業在南寧、北海現在有三十萬人,算算失敗率的現實吧。三十萬人只夠三百多人完美出局,算到這裡,還要說百分百的成功率,和零風險嗎,難度就寫在推薦人的嘴裡和眼裡,只需要稍加分析就明白。

當然,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運氣好,自己有能力,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再配合行業裡講的現實,這樣大部分人就會去看那一個出局的榜樣,而選擇無視身邊那些做不下去的人。即便自己出局,下線中肯定會有大量的人放棄行業,這種內疚感和挫折感,在A2以下很難有具體的體會,只能稀裡糊塗的遇上這些負面,自己一個人在自己肚子裡消化,能不能消化不重要,重要的是消化不良也不能說出去,這就是保密,就是機制性欺騙。

=================

換句話說,五三很先進的話,為什麼不去做保險。。。。。。。。你體會過保險業務員的工作嗎,那能代表先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