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

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这项诺贝尔医学奖,居然和我们大铅山一种普通的野叶子有关

亲,您或许还不知道,屠呦呦获研发的青蒿素居然和我们大铅山一种普通的野叶子有关,并且和我们葛仙山道教医方有关。这可不是小编信口胡说,而是屠呦呦亲口所说。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医学院演讲时说:“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当年我面临研究困难时,又重煴中医古籍——葛洪的《时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把,以水二升渍,绞其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在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这一传承与创新方法使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治好了世界千千万万疟疾患者……”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读吴建河老师的《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文 / 吴建河

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挽救了世界千千万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获得世界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是怎样研发出青蒿素的?这要从葛仙山葛玄仙翁治病救人的故事说起。

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江苏句容县葛玄辞去吴国的高官和后宫御医,云游江南山水,修道学医,为民治病。他从福建来到武夷山的云岗山(今铅山葛仙山),觉得此山雄伟秀丽,宜居宜游,宜修道,宜研医,便在山上结庐居住……

有一年夏天,云岗山下一位杨姓老人突然上山求葛玄为家人看病。葛玄问:“你家里人得了什么病?”杨老说:“得了怪病,病人定时发烧,烧后发冷,浑身颤抖摇摆。”葛玄起身说:“走,快下山去看看!”到了杨家,葛玄看了病人,问了病情。他立即上山采摘消炎祛寒的草药,给病人敷贴与饮服。可是,几天后病人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相反这种冷热病在村里还漫延开来……在葛玄治病无计可施时,他忽然记起在家乡居住时看见一兔一鹿浑身颤抖,摇摇摆摆地在溪边吃一种青草。这青草如菊似艾,茎直立,叶互生,花成圆锥形。几天后,那一兔一鹿活奔乱跳,颤抖病好了。葛玄想到这里,立马和老扬到山溪寻找这种青草。采摘到这种青草后,葛玄问杨老:“这叫什么草?”杨老说:“这叫青蒿,因有香气,又叫香蒿,可作猪食。”葛玄一听,倏地想起儿时母亲教他读《诗经》中的两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兔鹿猪牛可食,或许还能治病。于是,他和杨老采摘蒿草,先捣烂制成药丸让病人吃。接着又以水煎蒿草,给病人饮服药汁……几天后,全村患时烧时冷的病人全好了。葛玄在终老时,把用蒿草治病的药名、使用份量、生吃和煎汤饮服都记录下来,交给道徒郑逊,要他传承发扬光大……

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东晋年代。葛玄的侄孙葛洪也是修道学医、为民治病的道士。有一年葛洪来到江西上饶三清山访师学医,碰巧山下村庄百姓患了时寒时热的病,当地人称“打摆子”。葛洪用心为村民治病,但疗效不佳。他在一次为村民治病时,听到一位老者说:“铅山云岗山的葛玄曾治好这种‘摆子病’ ……”葛洪心想:葛玄就是叔祖父呀!叔祖父虽然去世,但医治‘摆子’病的医药医术肯定有传人。于是,他骑上快马,奔向铅山云岗山,向一位道士求教葛玄医治“摆子”病的医药医术。更巧的是,这位道士正是葛玄的道徒郑逊。郑逊问:“你是何方道士?来此有何贵干?”葛洪答:“我是江苏句容人,葛玄的侄孙,来此求治疗‘打摆子’的医药医术。”郑逊一听,连忙将葛玄记录医药医术的本子交给葛洪,又带葛洪到溪边采摘蒿草样本。郑逊说:“葛洪,你快快回三清山为民治病,传承发扬光大你叔祖的医药医术吧!”葛洪立马回到三清山,用蒿草治好了百姓的“打摆子”病。他晚年在《肘后备急方》里记下治疗疟疾的药方:“蒿草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尽服之……”让后人传承发扬光大。

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光阴如光速,转眼到了2015年12月7日,中国首位生理学与医学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医学院演讲时说:“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当年我面临研究困难时,又重煴中医古籍——葛洪的《时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把,以水二升渍,绞其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在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这一传承与创新方法使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治好了世界千千万万疟疾患者……”

铅山风物志之七:葛仙山蒿草治疟传承记

2018年元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导,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对青蒿素医药研究又有新的突破。临床试验,双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治疗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治疗有效率达80%。屠呦呦带领的研发团队还证明,青蒿素在治疗肿溜、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鹅湖山和葛仙山是武夷山支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文化(含中草药)底蕴丰厚,博大精深。在国家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铅山人要奋起直追,承传优秀文化,创造出崭新文化。

百姓舞台、资讯在线、服务在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