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1

2018年6月18日,中国的端午节。我正带着家人在日本大阪玩。

早晨7点56分,我们舒舒服服坐在床边,商量今天要不要去著名的有马温泉。温泉靠近神户,距离大阪一小时车程。

天空晴朗,蓝天下一片宁静。

但我还是竖了一根神经:“我们现在在阪神地震带上,这好久没大震了,跑到山里海边,会不会不安全啊?还要留时间帮朋友们代购……”

“不要去了!” 老妈说了一句。

屋里片刻沉默。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这是前一天拍下的奈良,安宁美丽……)

突然间,桌子开始剧烈的晃!房间也轰隆隆的晃:真的地震了!!

我迅速抓起包(里面有饮用水),准备躲一下,但是房间晃呀晃的,一下子就撞到了墙。

身后老妈说了句:“完了,完了……”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大概几十秒钟,世界安静了。这种安静更恐怖,就像你坐过山车忽然停在最高处,一车人屏住呼吸,不知道啥时候就掉下去了……

我们迅速拉开门,日本的房门非常厚重,为了预防火灾,然而地震时,有些人一紧张估计连门也推不开。

房间正对面是逃生通道。入住时,我想到在地震带,特意要了一间最低的住宿层(4层),正对安全出口。幸运的是,这次遇到的不是8、9级大地震,否则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2

那天的地震持续了仅仅30秒,但当我们冲出房间时,酒店的工作人员已经站在了紧急出口旁边,鞠着躬,做出疏散的手势。逃生时,一路上都能看到工作人员站在转角处,彬彬有礼的鞠躬做手势……这种反应能力和镇定有礼,事后想想很令人震撼。

天灾面前,游客们纷纷展现出最朴素的样子。我穿着睡衣、脸也没洗;跑在我前面的一位妈妈,抱着三四岁的孩子,孩子的裤子都快掉了。

终于跑到了一楼大堂,感觉镇定多了。一眼看到那些厚重的大柱子,稳稳地站在原地,一点没有开裂。入住时,我家特别注重建筑材质的老妈,才刚刚敲击检验过这些柱子;还有门口那些钢结构的支撑,老妈边敲边说,质量真好!

然而出了酒店大堂,反而觉得很担心。放眼望去,大阪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大,高楼下面密密麻麻都是车和人,随便什么东西掉下来,目测可以砸死几个……这该往哪里躲呢?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大阪的地震应急虽然迅速,遗憾的是,疏散播报是日文的!作为外国人,几乎懵圈。我只好掏出手机查新闻,当时预报5.9级,没有海啸。因为是浅源地震,破坏力强,所以晃得厉害。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紧接着,我查了大阪信息网的地震专区。才知道原来如果发生海啸,水灾会在一小时内抵达大阪市区。而带有这些标志的地方,都是海啸避难所。

(这么重要的信息隐藏在网上,如果没受过灾害教育,谁会想到专门去找呢!)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海啸!我迅速脑补了历史上的那些镜头。想起1958年美国阿拉斯加湾的利图亚湾海啸,掀起了524米高的巨浪,比上海东方明珠还要高。而大阪作为日本的第三大城市,也受到海啸威胁,真是可怕!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海啸发生,人类自豪的成就在大自然面前几秒钟消失不见。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再看马路上避难的那些生命,瞬间觉得面目模糊,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时候,消防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估计刚刚震坏了煤气管道,引发了火灾。大阪很多木制的房屋,不知道多少人的家被烧了。

事后看到新闻,火灾的现场是这样的。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等候了一段时间,一些人开始回到楼内。我担心余震,觉得不回去比较好。听到旁边两个女的说:

“回去给手机充电吧!刚刚地震,还没发朋友圈呢!”

好吧,可爱的人类啊……生死面前还是戒不掉手机……

3

日本人非常谨慎,把地铁、电车、新干线和商场都关了。天气极好、阳光明媚的6月,人们待在原地哪也去不了。还有一些朋友被困在了京都、奈良等地。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准备去机场的人们涌向巴士站,然而机场的航班也取消了……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仅有几家便利店开着门。住在日本的朋友提醒我,赶紧去买水和吃的,这些东西震后没得最快!

然而等我冲过去,附近几家7-11、全家便利店的寿司货架已经空了!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我们只好到附近的广场空地上面坐着。

这时发现,人群聚集的枢纽地段,都有大屏幕在直播灾情、更新死难人数。当时有三人不幸遇难,包括一位四年级的小女孩,上学路上被倒塌的墙砸中。处理事故的官员,不停的给家属鞠躬致歉。

之前福岛地震的时候,飞到东京的媒体朋友就曾感慨日本地震直播迅速、成熟;24小时不间断播报,值得学习。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然而地震灾害频发、应急机制成熟的日本,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疏漏。

比如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当时,大阪地震监测台的工作人员有本俊夫连续接收到3次预警,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是他认为,三次地震都在1-2级左右,非常轻微,而且神户是天然良港,400年从未发生过地震。

更可怕的是,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神户并不在板块交界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而实际上,神户旁边的明石海峡下方,就有一个断层带,它居然几个世纪以来被研究者忽略了。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直到一场超过7级的地震发生,人们才突然从梦中惊醒!原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这座自以为安全的现代都市,处在可怕的地震带上。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不仅6400多人遇难,而且著名的阪神高速公路,在地震中成了倒塌的蛇形。(我们震后去机场,走的就是这条阪神公路……)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这条公路非常结实,人们以为很抗震。但实际上,它是按照日本1964年的建筑标准设置的。不幸的是,阪神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达到了1964年设定数值的两倍以上。

也就是说,严格的建筑标准,根本没料到未来发生的超大型地震。

看完这一切,你是否觉得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

4

不去日本就可以避险么!?当然不能。环太平洋地震带覆盖了包括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比如美国的旧金山、印尼的雅加达。

大阪地震亲历记!美国、日本都面临地震威胁,还能去吗?

日本做的最好的一点是,他们不断修改着建筑标准,并且严格执行。抛开其他不谈,这一点是值得世界上很多城市借鉴学习的。

生命第一。所有从事城市建设的人们,如果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儿女,也许因为房屋桥梁质量不达标,瞬间葬身于地震中,大家是不是可以想得长远一点呢?

1995年阪神高速路被震坏之后,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受损原因,并认真进行了加固。

1923年东京大地震时,死亡15万人,但1995年的神户发生大地震,由于建筑质量的提升,死难降到了6000多人。90%遇难的人员生活在郊区传统的日式民居里面,并不是市区新盖的楼房里。

所以如果你到日本旅行,建议你选择新造的楼房。日本在1981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标准,越是年代新的楼,标准越是严格。

另外,日本的酒店通常都有应急手电,有的藏在角落里。建议你找到它们,震后断电时,手电也能救命。

在其他地震高发的城市,建议你选择远离海边的住房。虽然牺牲了一部分美景,但海啸一旦发生,临海的房子冲击力最大,几乎无处可逃。

地震发生时,屋子里的人该选择有支点的地方躲藏,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去地震带旅行,考虑准备一支求生哨!如果你不幸被困在了倒塌的房屋里,求生哨可以帮助你最快时间被人发现。这个体积不大的小东西,是救命神器。

大地震发生时,比钱财更重要的是:饮用水!

千万不要吝惜把水壶带在身边。

5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个值得看看的片子:

  1. 《经典人文地理:回顾神户大地震》,详细记录了神户大地震的事故预测、几个大发现、获救人员的经历。
  2. 英国BBC拍摄的《紫禁城的秘密》,英国人探索了北京故宫的建筑构造之谜,为什么它能够在历史上多次地震中屹立不倒。
  3. 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下一场超级地震》,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日本的9级地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日本的地震研究领先世界,为何没能做好准备?革命性的地震研究正在做什么。

关注留学全知道,回复“地震”,获得上面的纪录片链接。

愿每个人都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