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近年来,海西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最大政治任务和最重要民生工程,突出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内因和外因双驱动,激励和约束齐发力,创新内生动力扶贫模式,消除“精神贫困”,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不断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积极采取培训会、评议会、现场会等方式,向群众传递先进思想,宣传扶贫政策,讲授科学技术。讲思想,让群众转变观念,干有方向;讲政策,让群众心中有数,干有目标;讲思路,让群众拓宽视野,干有激情;讲方法,让群众掌握技巧,干有效果;讲立德,让群众知恩感恩。

在全社会开展了“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群众中深度开展知恩感恩教育,在全州营造了知恩感恩报恩的浓厚氛围,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把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感恩政府转化为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实际行动。

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借贷扶持激励内生动力

在全州建档立卡的119个贫困村每村安排省级互助资金50万元。坚持互助资金“民有、民管、民用、民享”的原则,争取政府推动、协会自治、自我发展的举措,创新建立了互助资金瞄准穷人、用于穷人、一次投入、滚动使用、互助帮助、效益提高、持续发展的模式,充分体现了贫困群众“以经济翻身,政治民主”为核心的村民自治要求,改变了过去政府定项目、干部抓落实、群众不积极的被动局面,激发了贫困群众争先恐后脱贫致富的活力。

同时,严格执行全省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30”政策,对776户授信贫困户发放“530”贷款金额达2994.1万元,授信贫困户贷款覆盖率达到78.8%,落实发放贴息补助资金198.29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调动了群众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专业合作激活内生动力

采取“入会、进社、上链”三项创新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创业增收脱贫致富的活力。入会,就是组织119个贫困村的群众加入互助协会,成为会员借助发展。

进社,就是引导鼓励贫困群众进入专业合作社,依托“大手拉小手”,抱团发展。全州已成立了1084个专业合作社,先后涌现出“公司+产业园+合作社+基地+牧户”的社企联姻“吉仁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周边群众”的党建促脱贫带周边“新堉模式”以及“六统一分管理+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横向联合、股份合作“玉舟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草场资金入股、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

上链,就是通过扶贫产业园和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到贫困村流转土地和转移贫困劳动力,有效解决企业缺少原料、土地、劳力等问题。不少贫困户成为“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农牧民。

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培训就业增强内生动力

采取技能培训、创建平台、岗位设置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群众内生动力。2016年以来,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1.7万元,对2391名贫困劳动力实施汽车驾驶、酒店管理、民族刺绣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56.3%以上。

同时,设置草原生态管护、护林等岗位4338个,月工资在1250元—3000元之间。从而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目标。大力支持贫困大学生回乡开展“青春创业扶贫行动”,注入风险防控资金858万元,贴息资金160万元,贷款3516万元,扶持103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物质、精神两手抓 海西州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内生动力

通过开展评比表彰全州全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等,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引领。如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脱贫户王生忠、乌兰县希里沟镇北庄村脱贫户解统芳等脱贫典型现身说法,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展了发展思路,掌握了实用方法,看到了脱贫希望,开辟了脱贫渠道,在全州上下形成了干群齐心战脱贫、携手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