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包子狀元!

古語有云: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兩樁皆是人生至喜,也稱作‘大小登科’,顯而易見,這大登科的狀元及第,自然也要強上一籌!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對科考近似痴狂,畢竟十載寒窗,為的就是一朝高中。當然了,也總會有人因才學不濟或是機緣巧合而屢屢落地,倘若真是才學不濟倒也罷了,可要是時運所使、機緣所致,那就另當他論了。但中與不中,又皆在情理當中,所以更需泰然處之,日後或發奮努力、或是另闢蹊徑,也未必就不能成就了一番功業!

故事:包子狀元!

故事:包子狀元!

話說清朝康熙年間,慶陽府正寧縣有一位生員,叫做吳不同,寒窗十載本以為能夠金榜得中,奈何因緣際會,幾次鄉試都被他恰巧錯了過去。這一年中秋,京省兩院再開會試,吳不同趕忙打點行囊,直奔著慶陽府而去。

走了能有兩三日,眼看那慶陽的城門已經遙遙在望,他算算時日尚早,於是便在城外尋了一家僻靜小店,安心的住了下來。那店只有三五間客房,除了他就只住進了一主一僕,而且言語之間也好像是為了科考而來。吳不同見那書生風神如玉,便忍不住有意結交,而那書生似乎也很少出門,秉性純良,於是不過三兩日的光景,二人就熟絡到了無話不談的境地。

故事:包子狀元!

‘我觀吳兄雙眉緊鎖,滿臉惶恐,似有沉重心事。要放在平常也就罷了,但眼下即將開考,你仍有心結未解,這可並非是明智之舉啊!’那書生說道。

‘哎!賢弟有所不知,為兄雖苦讀詩書,奈何生性愚鈍,並未深得其髓。不怕你笑話,到如今就連那論語都不曾讀全,而明日即將赴考,這讓我又如何能夠高興的起來呢?’吳不同是哎聲連連。

‘哦?這就奇了,既是明知不可為,為何卻還要苦苦堅持呢?’

‘想我吳家也算得上這慶陽的望族,祖輩相傳皆以開設酒樓為生。我自幼便喜愛廚房,怎奈父親偏偏卻要我去往學堂,身為人子,自當遵從,於是就渾渾噩噩的讀了七八年的詩書。為兄心知自家的斤兩,所以每逢會試,便會藉口躲避。可今年老父病重,眼看著就要撒手人寰,臥床之際還不忘要我金榜高中,無奈之下,這才硬著頭皮前來赴考……’

吳不同說的是實話,他打小兒喜歡炒菜做飯,而並不喜歡讀書。可他爹當了一輩子的廚子,雖說攢下了萬貫家財,卻也並不想讓他子承父業。因為在他眼裡,那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如果吳不同能夠考中一個功名,也算得上是為老吳家改換了門庭。可人各有志,相比之下,吳不同更喜歡灶臺前的活計,一有空閒,總會去自家的酒樓炒個菜、燉個魚什麼的,如此一來,又如何能讀得好書呢?

‘吳兄好性情,如此灑脫言語,就比那些個迂腐酸儒要盛強萬倍!’那書生讚道。

‘哎!灑脫又能如何,在我父眼中又怎比得上那榜上有名?’

‘此言差矣,吳兄可知讀書為何?’

‘自然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你錯了……’

‘哦?願聞賢弟高論!’

‘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教化國民、育人造才、振興實業。世人懵懂不能自立,故需立學教導,使其皆有良善之德、仁愛之心、自養之計。如此方能讓世態清平,萬民安樂、國富民強!科考只是一個校檢的標準,而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的規範,畢竟達者只是少數,就如同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到彼岸的,又有幾人呢?’

‘話雖如此,可又有哪一個讀書的不想狀元及第?’

‘哈哈哈哈,我泱泱華夏,也不過三年方出一位狀元,可他的史論、國策,又能比得上明珠索尼嗎?而五經四書、詩詞歌賦,又可敢說在納蘭性德之上呢?吳兄既然想當一名廚子,那就去做,只要手藝好,說不定哪天狀元都會來拜你為師,那也未嘗可知啊……’

‘賢弟金石良言,吳不同受教了!’此時,吳不同似乎如夢方醒,趕忙對著那書生是深施一禮。

‘方才吳兄言說廚藝精湛,可是實話?’書生見吳不同陰霾盡去,隨後打趣著問道。

‘那是當然,別看我讀不好書,但做菜還敢說首屈一指!’

‘正好,小弟腹中有些解渴,不如吳兄一展所長,去廚房炒上幾個小菜,你我二人同飲幾杯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

於是,跟客店的掌櫃商議了一下兒,吳不同便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酒菜。接下來,他與那書生侃侃倪談,最終喝的都是酩酊大醉,直至次日晌午,這才悠悠醒來。

吳不同此時已對科考已無大意,可見那書生也並未入城,心中難免慚愧。剛想深表歉意,卻見那書生笑著說道:‘功名於我無用,來在這慶陽府也是隨便走走,吳兄不要放在心上。你我有緣,這裡有小弟所寫的一副書卷,你帶回去交與令堂,想必定能博他歡顏!’

說著,那書生將一副卷好的字遞給了吳不同,隨後是拱手而去。

吳不同自然也返回了家中,可此番又是連考場都未入,害怕老父責怪,心中很是忐忑。好在他為人坦誠,一到家就將書生增的那副字遞給了父親。其父打開一瞧,頓時是仰天大笑!吳不同心中疑惑,趕忙湊上前去觀看,不看則以,一看他也是一愣,就見那上面先是一行小字:

吳兄做菜雖說色香味俱全,奈何墨守成規,終究落了俗套。可那包子做的甚好,朕自打出生至今,無論是宮裡宮外,還是天橋上的百年老店,所吃過的唯以吳兄的為最!

中間則是四個大字:包子狀元!

最下面蓋著一方印章,吳不同仔細一瞧,正是那’康熙之寶‘!

這正是:

十載寒窗苦,只為化龍時。

豈知藝業精,功名必不遲!

故事:包子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