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學而思,家長就不焦慮孩子就沒負擔嗎?

|參差君

沒有學而思,家長就不焦慮孩子就沒負擔嗎?

張邦鑫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被多次成功狙擊中概股而名聲大噪的渾水盯上。

伴隨著中國校外教育培訓行業的高速增長,好未來近一年來的股價增長了90%。但最近,渾水發佈一份針對好未來的做空報告,質疑其財務造假、虛增利潤,打斷了好未來股價不斷攀高的勢頭。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啟動對校外教育的專項治理行動時,好未來股價也經歷了一次大跌,但是調整過後便繼續上揚,並不斷創歷史新高。

一方面是政策高壓,一邊是市場做空力量,備受爭議的好未來,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個一度對標新東方的教培巨頭,正走在一個十字路口,它將何去何從?

▍十年“大躍進”

2003年,生物系出身的數學老師張邦鑫,拉上室友曹允東,憑藉親友團的10萬元種子基金,創辦了學而思,從家教轉身,正式創辦小班教學。

在擺滿了一堆破紙箱的辦公室裡,張邦鑫定下目標——要做中小學培訓的第一名。

這一年,“中國製造”與地產熱,營造出一個內外俱旺、無比繁榮的經濟景象。寧波青年丁磊成為第一個靠互聯網發家的“中國第一富豪”,互聯網的財富價值以幾何數字的方式清晰而準確地呈現出來。它宣告年輕的互聯網創業者們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主流力量,財富積累的“利基”陡然轉移。

張邦鑫嗅到了機遇。2004年,學而思上線中考網、作文網,2006年上線高考網,將傳統教培與互聯網結合。

2007年,學而思進軍家教市場,成立“智康1對1”,同時開通家教網和幼教網;2008年,學而思走出北京,先後在天津、上海、武漢建立分校,啟動對外擴張之路;2009年,學而思網校上線,少兒科技品牌摩比思維館成立。

學而思的業績快速增長: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51萬美元、3747萬美元和5302萬美元,淨利潤分別為151萬美元、728萬美元和1477萬美元。

2010年,學而思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即大受追捧。

2013年8月,“學而思”更名為“好未來”,定位為“一個用科技與互聯網來推動教育進步的公司”,學而思則成為集團旗下課外補習的業務板塊,專注於中小學教育。

在張邦鑫的心裡,“百年好未來”是他的願景,“百年樹人”是他和團隊堅持的初心。

改名後,好未來開始多品牌路線,旗下品牌學而思培優、家長邦、智康1對1、學而思網校、樂加樂英語、東學堂語文、摩比思維館等。

好未來大躍進的這十年,恰好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中產家長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個性化教育需求日益旺盛。而這一切的前提當然是,中產階層的腰包更鼓了,能夠負擔不菲的校外教育支出。

這十年又恰好趕上中國公辦教育體系的“減負”運動,校內減去的負擔,校外再補回來。

這一切成就了好未來的今天,同時也成為了好未來的“十字架”。

▍天使還是魔鬼?

好未來的發展是帶著原罪的。與“學而思”捆綁使用的另外一個詞是“瘋狂”。

2016年,杭州媒體一篇《瘋狂的學而思 瘋狂的校外培訓!》的報道把好未來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沒有學而思,家長就不焦慮孩子就沒負擔嗎?

文章這樣開頭:

“這些天,又到了學而思招生的日子。在杭州,成群的家長提前一晚守候在幾個教學點,“瑟瑟冷風中,還要靠高音喇叭和保安控場疏散入學考試的培訓班——學而思”,那種期盼,那種無奈,溢於言表。”

接著連發數問:

“學而思,與幼升小是什麼關係?”“ 學而思,有沒有綁架小學教學?”“學而思,是愛一代人還是害一代人?

字字誅心!綁架家長、推高奧賽熱、超綱超前教學、強化應試訓練、加劇學業競爭……甚至有人喊出了“打倒學而思,才有好未來”的口號。在各地對校外培訓市場的治理行動中,好未來總是首當其衝。

2017年5月,成都教育局發佈公告,對錦江區等區域“學而思”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進行整治,被責令整改的學而思教學點共有9個。

今年1月,上海頒佈“禁令”,全面禁止小學盃賽舉辦,全面禁止盃賽與教培行業的課程綁定在一起。而不少盃賽的背後均有學而思等培訓機構的身影。

2月,教育部開始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錶彰等活動,明確禁止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3月,教育部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級優秀學生、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中小學校不得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各類違規舉辦的活動。嚴禁組織與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掛鉤的“奧數”、等級評定、選拔性考試及學科類競賽活動。

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取消奧賽等學科競賽加分,新高考改革等,給了以學而思為首的K12培訓業不小的衝擊,讓校外培訓行業蒙上了陰影。教育部等四部門發文啟動對校外培訓專項治理行動當天,好未來股價盤前便重挫7.46%。

目前,“學而思杯”已經明確將不再舉辦。學而思的多個培優課程已經停止報名,其“主打產品”奧數班,今後將不再被作為業務重點……

讓學生家長瘋狂,讓學而思賺的盆滿缽滿" 培訓 + 比賽 "難以為繼。“超綱超前”的約束,學而思開始做中等生培訓。但中等生的續班難度遠高於優等生,將業務擴大至中等生後,學而思的續班率下降幾乎成為必然……

在“減負”的政治正確下,好未來揹負著諸多罵名,成為刺激教育焦慮、擾亂教育生態的眾矢之。但或許好未來只是碰巧成為了行業老大,湊巧成為了日益加劇的教育焦慮的發洩口。

沒有好未來,還會有其他公司充當這樣的角色。更何況,沒有好未來,中國家長就不焦慮了嗎?中國孩子的學業負擔就輕了嗎?

這是好未來不可承受之重。

▍好未來的未來在哪?

2009年,學而思用380萬人民幣的高價收購了gaokao.com域名,2011年,更是將幼教網、奧數網、留學網、作文網和英語網等拼音域名悉數收入囊中。

而2012年開始,學而思開始了在教育行業全領域投資。從2012年3月的世紀明德開始,據不完全統計,好未來在6年時間內,大大小小併購超過70起,累計金額超過40億元。2018年1月,開年不過8天,好未來就完成了3起併購,總投資額在4億人民幣以上。

沒有學而思,家長就不焦慮孩子就沒負擔嗎?

這幾年,好未來在投資上的手筆越來越大,從早期項目開始看向中後期項目。而加速度一般的投資,也為好未來帶來了碩果。2017年5月8日,好未來市值跨越100億美元大關;7月29日,市值首次超過新東方。

根據好未來公佈的2018財年Q3財報,第三季度營收為4.333億美元,同比增長66.3%;淨利潤同比增長198.4%,至4070萬美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好未來在38個城市共設有579個教學中心,這一規模與上市當年相比增長超過5倍。

好未來為什麼要做投資?

張邦鑫說,好未來的使命是讓學習更有效。所以,好未來看好一切用技術來改變教育行業的團隊和產品。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技術支撐的機構,好未來都比較感興趣。

在教育培訓行業,與新東方不同,好未來是一家有著互聯網心臟的教育公司,其所有的營銷和口碑,都通過互聯網建立。

“科技和互聯網改變教育”是好未來的口號。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拓寬時間、空間維度,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給更多人?同時留取更多有價值的數據,提供精準化服務?

好未來陸續投資了諸多與教育科技相關的企業。根據好未來描繪的教育行業圖譜,從年齡維度看,有幼教、K12、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從呈現模式的維度看,有提供內容、工具、服務、平臺;從商業維度看,有B2C、C2C、C2B2B、B2B2C。2015年,這個圖譜已經包括了1400多名創業者。

好未來還搭建了一個教育行業創業交流平臺——未來之星,為創業者提供孵化、培訓、投資等三位一體的服務。目前,未來之星已吸引2100名教育CEO,144位來自於教育不同細分領域的創業者入營,在這個平臺上分享認知、經驗和教訓。

白雲峰曾將好未來的發展迭代歸納為3個版本:1.0版本,注重“品質”;2.0版本,探索“科技”;3.0版本,關鍵詞是“連接”。

在業務端不斷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產品,積極佈局在線教育。

2017年8月,好未來調整公司架構,把“與公立院校合作”作為公司的五大事業群之一。而早在2014年,好未來就制定了“走進公辦中小學校”的戰略目標,啟動了與公立學校合作。

未來教育的關鍵詞是“融合”。張邦鑫認為,在新時代經濟下,“融合”或將成為數字經濟下教育產業的全新拐點,科技推動教育發展將成為趨勢。“線上+線下”“公辦”與“民辦”“國內”和“國外”這三大“融合”,將促進教育創新及產業變革。

步入3.0時代的好未來,好未來所堅持的“與教育從業者建立連接,構建教育優生態”是貢獻給這個時代的禮物,把傳統的教育模式改造為基於數據和算法來實現教育過程、路徑的差異,也是其對“因材施教”的註解。

好未來究竟該怎樣定位?“培訓機構”這個標籤,無疑太單一了。而這也將對沖政策高壓對好未來帶來的衝擊。

面對“減負”的重點從校內轉向校外,在政策高壓之下,好未來能否繼續輝煌?

好未來的未來在哪裡?

教培行業的業績“神話”能否持續,又該如何創造下一個“神話”,這些成為了張邦鑫和教培行業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就是這樣一個造就傳奇又顛覆傳奇的領域,這裡彷彿是一個激情四射的大窯,在烈火之中,每每上演天人交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