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语文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诗化语文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作者

西江月·梁实秋

文评散文翻译,新月携手闻徐。善写回忆和传记,文笔淡雅清丽。

《谈吃》《雅舍小品》,《看云》《偏见》成集。《秋实杂文》《莎翁集》,还有《槐园梦忆》。

诗化语文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简介梁启超

浣溪沙·梁启超

维新领袖梁任公,饮冰室内著作丰,学贯中西人敬重。

公车上书辅有为,戊戌变法成幻梦,策划护法建大功。

诗化语文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借鉴联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有一年,梁启超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活动。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张之洞见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不高兴,于是出联斥难。联文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联文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中,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为儒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才洞为之叹服不已。

诗化语文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