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图说三国·人物解析·第67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嗜血的狼牙)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汉末三国时期,虽然礼制兴盛,却流行狂士文化。有的狂士,因为狂而受到赏识,从而走上人生巅峰,例如潘濬,对于江东而言,仅是一介降将,却敢于为了阻止孙权打猎,而折断孙权的弓,还不被责难;有的狂士,却因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例如祢衡,先辱曹操,后辱刘备,却终被黄祖斩杀,如今也只是被戏称为喷子界的鼻祖而已。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属于后者,他是谁呢?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此人名叫彭羕,是蜀地人士,曾为刘璋效力,却不得志,又投奔了刘备。在庞统和法正大的举荐之下,他得到了刘备的赏识,之后却因为太过轻狂,甚至出言不逊,被诸葛亮和马超,“联手”害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得庞统和法正举荐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彭羕是一个狂士,他到底有多狂呢?入川之战的时候,他打算投奔刘备,又没有门路,于是先去见庞统。作为一个有求于人的人,他不但没有表现的毕恭毕敬,还对庞统摆起了架子——“统与羕非故人,又适有宾客,羕径上统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统客既罢,往就羕坐,羕又先责统食,然后共语。”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意思是说,他在庞统不认识自己的情况下,直接闯进了庞统的家中,躺在了庞统的床上,还赶走了庞统的客人。当庞统送走客人,在他身边坐下的时候,他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责备庞统,不准备食物,之后才开始与庞统攀谈。不过,他大约的确有真才实学,于是很快便得到了庞统的举荐,法正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与庞统一起举荐了他。

二、得刘备赏识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我们都知道,刘备素有知人之明,因此在庞统和法正举荐他之后,“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意思是说,刘备把他留在身边,并对他委以重任了。而他也的确有能力,于是日益受刘备宠信。可是他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轻狂,反而“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

三、因诸葛亮而被贬官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容忍彭羕这样的狂士,诸葛亮入川之后,就非常看不惯他,甚至产生了嫉妒,于是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后却经常对刘备说,彭羕“心大志广”,恐怕不好驾驭,刘备暗中了解之后,也开始不喜彭羕,于是开始疏远他,并打算将他贬出益州,让他担任江阳太守。这为彭羕之死,埋下了伏笔。

四、被马超出卖

三国一狂士,得庞统、法正极力举荐,却被诸葛亮、马超联手害死

彭羕临行之前,去找马超喝闷酒,毕竟他将要被贬出益州,远离政治中心,很难有出头之日;马超则被刘备打压,看似身居高位,却无实权,在某种意义上讲,两个人算人同病相怜。可是在喝酒的过程中,彭羕不但对刘备不敬,还对马超道:“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句话有谋反的嫌疑,马超为了自保,毫不犹豫的将其出卖了。于是原本仅是被贬官的彭羕被收押入狱。虽然他在狱中,曾给诸葛亮写信,为自己开脱,却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因此不久之后,他便被处死了,时年仅三十七岁。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作为一个有真本事的狂士,彭羕成功获得了庞统和法正的举荐,并得到了刘备的认可;但是因为他的态度太过轻狂,为诸葛亮不喜,于是遭到贬官,而本就轻狂的他,对贬官一事尤为不满,并前去找马超抱怨,却因说句太过敏感,遭到了马超的出卖,于是被收押、处斩。也就是说,庞统和法正,成就了他的辉煌,诸葛亮和马超,却“联手”害了他的性命。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