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不是和袁崇焕一样死得很冤?

王超行侠仗义


岳飞和袁崇焕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镇守边疆,因个人的一些错误和皇帝的不信任调回京城处死的。当然也涵盖了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内幕在里面。

岳飞的死,却引起了太多民间的强烈非议。认为是奸人秦桧和张俊等人所为。特别是宋孝宗皇帝为岳飞平反后,民间不断出现太多的流传和评书演义,把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推崇的神乎其神,把岳飞战略战术吹捧的高高在上。诚然,岳飞抗击北国边陲的强悍入侵,屡立战功。岳家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也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可是,岳飞很多性格上的短板和作死的十三道金牌召回竟然无视,这都为自己的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家本来就重文轻武,仅有的几十万精锐部队都在你的节制,你竟然违背旨意,单凭这一条就能吓死皇帝了。对于重文轻武的皇帝赵构来说,秦桧和张俊只是用来杀岳飞的提醒,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岳飞的死非常冤,毕竟心意是好的,然而自己的硬伤也不能忽略。139年后,南宋在崖山之战后,1279年,随着文天祥一起过了零丁洋,永远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而袁崇焕抗击后金的名将,他的死,更加引起了现代大家的热议,毕竟杀掉袁崇焕之后,朱由检再也无人可用了,再勤工不戳,也改变不了15年后1644年亡国的伤痛。自己也如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样,也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树上。袁崇焕有严重过错,杀死抗击后金的北部朝鲜边陲重要守将毛文龙,被后金皇太极用反间计,朱由检听信谋反叛逆的谗言,让百姓们凌迟的。更加戏剧性的是,大清建国以后,1782年乾隆皇帝为其平反昭雪。

因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帝王的权威是不能动摇的。只是,帝王需要考虑到自己杀掉重臣的满意度和失望度自己承受和掂量了。历史没有对错,只能听后人点评。但是我们却不能够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代的是非成败。如果那样的话,秦国695年里几千万人遭受涂炭,汉武帝三十多年的皇帝生涯,就足足换了13个丞相,杀了八个,他们哪个不是忠心耿耿。晚年巫盅之祸更是灭三族的不计其数,太子刘据都被逼死,杀死自己两个最爱的老婆卫夫子和钩弋夫人,这难道是不是应该钉在十字架上呢?朱元璋更不用说。……这难道能用时代的眼光看待解释的通吗?所以,历史是借鉴,让我们知道后果,并不是让我们评头论足的噱头,秦桧是唱红脸的倒霉蛋,即使今天,老板打电话让带着公司2000万元员工回来,要么打电话不接,要么打了13个电话都只答应就是不回来,老板杀得心也都有了,至于找什么理由开除就无所谓了,何况那个时代。在今人眼里,秦桧和岳飞,袁崇焕和朱由检,只是现代人内心给自己定义的标准罢了。

历史长河里,岳飞和袁崇焕只是千百万死去冤魂的仓海之一粟。在现代人眼里,他们也只能算是汉族英雄。只是因为他们俩所在的朝代,都灰飞烟灭,混得有些有些没落,最后都已灭亡收场,所以才让我们有所惋惜而已。




历史代的方刚视角


岳飞死的确实比较冤枉,而袁崇自身也确实犯下了足以杀头的罪名。至少在外人看来,因为这个原因杀掉他,倒也理所当然。

先来看一下袁崇焕。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未刻(13~15时),崇祯帝御平台,召辅臣并五府、六部、都察院等官俱入,宣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卷三七)

这是当年崇祯给袁崇焕治得罪,足有九条之多。我们来分析一下。

托付不效,指的是他坐视后金灭掉蒙古,从而可以绕道蒙古直逼京师。虽然将全部责任推给袁崇焕并不妥当,但是他确实姑息了后金做大,算是给后金开了个后门。

专恃欺隐,这个就不妥当了。当时袁崇焕说的是五年,而当时才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并未逾期,所以说的肯定不是这件事。其实,这个指的是袁崇焕当时确实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将一些真实情况反馈给崇祯。虽然出于好心,但是却犯下了欺君之罪。

市米资盗,说的是崇祯二年,蒙古大旱,本来崇祯想要拉拢蒙古人。但是袁崇焕觉得蒙古人拉拢过来用处不大,还有可能遭到反噬。所以对此事不怎么上心。但是崇祯坚持,他便用易货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告诉崇祯,崇祯没有允许,最终反投了后金。这里市米确有其事,但是资盗和他并无关系。

谋款斩帅,其实袁崇焕议和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加固防线。然而,崇祯却将后金得以喘息并进攻了京师的责任完全推给了袁崇焕,实在不合适。而斩帅则是因为他擅自斩了毛文龙。不过袁崇焕斩了毛文龙是因为后来发现他有私通后金的证据,因为崇祯曾说他可以便宜行事,结果没曾想却成了自己的罪状之一。

纵敌长驱,是说他纵容了后金军攻打京师,没有进行有效拦截。其实此前袁崇焕已经提醒过崇祯,后金有可能攻击京师,然而却被当作了耳旁风,最终却要背上这个锅。

后来三项几乎就是无足轻重了。那么从这里来看,如果崇祯想要杀袁崇焕,唯有一个板上钉钉的罪状便是欺瞒了前线的危机形势。不过以他个人的能力,假以时日,完全可以转危为安,不足为虑。只是很可惜,崇祯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最终自毁长城。

反观岳飞,很多人认为他的死因主要是要迎回二圣,这其实并非是他的想法,而是皇帝自己之前定下的基调。不过他却将之当作了皇帝的真实想法,所以导致被杀。确实有点冤枉。


Crazy历史


岳飞和袁崇焕都是被冤杀的代表,巧合的是二者都是在对抗金国的斗争中牺牲的,虽然一个是女真一个是建州女真,但是就二人的遭遇来看,个人觉得岳飞比袁崇焕更冤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皇帝的角度上来说二者都有取死之道,岳飞做为带兵将领,不但口口声声说要迎回二圣,而且还搀和到赵构的立储事件之中,所以金国人一提要求,赵构没怎么寻思就答应了,至于秦桧不过是背锅侠而已。

而袁崇焕被杀则可以归咎于崇祯性格多疑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不过就当时的情形来看,满清军队都打到北京城下了,主持宁锦防线的袁崇焕难辞其咎,更何况他还擅自斩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导致后金压力大减和朝鲜被女真人征服,光是这两项罪名就可以杀他。

其次岳飞虽然军事能力强悍,但是政治智商基本为零,要不然也不会喊出“迎回二圣”的口号了,所以赵构虽然是乞和派,但是也不傻,没看中兴四大名将只杀了岳飞吗?其他人都没动,韩世忠等人不照样活得好好地。

而袁崇焕则不然,他不是武人出身,他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然后督师辽东除了会向朝廷要钱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建树,所谓红夷大炮糜烂几十里不过是吹嘘之词,只是恰巧擦伤了努尔哈赤罢了,而且继任的皇太极比努尔哈赤更难对付。

最后杀了袁崇焕明朝也没多存续几年,而且从崇祯最后说“诸臣误我”来看,东林党人皆有取死之道,而岳飞倒霉就倒在高宗赵构没有子嗣,根本不想着收复失地,当一天皇帝快活一天就好,所以只要金人不来让他干什么都行,于是倒霉的岳飞就用来完成承诺了,而且后来继位的皇帝知道岳飞是冤案,但是赵构还健在他也不敢为岳飞翻案。


飞凡看历史


他俩其实挺像,岳飞和袁崇焕的政治智商都不是很高,他们俩都属于不兼容于皇帝而被杀,死的都挺冤。

都说害死岳飞的是秦桧,实际以岳飞的身份地位想杀他必定是宋高宗赵构愿意杀他,不然秦桧如何能害死岳飞。

岳飞总喊着收服汴京,血洗靖康之耻,迎二帝于汴京,这是真正很明显不懂得揣测上位者心思的人,政治智商极其不成熟,虽然这个口号是为了提升振奋士气,但是也不能总喊啊。

让上位者赵构知道了他怎么想,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赵构怎么办,自古一山不能容二虎,毕竟宋钦宗赵桓才是真正的合法皇帝,赵构只是因为皇帝都被抓走了,才顶出来当皇帝的。

但是合法皇帝来了,你让赵构怎么办,参考一下明朝的正统帝和景泰帝兄弟,正统帝被瓦剌人抓走,明朝忠臣于谦立正统的弟弟为景泰帝,后来正统帝被瓦剌毫发无伤的放回来,景泰帝不肯让位,最终正统帝趁景泰帝病重时期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斩于谦。

想想如果岳飞真的迎回二帝,那恐怕赵构就不仅仅是赐死岳飞那么简单了,没准岳飞下场就和袁崇焕一样被千刀万剐了。

袁崇焕和岳飞犯的错误是大同小异,虽然崇祯帝那没有像赵构那么复杂政治环境,但是崇祯为人够复杂,表面看似勤政,实际就是疑心病重重,信不过朝臣,崇祯一朝十七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这就充分说明了崇祯为人好猜忌,不信任部下。

而袁崇焕根本就从来没往崇祯帝的性格上去想,政治上极其幼稚,他跟崇祯说大话,号称五年复辽,结果后金绕道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他擅杀大将毛文龙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无不触犯到了多疑好猜忌的崇祯帝痛点。

所以袁崇焕必须死,即使他再忠诚,崇祯也容不下他,因为崇祯不是一个气度宽宏的人,他是一个志大才疏,严于律人,好猜忌,刻薄寡恩的人,所以说了大话又擅自主张的袁崇焕遇到这样的崇祯,他就必须得被崇祯杀死,谁让崇祯才是上位者。

整体而言袁崇焕和岳飞很像,他们俩都是空有一腔忠诚和热血,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上位者,他们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为他们造成了杀身之祸,死于上位者之手。


小岛知风


岳飞没让敌人绕过防区打到首都吧,敌人在首都外边烧杀抢掠一通,这是什么罪过?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岳飞的死,他的政治主张和帝国最高统治者(宰相秦桧,皇帝赵构)截然相反,岳飞和大多数抗金将领主战,而皇帝和多数文官主和,而岳飞口号也是喊的最响的那个,在他抗金连连胜利之时,也和主和派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他被以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杀害。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写的慷慨激昂,壮志凌云,欲雪家国仇恨的靖康之耻。而其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似乎是指收复汴州,打败金人救回被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而岳飞也成天喊着“迎还二圣”的口号,这也和宋高宗的利益发生冲突——如果打败了金人,救回了被金人虏走的两位“太上皇”,那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岳飞似乎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依旧宣传着“迎还二圣”的政治口号,多次打败金军。又或许他是知道的,无论是生是死,也改变不了他精忠报国、收复失地的志向。他和宋高宗的矛盾在“朱仙镇大捷”后走向高潮,眼看着岳飞就要打到汴州,收复古都,而此时赵构却一日颁发三道金牌,强令他回京,似乎是怕他真的收回了失地,迎回二帝而他会失去皇位。被召回的岳飞似乎不知道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依旧我行我素。秦桧清楚赵构心里的想法,金人也明白他怕丢失皇位,于是议和的条件之一就是杀掉岳飞。最终,在赵构的暗中指使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袁崇焕的死,大概比岳飞还冤。后金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说袁崇焕拥兵自重,想要造反,与袁崇焕有仇的大臣又弹劾他,平生孤寂多疑的崇祯帝不明真相,对他凌迟处死。他被处死那天,前来观看的人人山人海,而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不是惋惜他,似乎听信他造反的谣言,纷纷争着抢或买他的肉生吃,袁崇焕看待民众也想皇帝一样也这样不明真相对待他,大概是最寒心的吧。


朕惊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岳飞和袁崇焕都是民族英雄,袁崇焕死的可谓是非常的冤,从文武百官到皇帝再到全国百姓都认为袁崇焕是乱臣贼子,直到清朝修撰《明史》的时候才为袁崇焕平反了冤案。

岳飞则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的,岳飞的死,大多数人认为岳飞是为了迎回二圣中了宋高宗赵构的软肋,我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岳飞死后他的孙子岳珂还为他立了传,世人还称他为“武圣”而袁崇焕被国人骂了上百年,最后还是他的敌人后代乾隆皇帝给他平了反,可见袁崇焕比岳飞死的还要冤。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历史奇谈


岳飞被秦桧弄死在风波亭死得一点不冤,因为他死脑筋太忠心了,秦桧才死得冤,这样的人应该活千年,好人命不长禍害千年在,所以秦桧死得冤没活到一千岁。[呲牙][呲牙][呲牙]


用户111598252203


呵呵!不是死的一样冤,是岳飞比袁崇焕死的更冤,岳飞是在毫无罪证的情况下,被下入大牢酷刑逼供,恐吓威胁也没有让岳飞屈招,秦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明目张胆的按了个罪名,屈死在黄泉路上,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帝王腐败无能,袁崇焕是受了黄太极诱惑通敌罪已被作实,只是从刑法上来说,判定轻重的问题,只是崇祯帝杀他的不是时候,在没有可用之才时就武断的将他拿下,导致了北方局面的失控,据历史资料记载袁崇焕只是想尽办法的要军饷,而不作为导致北方老百姓被骚扰的苦不堪言,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国内空虚,崇祯帝是想杀一儆百,可惜手段不够高明,导致了明朝的迅速瓦解!


亮亮1116800485020


这是在拿袁崇焕碰瓷岳飞吗?岳飞有如袁崇焕一样吹“五年平辽”吗?岳飞有如袁崇焕一样信誓旦旦担保“必不敢诱奴犯蓟西”吗?岳飞有如袁崇焕一样信誓旦旦保证“必不让奴越蓟州”吗?岳飞有如袁崇焕一样军中随时带着喇叭准备和议吗?岳飞有如袁崇焕一样擅杀大将吗?

岳飞说冤,情有可原。袁崇焕有什么资格说冤?他犯的哪条不是死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