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ZB-26"

有人说ZB-26机枪是中国军队最无奈的选择!说他是更像自动步枪一样的存在!

这一认为肯定是错误的!严重的错误!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ZB-26轻机枪可谓之功勋卓著!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这里不说ZB-26轻机枪的原始数据了!太麻烦,再说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

说ZB-26轻机枪神一样的存在,分两个方面!

第一、神剧的导演和编剧及演员们,将ZB-26轻机枪神话了!

几乎所有的神剧以及还算正规的影视片,都把ZB-26轻机枪表现的过于神勇了!

其实这种神勇反而的不符合ZB-26轻机枪真正的神奇之处。

所有的英雄人物都会手持ZB-26轻机枪领着战士们勇猛冲锋,他们手中的ZB-26轻机枪就和自动步枪一样,突突着敌人,敌人纷纷倒地,哪怕这个英雄倒下了,还会有另一个拣起ZB-26轻机枪继续冲锋。

真的不知道那些神剧的导演是什么人!观众们已经骂了那么多年的换弹匣了,可是时至今日还是很少见到一个真正展现ZB-26轻机枪真实的镜头!是在是可悲啊!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加拿大的仿制型号

更奇怪的是,那些编剧和导演既然能将国外经典的桥段直接搬来,为啥不认真的看看人家的细节处理呢!

不光是ZB-26轻机枪的神话,还有不知道啥时候狙击步枪成了必备品,没有狙击步枪好像就不是战争片了!我记得最早的是“顺溜”兴起了这个浪潮!还有佟大为的那场史诗般的狙击战!

第二、还是回来说下ZB-26轻机枪吧!

真正的战场上,一名老机枪手的作用可以顶上一个排的步兵。

前几天看到有讨论机枪为啥打不到自己人的问题。还有说战场上生存率最低的岗位居然被认为是机枪手!

看完那些答案,觉得甚至可笑!居然有人煞有见识的提到了“曲线射击”这个事。

就拿ZB-26轻机枪来说吧,他的标尺射程虽然是1500米,但是在实际战斗中除了远距离覆盖式打击大片敌人的时候,ZB-26轻机枪实际控制的范围只是50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有经验的射手能准确的对点目标进行打击控制,再远就很难了!尤其是这个距离在实战中是重机枪的火力控制范围!缺少重机枪时,ZB-26轻机枪才勉强充当!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ZB-26轻机枪的机枪手应该是战场生存率最高的一个岗位,尤其是在抗战时期,ZB-26轻机枪的装备量不大。那时一个满编国民党师不过才装备270挺左右。没有实现德、美那样的班一级的普遍装备。在排一级会设有专门的机枪班,连一级会有重机枪排出现,营一级有机枪连的配置。这样专门设置,主要是因为轻重机枪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所以机枪主射手的培养也是专门进行的!

一般ZB-26轻机枪会设有主、副射手,主射手负责选择阵地和确定打击目标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控制射击的节奏,和精确度。副射手主要负责携行弹药和构筑阵地的工具,战时主要负责送弹匣,重新装弹,更换枪管,侦察威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主射手负伤或阵亡后立即接替射击!

在进攻中,机枪阵地不会设置在正面进攻路线的正后侧,一是为的避免误伤,二是隐蔽自己避免伤亡。阵地一般会设在主攻路线的侧方,地势较高的,有利于撤退的高地。同时这个高地也会是负责战斗前沿指挥的指挥员的位置,在发动进攻时,会提前进行火力试射和压制射击,机枪有效压制时,战斗小组会适时的快速前进,如果我方机枪阵地受到攻击,战斗小组会隐蔽待击。交错设置的机枪阵地会互相掩护射击,确保机枪阵地的安全和有换弹要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进攻顺利时,机枪阵地会彼此阶梯式的掩护前移!

所以说,机枪手是相对最安全的战斗岗位!要是死亡率最高的岗位,机枪手就么有所谓的老兵、老班长了!一个好的机枪手是战斗进攻中的核心力量!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卢沟桥的19军

大神们所说的曲线射击在进攻实战中出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有也是在阵地对峙进行概率射击的时候。

轻机枪的直射距离不会低于500米,重机枪不会低于800米,这个距离内怎么会有大弧度的曲线出现啊!实战中上述距离已经是实际有效控制以外的距离了!再有就是有了曲线射击,就会出现弹丸威力下降的情况,杀伤力大减!除非是12.7mm以上的真正的重机枪能实现这样的打法!向ZB-26轻机枪这样使用中口径的轻重机枪不可能用来在攻击作战中进行曲线射击!

曲线射击的著名战例是在一战时,德国和英法联军的阵地对峙。那时有了著名的马克沁对天射击,形成弹雨消灭对方阵地中的士兵,那样做太费钱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绝不会这样浪费!

第三、神剧中手持ZB-26轻机枪冲锋的情况不能说实战中没有,但是这绝不是大概率情况。

ZB-26轻机枪的射击后坐力是很大的,冲锋中不可能完成精确射击,本人第一次打靶时就差点惹祸,扣动扳机后连射的81杠由于后坐力将枪口带到了天上!差点惹祸!

纵是有经验有体力的老机枪手,也不能保持无依托的行进射击!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长沙会战

再有就是冲锋不是那样潮水一般的一涌到底,尤其是在巷战中,阶段式的波段进攻才是正常的,之所以有波段,就是士兵们在冲一段距离后,会脱离机枪的掩护控制,这时必须停下了,保持防线,等候和保护机枪进入合理的新阵地后再进行新一波攻击!

ZB-26轻机枪为什么是中流砥柱呢?

1、ZB-26轻机枪在研制量产,是1926年,那时候的世界各国没有太大的战事,都不需要大量的装备采购。只有中国那时军阀混战,北伐东征等战事不绝,各路人马都需要大量的轻武器。捷克人正好将这只新枪送到了中国!

2、当时各路军阀在进口枪械时也是很烦恼!步枪还好说,但是当时各国装备和生产的轻机枪,都是一战结束时的产品,要么太贵,买不起!要么口径不对,不便于后勤供给!要么就是太费弹药,用不起!各种机枪都少莲了进口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都被停止进口了!

重机枪在清末我们就开始了大量的仿制,所以不用太操心。再打口径的重机枪那时候也不成熟,想要也没有!

3、ZB-26轻机枪适时适地的出现了!

ZB-26轻机枪他的7.92mm口径完全适合国内生产的弹药!

ZB-26轻机枪他的20发弹匣适合国内厉行节约的原则!

ZB-26轻机枪他的结构简单,有利于战场快捷维修!零件补充便捷!

ZB-26轻机枪他的结构坚固,甚至能装上刺刀能拼刺,能直接用枪体干死敌人!

ZB-26轻机枪他的射击精度太好了,800米内基本能指哪打哪!

ZB-26轻机枪他的威力巨大,被他击中不死既残你!

ZB-26轻机枪他的勤务性太好了,连续射击很少出现卡壳和炸膛情况!

ZB-26轻机枪他的使用太便捷了,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便于上膛击发,动作可靠!

ZB-26轻机枪他的射击方式可以选择,单点连可以切换!

ZB-26轻机枪他的后坐力不大,不用身强力壮的士兵就能持枪射击!

ZB-26轻机枪他的上供弹方式虽然不太合理,但能降低射手的射击体位,便于隐藏!

第五、ZB-26轻机枪除了被正式进口以外的型号。还有很多了仿制型号来到了中国。更是有国产仿制的大量生产!

英国的布伦。加拿大的(啥型号忘记了)。甚至还有日本仿制的99式被缴获后为我所用!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日版的99式

没有具体的数字说ZB-26轻机枪到底有多少在中国参加了战斗!我估计有50万支不稀奇!我们自己就仿制了有20万支!

为啥ZB-26轻机枪在我们这发扬光大的!

除了捷克军队自己装备真正的ZB-26轻机枪以外,只有英国将仿制的ZB-26轻机枪正式装备军队,不过他们改了口径,英国人用的是7.7mm口径!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德军的MG26/30

德军除了直接装备ZB-26轻机枪以外,他们还升级研发了几个型号装备部队,MG26/30就有几万只装备!

美国由于战前的经济大萧条,没有着力发展轻机枪的研制,开战时不得不用勃朗宁1918自动步枪来代替!

第六、整个抗日战争中有130万日寇死亡。ZB-26轻机枪杀死的绝不再少数!中流砥柱知名当属!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中流砥柱,神一样存在的

G34在中国也有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