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马氏谱系探源考

我马氏源于赵,成于秦,兴于两汉,盛于唐宋,散于明清,宗亲千万以上于今!繁衍兴隆,出将入相,称王封后者代不乏人,至于各行精英更是代不绝书。

国史方志家谱是一个国家一个家乡一个家族所必备,修谱的重要性不下于著史。《左传》曰三立,窃以为编撰家谱一能寻根敬祖,二则三立加一。此一立即为立后——使家族人才辈出,光宗耀祖,兴国济民。谱者族之大事,人和之心,兴衰之道,不可不察也。故欲探其源而正其本。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马革裹尸

然我籍籍无名,混迹于草根,但敬祖之心修谱之志,不下诸位宗亲。故常在网上和生活中关注家谱、联络宗亲。而今发现马援祖先的谱系竟然有误,身为马援子孙,责无旁贷,希冀诸位宗亲予以重视,以期修正以正本源,特考证如下。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马通(高祖)-马宾(曾祖)-马昌(祖父)-马仲(父亲)-马援”,这个谱系是主流的,堪称权威的。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权威是错误的。此谱系出自宋朝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所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下)·卷七十二(下)·表十二(下)·(马氏宰相)》,说起来是足够权威了,这可是出自唐宋八大家欧阳修之手啊!他老人家怎么会出错啊?是你马爱勇错了吧。是不是你不甘寂寞,想搏出位呢?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我怎么敢搏出位啊,这只是我的敬祖拳拳之心啊。家谱编撰需参阅方志尤其是国史。正史记载正确率较高。宗亲里肯定有人会说:《新唐书》还不是正史啊?是正史,但正史也未必全对呀。盖因年代久远,一是难查,再一个新唐书那么厚,他又不姓马,难免会错误啊。有宗亲可能会说:你一八零后年代更远,你怎么查?我翻历史书啊!宋朝范晔的《后汉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十四·马援传》中载“(马援)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宗亲有人可能会说:欧阳修也是宋朝的,范晔也是宋朝的,而且范晔也不是什么唐宋八大家,凭什么他说的就可靠?因为范晔(398-445)是刘宋(420-479)时期的,欧阳修(1007.8.1-1072.9.22)是赵宋(960-1279)时期的,两宋间相差541年,两人生辰相差610年。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宗亲有人也许说:孤证不能定案啊。虽然《后汉书》(成书时间432年-445年)比《新唐书》(成书时间1044年-1060年)早了615年。这话说的有道理,可以怀疑但不能定案。我有备而来得对得起标题对得起祖先啊。《东汉观记·卷十二·传七·马援传》(427页)里明确记载“通生宾,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使君生仲,仲官至玄武司马,仲生援”。有宗亲会不会要说:《东汉观记》听都没听说过,它怎么就能证明,怎么就能权威啊?禁止忽悠哈!那是因为《东汉观记》虽然名气不大,但权威却很高。重要的话说三遍。第一是东汉明帝钦定的——官方正史。第二还是东汉明帝钦定的——对他们而言是当代史。第三仍是东汉明帝钦定的——《后汉书》就以此为参考,不过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有点埋没了《东汉观记》。宗亲们可别说不熟悉明帝,明帝的皇后可是马援的三女啊!就是明帝不清楚新息候的祖上,那明德皇后还能不知道忠成公的祖上吗?再说了最后那《新唐书》也承认错误了。啊?

广为流传的伏波将军马援的谱系竟有误

1975年版本《新唐书》

1975年版本的《新唐书》为证,记录虽然一样,不过后面有标注。标注就是校勘记二“按东汉观记卷一二马援传云:“通生宾,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使君生仲,仲官至玄武司马,仲生援”。行文至此证明欧阳修等人所著的马援谱系是完全错误的,马通是马援的曾祖绝不是高祖。马昌一系是杜撰的。其实杜默(1021-约1089)没欧阳修年龄大也没他有名,关键这个谱系也不是他发明的,甚至杜撰一词还没出现时,《新唐书》就错了,要不叫欧撰、宋撰什么的了。笑。

有宗亲就说了,你啰里啰嗦絮那么多,还引经据典的,可我哪有时间取求证啊,是不是你想欧撰成为马撰啊?不怕,文中自有图,一图胜万言。

最后,天下无二马,马氏是一家,惟愿我马家宗亲,天天康乐,心想事成,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