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股權激勵時,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

【律禾企業戰略律師團-您身邊最專業的法律顧問】

總是有一些企業家困惑,在做股權激勵時是將公司股權贈與被激勵的員工還是讓員工花錢來購買股權?還有一些企業家不知道應該向員工收取多少股權受讓款才是最合適的?下面高小姐結合實踐經驗分別來陳述:

企業股權激勵時,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

一、 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購買股權?

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購買股權其實是一個雙向的問題,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應當考慮下員工的感受。

如果員工工資低,開支大,那麼大部分的員工是不會願意花錢購買股權的,或者即使員工願意,員工也沒有額外的資金來購買股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一般會選擇無償贈與股權的方式。

但此種情況下的股權激勵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獎勵機制,因為獎勵的是一種乾股,也就是員工只享有分紅的權利,而不享有股權的其他權利屬性。

對於員工來說,因員工沒有自掏腰包,也就不用承受經濟上的壓力;同樣的因為員工沒有自掏腰包,員工也會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即使進行了股權激勵,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激勵效果。

當然,如果員工願意並且有能力自掏腰包,那我們可以選擇有償購買的方式。員工願意花錢購買股權,說明員工對公司是認可的,員工入股後,就具有“公司股東”的身份屬性,從而更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達到給予員工歸屬感的激勵目的。

企業股權激勵時,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

二、員工應當花多少錢購買股權?

這個問題給很多企業家朋友帶來疑惑。那麼企業家應當把公司激勵的股權定價到多少合適呢?定的過低,會顯得公司股權廉價;定的過高又擔心員工經濟能力有限。

高小姐在此給各位企業家列出三種定價方式:股價折價方式、股價平價方式、股價溢價方式。

也就是企業家決定股權激勵員工時,可以根據當時的公司運營及盈利情況來評估公司股權價格,或者為了說服員工,我們可以委託評估機構對公司股權評估,依據評估結果,我們可以選擇打折、評估價格、略高於評估價格的三種價位將股權出售給員工。

企業股權激勵時,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

當然,實踐中,大部分的企業家會選擇折價(股權價格60%-90%)的方式來激勵員工。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選擇不同的激勵價格。因為每個公司的行業規模及利潤是不同的,所以沒有統一的標準來為各公司的股權提供更具體的價格。

企業法律服務,律禾更專注,律禾企業戰略律師團-您身邊最貼身的法律顧問。

企業股權激勵時,到底要不要員工自掏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