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答疑:高温、暴晒会导致电动车电池自燃或爆炸吗?

@西江月:小编,请问以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看,哪些厂家的售后比较划算,主要是电池的维护或更换,和整车的再回收抵价。

黄嘉威:

电池由电芯、各式各样的控制模块、冷却系统组成。截止目前,笔者能查到的主流新能源车品牌电池质保规定(非营运):

特斯拉:电池组8年不限公里。

宝马:电池组8年10万公里。

腾势:电池组8年15万公里。

比亚迪:电芯终身质保,电芯外的其他电池部件8年或15万公里。

荣威:电池组8年12万公里。

吉利:电池组8年12万公里。

北汽新能源:电池组8年15万公里。

奇瑞:电池组8年12万公里。

长安:电池组8年10万公里。

江淮:8年15万公里。

知豆:8年12万公里。

电池组其实没有什么维护项目,日常4S店保养就是帮你检查一下电池输出参数而已,具体看车型以及当地4S店规定。另外整车回收政策/价格也要具体到车型。

例子1(该政策国内暂时未落实)特斯拉可以三年后回收Model S,但条件是车主购入Model S时的贷款额度需为车辆购入价的60%以上;其次,车主在三年内的行驶里程需少于六万公里。

例子2:云度汽车提出用满3年,并在6万公里,可以以新车50%的价格回收。不过其首款车型在17年10月才上市,所以能不能回收2020年见分晓。

@咖啡柠檬茶: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纯电动车该怎样解决?复杂气候会不会对电路有影响?

朱志延:

大家都知道燃油车上,夏天开空调制冷费油,冬天开制热空调的时候直接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就好了,不用压缩机,所以制热并不增加什么油耗。但是纯电动的的汽车可就不同了,空调无论制冷、制暖都要压缩机工作,特别是冬天空调制暖,不但能耗大,低温环境让电池活性降低,电量本来就掉得更快,开了制热真的是“雪上加霜”。

目前针对这样的情况,车企无非两条路,开源或者节流。开源的话就是采用更大的电池,电量够了,开空调的消耗影响就小一点;节流的话就是在制热上采用更节能的技术,比如捷豹的ipace就采用了热泵制热,除了自身发热外还可以利用部分电池发热,有效减低了电池能耗负担。不过这一系统比较复杂也比较贵,目前国产的中低端纯电车上还未见采用。

每台整车厂在车辆开发阶段要对车辆进行长达几十万公里的适应性测试,包括高温、极寒情况,所以复杂气候对于电路稳定的影响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可以这么说,只要厂家敢在你这卖,他们的车就能适应你们这的气候。

老司机答疑:高温、暴晒会导致电动车电池自燃或爆炸吗?

@旺旺:最近新出的帝豪gse是一黑马,但是听说马上上市的长安逸动460性价比更高?

宗泽:

你好,这两者之间主要还是看你的需求,因为帝豪GSe的话是SUV,长安逸动EV460是轿车,首先要看看自己喜欢SUV还是轿车

其次,真要放在一起比的话,长安逸动EV460其实跟帝豪EV450比更对标一些,帝豪GSe的工况法续航为353km,相比起逸动EV460的405km要少一些。

空间上,身为SUV的帝豪GSe无疑会更加适用一些,在两车轴距相同的条件下。GSe纵向空间比较大,装载能力、容积、适应性更胜一筹。

配置方面其实都无需担心,该有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全液晶仪表等智能网联系统、手机APP远程操作等配置两车都不缺,这也是自主品牌的强项。

最后,逸动EV460毕竟还没有上市,无法在驾驶体验上与帝豪GSe做一番比较,不过我猜测身为SUV帝豪GSe还是要比逸动EV460的价格高上一点点。

@ Mr-ouz:高温、暴晒的情况下对电池的寿命、容量、安全性有什么影响?自燃率、故障率会明显上升吗?有没必要自备外置遮阳罩?

梁嘉业:

夏天到了很多人开始心痛自己的爱车在暴晒后会出问题,关于防晒,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暴晒后会导致温度升高进而自燃,其实不然。

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大多是由于线路老化、短路造成的,一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电池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或者单体电池之间温度不均匀,就会有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跟暴晒并没有直接联系。

而且厂家在出厂时也会做各种高温试验,安全方面绝对是过关的。

但这样也不代表新能源车就能随便暴晒,因为暴晒后蓄电池会因内部压力增加而失水,引发电池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老化。所以说夏天停车时最好还是把车停在阴凉处。

自备外置遮阳罩,无论是不是新能源汽车,都是会有一定作用的,让爱车免受暴晒的正面打击,起码刚坐上去也没那么烫屁股。

@struggle:我对新能源车只有初步的了解;我只想知道纯电动车,会不会出事故后漏电把人电伤?

唐科:

大可不必担心。

根据2018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管理规则,新能源车安全评级将继承传统汽车评价体系,并增加电气安全评价。除了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三个基本部分,此外还要针对触电保护、电压安全、电能安全、电力系统负载端绝缘电阻、电解液泄漏、REESS(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位置、REESS(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起火爆炸、高压自动断开装置等安全配置进行判定。

电气系统在事故中可能暴露的触电隐患,汽车厂商早已充分考虑,尤其是整车电路的绝缘设计、电解液的封闭结构以及紧急断电系统,只有通过严苛的安全测试才能上路。

比起漏电,新能源车起火事故(尤其是特斯拉)可能会更常见,这是因为高聚能锂电池发生结构破损后,高活性电解液将在内部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快速升温导致燃烧。虽然统计学上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各大主机厂都在认真攻克这一问题。

总得来说,事故的不确定性难以保证,但安全测试的任务就是尽力将风险压至最低。你想到的、他们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他们也都想到了。你可以不相信汽车厂商,但你得相信国家阿~

老司机答疑:高温、暴晒会导致电动车电池自燃或爆炸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