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满乡】久居外地,思乡之情倍增,在我的家乡有一种说唱艺术却是家喻户晓,那就是祁东渔鼓。祁东渔鼓是我们湖南衡阳著名的传统民间曲艺。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祁东渔鼓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祁东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祁东县荣获湖南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曲艺协会‍姜昆授牌

因祁东县是祁剧发源地、祁东渔鼓发源地,曲艺文化浓厚。中国曲艺协会‍会长姜昆授予祁东县中国曲艺之乡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祁东渔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邹昆山

祁东渔鼓省级非遗传承代表性传承人物邹昆山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祁东渔鼓著名艺人邹祖西下乡演出

祁东渔鼓著名老艺人邹祖西先生下乡演出珍贵剧照

祁东渔鼓的形成是在解放初期,一位名叫邹祖西的老先生,成为演唱“祁东渔鼓”的老艺人。当时唱渔鼓多在为死者超度亡灵后,邹祖西老先生怀抱渔鼓筒,调皮敲动简板边说边唱,把三皇子帝、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娓娓道业,一直唱到天亮。解放后,在1952年中南戏曲观摩会上,邹祖西老先生演唱了祁江渔鼓《廖仁福的互助组》,首次把渔鼓带进了大雅之堂。从那以后,“祁东渔鼓”一代一代传了下去,艺人各具风格的唱腔兴旺了渔鼓艺术。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渔鼓新秀胡素文

渔鼓新秀胡素文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邹昆山表演

邹昆山表演

记忆中的家乡非遗祁东渔鼓-萦绕耳边的动人说唱艺术!

渔鼓表演器具

渔鼓表演器具

祁东渔鼓曲目内容十分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据祁东渔鼓艺人说,若以每晚演唱两小时计算,曲目不重复,可唱十多二十年之久。若分门别类,可分为大传、私访、小记三类。“大传”是从《水浒》、《三国》、《西游记》等书中取材;“私访”主要是演唱明君清官微服私访、除暴安良的故事;“小记”则是各种题材的小型曲目。渔鼓演唱比较灵活,除某些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均无固定唱本,只有四字一句的“桥路本”,记录故事情节概要,演唱时靠艺人临场发挥,随口编唱,对情节与人物逐一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增加浓墨重彩的渲染,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曲词包括唱词和说白两部分,以唱为主,全篇唱词分为“引诗”、“正词”、“锁口”三个组成部分。所谓“引诗”即开场诗,多为四句;“正词”即唱词的主体、结构多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式,间而也有三、三、四的十字句式。现在衡阳各县市尤其祁东、祁阳还广为演出流传。

感谢关注【满乡】——一个传播乡旅之美的原创头条号!“拍下上乘家乡味道”让乡村离得更近,让乡村走得更远!我们力争做到每天一条原创乡土视频,每天讲述一个美满乡土故事,每天精选魅力乡土美物,每天来体验满满的家乡美,满满的故乡情,领略并分享全天下人的乡土、乡情、乡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