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与努尔哈赤统一中国,留给中国的“遗产”,哪个更大?

千千千里马


公园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由燕国南部对齐国发动突然袭击,齐国猝不及防,齐王建投降。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战国时代就此终结。国家的统一,使原来六国分裂的局面,最终得以终结。



六国统一后,秦始皇依据丞相李斯的建议,国家统一文字为小篆,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国家的统一使内部交流更为频繁,效率也更高。

对外命蒙恬将兵30万,北逐匈奴700余里,一举夺取河套平原。使匈奴不敢南下抢掠,六国的统一,基本上确定了后世中原王朝的疆域蓝图,后来又将原来六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修建成了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基本上确定了后世2000年来农耕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防御方式。

秦国先后修建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等水利枢纽工程,对维护国家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反观努尔哈赤,其在位期间并未统一中国,努尔哈赤在同袁崇焕交战中,被明军红衣大炮击中身亡,清朝直到康熙皇帝即位才统一了中国。努尔哈赤发明了八旗制度,这项制度从清朝建立一直延续到灭亡,构成了清朝社会统治的基础。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局来看,努尔哈赤跟秦始皇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他们两个没有可比性。但是他们却又有鲜明的可比性,秦朝是将中国由奴隶社会带进了封建社会,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则是将明朝这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直接打回了封建专制时代,清朝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巅峰,相对于明朝,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而秦国则是封建社会时代的开始,始终生机勃勃。所以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后世影响相对于努尔哈赤来说要深远的多。

这里是大飞哥爱历史,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大飞哥爱历史


当然是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大了,努尔哈赤跟秦始皇不在一个档次。为什么说秦始皇贡献大呢?主要有几点。

1.秦始皇统一六国,组建一个统一国家,正是现在中国的雏形。

2.虽然秦始皇劳民伤财修建长城,但长城是秦始皇留给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3.修建秦陵墓,秦陵墓耗时几十年建成,里面奇珍异宝无数,虽然现在不能挖掘,但不代表以后也不行,秦陵墓是秦始皇给中华民族留下的巨大财富。


4.统一文字,正是统一文字,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汉字。

5.统一衡量.货币单位。

以上随便拿出一点,努尔哈赤也是远远不及的,所以努尔哈赤和秦始皇没办法比,不在一个档次。


小马子717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明一下,努尔哈赤只是统一了女真,没有统一中国,所以努尔哈赤与秦始皇是不能比的。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与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子孙为代表的满清贵族统一的中国的“遗产”,哪个更大?

我们先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有那些。我个人认为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了一个真正意思上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主义社会。并且他还统一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建立后金,虽说没有入主中原,但他建立的八旗制度是后来他的子孙能统一中国保障所在。经过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乾隆等满清贵族几代人的努力,使中国版图得到扩张所形成的帝国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疆域,也使得满、蒙、藏、回成一家,中国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融合。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社会制度的改变,将统一的国家观念植入到到了人心,后世正统王朝皇帝无比都把统一全国作为目标,而不再是割据和偏安。努尔哈赤和他子孙所建立的清朝只不过是改朝换代。更重要的是秦始皇所推行的制度,特别是统一文字这一块,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历经几千年而不灭,就在于其文化的韧性,而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如果没有统一文字,那么我们这个国家有可能会像现在的欧洲一样分成若干个国家,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劳远比尔哈赤以及他的子孙为代表的满清贵族统一的中国的“遗产”要大。(叶平)


盛唐豪歌李艺泓


作为一代帝王,这两个人不在一个档次。秦始皇是中华民族启蒙者、规划者和实践者,车同轨、书同文之后我们才从四分五裂逐步走到民族融合民族认同,可以说没有秦始皇舍我一身骂名的开拓精神,就有可能形成不了现在的中华民族,有可能中国就像现在的欧洲小国林立。而后者,是中国现代疆域的奠定者,但同时也是愚化百姓的始作俑者,从满清开始中国把自己与世界封闭起来,因为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怕老百姓了解外面的世界!康乾盛世时期,其实已经和西方拉开了很大距离。大家还记得我们历史书上几次抗击沙俄的战争吗?为什么每次的胜利换来的都是失去土地?!表面上我们赢了,我们的几万军队打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才把守卫雅库茨克的几百人打败,而且是沙俄军队弹尽粮绝,最后吃尸体,才投降的,这就是差距。就这样我们的康乾大帝还在固步自封,还在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对内施行残酷的统治,满清初期从明朝的资本主义初期一下倒退至农奴制,开始文字狱、禁海运,不思进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


树79494619


你的问题不成立,努尔哈赤并未统一中国,他不好与秦始皇比。

努尔哈赤在攻击宁城(今辽宁兴城)时被守城明军炮火击伤,回去不久死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时儿子(后来的顺治帝)年幼,由他母亲和叔叔辅佐继位。适逢明朝内乱,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上吊自杀。明朝山海关守将吴山桂引请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夺取全国。总之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辈才入主中原,与努尔哈赤无关。

题主补补历史课撒。


朴人1


秦始皇横扫六国,努尓哈赤及后继者带领的八旗从关外而下横扫中原。二者摧枯拉朽之势,令世人惊叹。但光靠武力并不能解决重要问题,秦始皇认识到这一问题,令李斯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用韩非的法家思想规范了国民行为。而努尔哈赤只知开疆拓土,欠缺思想文化的深厚底蕴,导致了子孙后代的先天不足,使得中国的版国由一片桑叶迅速被蚕食成一只公鸡。




历史的拂尘


谢谢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一提起秦始皇李白的诗就出来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这个是秦朝的中国版图


伟大诗人把秦始皇描写得如此高大,可能历史上也没有第二个艺术象形的秦始皇了。

秦始皇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贡献,民族文化的贡献,那是永垂不朽的,我们无需赘言了。

但是秦始皇没有給中国留下一个大中国。

这是中国1800多年的痛。

秦始皇雄伟的万里长城,也不断在历史上被冲击,万里长城很长,但是,没有阻挡长城以外民族的屡次入侵。

最大的有蒙古统一中国,一直到明朝,中央政府还是以长城内外为界线,中国标志的。

但是,从晋代以后,中国与长城以外民族的惨烈矛盾之下,却悄悄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就是胡汉融合。

胡汉融合,主要是“胡”的汉化和汉对“胡”汉化的认同。

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据说的“胡人”,当然,这是有一些误会的。但是,晚唐诗人韦应物的妻子元苹就是一个胡人鲜卑族血统的后代,但是,她还是融入汉族了啊。韦应物也没有任何异样的心理,他对妻子的感情,像对汉族妻子一样深厚啊。

今天,我们不知有多少人血液里,也有“胡人”的血统呢?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忘年之交朋友的妻子,七十多岁,因为一次血样检验,居然发现是“熊猫血”,然后,她们家族震惊,就丢去验血,居然只有一人不是“熊猫血”!她们怀疑自己可能是鲜卑族血统的人。

所以说,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民族融合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努尔哈赤的画像


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有强烈的华夏夷狄思想。中国明代推翻元朝,高举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面大旗,民国推翻清楚也是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面大旗。

为什么这面大旗如此有号召力?就因为中国有一种很深厚的华夏夷狄思想。

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原中国。所以,中国历史上,中国这个概念,从来没有突破长城以外。

但是,清朝完全打破并且实现了长城内外,五族共治的大中国概念。

假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清代对中国的统一。

我个人认为,清代对中国的历史遗产是历史上最大的。因为,清代以来也是中国民族融合最好的时代。中国的版图也扩大将近50%,中国的民族融合,已经没有华夏夷狄的狭隘民族主义了。今天,我们高唱的56个民族是一家,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清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团结也达到了历史的最空前。

最近,历史学家姚大力先生,也提出了中华与大中华的问题。其中就说,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无论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民族冲突,都没有改变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在民族融合中,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末的中国版图


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皇帝,无不首先是学习汉族文化的。

建立后金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一个积极学习汉语的领袖。

清代的每一个皇帝都是中国文化的精英。

当然,我们不是要说清代有多好,正如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的执政是野蛮的所以,秦朝二世而亡。

历史有多种价值,我们还是以历史精华为美酒畅饮吧。

以上千里马个人意见,欢迎你的批评指正。


千千千里马


有点不同,首先秦一扫六合是奋六世之余烈,非赢政一人之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和秦国初期一样,只是个地方政权,是一个火种,并没有在任内完成统一,其后历经其子皇太极、多尔衮,其孙福临(顺治),重孙玄烨(康熙),以致雍正、乾隆后期(也是六代人)才完成中华统一大业,一个是终结者一个是开创者,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二,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只是个小中华,民族构成相对单一,领土实际控制面积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帝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也是帝国基业很快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清帝国由于时代的进步,乾隆皇帝也是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大中华的统一。

要说相同嘛那也是有点的,都是天之骄子,都是时代的伟人!


雨压天城


这个问题提出来肯定招骂的,首先努尔哈赤手上并没有统一中国,他只是统一了女真诸部,真正统一中国的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皇帝在位期间,由摄政王多尔衮等人完成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所以意义很大,主要在于他对历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结束了从公元前770年自公元前221年,也就是春秋以来

500多年的动乱,第一次确立了中华统一的版土框架。周代以来,中国建立了类似于如今欧美国家的联邦制度,一个个诸候国合并形成了名义上的国家。

随着历史的演进,周朝的中央控制力大为减弱,各诸候国间内战不止,虽然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融合,但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秦始皇雄才大略,顺应历史统一六国,结束了内战局面,为中国数千年的统一打下基础。

二是从文化上统一了中国。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原来六国间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货币,以及整个经济体系被完全统一起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统一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领土的统一。中国之所以怎样改朝换代,统一都是我们的主旋律,这绝对要归功于秦始皇的高瞻远瞩。任何一位开国皇帝,最重要的使命都是先统一国家,无论哪个朝代军阀混战多激烈,他们当中每一个人都想统一中国,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文化的认同。欧洲国家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始终无法统一,主要问题也是文化没有统一。

三是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秦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从奴隶制国家率先过渡到封建制国家,生产关系从公有制的“井田制”转为私有化的小农经济,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广大奴隶的人身自由得到释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快了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整体推动了当时中东部农业发达的区域社会变革,加速了中国走向封建小农经济的进程。同时期的欧洲还是奴隶制和中国北方的游牧区还是奴隶制社会,而美洲和非洲大部分地方还是原始的部落时代。

上面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遗产。至于说努尔哈赤和后来的满清,取代明朝不过是普通的王朝更替,清朝主要维护了中华统一,实现了文化传承,虽然有一定的贡献,但与秦统一六国的开创性当然没有可比性。


华哥杂谈


这个题目出的不好,用一个皇帝来代替整个封建王朝是不科学的。秦朝二世而亡,以秦始皇代表还有情可原;清代传了十个皇帝,而且统一是一个延续整个王朝的过程,所以用努尔哈赤来代表就不科学。我想,用秦代和清代两代的一统来表述更好一些。

秦代大一统解决的问题——中华帝国的基本形态

秦朝面临的历史局面,是周代确立的以礼制为核心的国家统治规则,在战国时期就逐步瓦解。周代统治依赖的氏族血缘,已经被阶级和家庭所代替。那么新生的大一统的帝国,应该如何统治的问题。在所有制形式上,秦朝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在地方统治上,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郡县制度;在国家运转上,制定了《田律》《仓律》《徭律》《傅律》《敦表律》《戍律》等一系列律法作为准则,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可以说,除了意识形态选择这个历史任务留给了汉代之外,秦帝国构建了中华传统帝国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在后世不停地修补和增添,但是整体基本上没有变化。

秦始皇嬴政

清代大一统解决的问题——传统社会晚期多民族国家的结构

唐代以前,中国的民族态势,基本上是中原王朝优势,政治结构先进,军事实力强大,一直在俯瞰周边的其他民族。但是到了宋代,周边民族基本上模仿中原王朝建立自己的封建国家,中原王朝的制度优势在缩小。同时更大范畴的中国在整合的前夜,其他民族开始参与到中国的构建过程中来。

南宋地图,周边民族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封建国家政权


宋亡之后,元代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没能解多民族大帝国的统治,不足百年而亡。明代相对保守的策略也没能形成良好的范式。在前两代王朝教训的基础上,清军入关,开始尝试历史时期末段多民族大帝国的构建。

清帝国在顶层设计上吸纳辖境内所有政治影响力强大的民族进入帝国顶层,在身份政治结构中设置了旗-民二元,而且设置了其他民族身份的人上升入旗的通道,在蒙古区域设立了蒙古旗盟,设置办事大臣巩固对蒙、藏等地区的通知,用不同民族区域不同政治结构的方式消解民族矛盾。同时坚定武装捍卫统一的决心,特别是在新疆问题上,不惜以全国代价维护统一,特别是用三代百余年的时间消灭准噶尔部分裂势力、回部叛乱势力,有效的维护了对新疆的统治。这种文武兼备的办法,可以说是在历史时期末段最成功的多民族帝国政治模式。

清代面临的多民族政治格局与统一进程


秦清两代都是中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最重要的遗产是都为中国这一文化概念的成型贡献了力量,二者的历史意义是难以量化比较的,不过考虑到开创是最难的,秦留给我们的遗产,也许更重要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