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养生:泰山相遇荣声期

孔子与养生:泰山相遇荣声期

孔子带领众弟子出行,来到泰山的南麓,碰见了一位名叫荣声期的老人。

但见那荣声期,身上裹着一件旧皮袄,腰间系着一根破草绳,虽有瑟瑟之相,却依然引吭高歌,自我陶醉于幸福之中。从他的歌声中,听不出贫困,也体味不到哀苦,就连那衰老的面庞,似乎也因歌声而多了无限的生机。

孔子见到如此异人奇事,自然是要问个究竟。于是上前施礼,问道:“老先生您如此高兴,所为何事啊?”

孔子与养生:泰山相遇荣声期

荣声期止住歌唱,从容回答道:“我高兴的事情太多了。而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三件:天生万物,人最为尊贵。我生而为人,这是第一大乐事;人分男女,男尊女卑,我生为男儿身,这是第二大乐事;人有长寿的,也有早亡的,我今年已过95岁,相对于那些早亡的,也算是长寿之人,这是我的第三大乐事。”稍停片刻,他又接着说道:“贫困是人这一辈子不可躲避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死亡则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一个人,能够安于清贫,能将死亡看成必然的归宿,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

孔子听后,感叹道:“老先生,您真是一位看得开的人啊。”

将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获得视为获得,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拥有视为拥有,以至于“吾乐甚多,而至者三”,不能不说荣声期达到了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自尊与自足,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坚韧。纵观当今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是否能从其中参悟到些什么呢?

知足者常乐,达观者洒脱。

孔子与养生:泰山相遇荣声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