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别再曲解新国标,行业搞坏了谁都没饭吃!

近期,关于新国标、3C审查,以及电摩资质准入的舆论在行业传得沸沸扬扬。

电摩资质不能挂靠了;新国标3C准入又没有几家了;挂电摩二级目录的钱打水漂了......等等,这一些列的问题搅得整个行业人心惶惶。

结果好了!!终端一片狼藉,经销商都在为出货犯愁。

作为行业的一员,我想质问那些制造舆论的人:

这样的结局,你们满意吗?

前不久,行业发起了一批“符合新国标生产企业”的荣誉潮,大概有21家企业获得该项荣誉。但是近期,有人开始质疑这荣誉的权威性。

老铁们:别再曲解新国标,行业搞坏了谁都没饭吃!

当然,我们不去评价质疑这些人的人性,或者说这张证书权威性。我们且来谈谈,获奖企业都是谁?行业前十品牌,几乎全部在。如果这张证书没有价值,试问这些企业都是傻子吗?论地位,他们占据电动车行业近50%的销量。

再来看电摩资质。

之前,新国标刚刚公布执行的时候。不少媒体平台开始替企业站岗,宣传大部分企业都有电摩资质。然而,这才过去几个月,便有媒体开始说电摩资质不能外借,不能挂靠,之前说挂靠的都无效?

那么这样的言论是不是抽自己的脸!

老铁们:别再曲解新国标,行业搞坏了谁都没饭吃!

2010年电摩资质准入标准

的确,在2010年的时候,工信部发表过关于电摩资质不能转让的公告。但是,2018年4月18日,国家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附件第八条明确提到:原《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废止!

老铁们:别再曲解新国标,行业搞坏了谁都没饭吃!

老铁们:别再曲解新国标,行业搞坏了谁都没饭吃!

拿一个废止的文件来说事,有意思吗?

行业需要正能量,请不要制造“舆论恐慌”

从2003年非典时期爆发,电动自行车用15年时间从一个不知名的草根行业,做到一个千亿级产业,这其中的辛酸、苦楚,不是一句话两句话都能说明白。

纵观行业那些走在前列的先辈们,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为行业打下一片江山,值得后人学习与尊重。

国标来了,给行业带来了压力。一直放养的产业需要规范,需要向更好的未来发展。相信这是国家与企业,包括商家、消费者都想看到的结局。虽然现在准入资质看起来有些难度,但这也是在考验企业的生存能力。

国家质检中心主任郑培东先生曾经在某企业的会议上说道:我们要正确看待新国标的到来,不要把它当成是一次毁灭,更应该看到希望。

虽然现在处于过渡期很艰难,准入门槛比较高,但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大转折。如果没有高准入门槛,电动自行车行业还会像以前一样“野蛮生长”。价格战还将肆无忌惮的扼杀行业的未来,企业没有出头之日,遍地都是“三无车辆”,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这才是真正危急时刻!

关键问题:现阶段,超标车到底能不能卖?

新国标到2019年4月15日才正式执行,目前还处于过度调整期。正式实施后,还有3-5年市场过渡期。换句话说:就算现在买了超标车,也并不代表不能骑。按照流程走完,最起码需要3年的过渡。

国家制定政策,是为了更好的扶持行业发展,而不是打压、毁灭。如果实行“一刀切”,那么所有的企业和商家都将不复存在,总得给大家一个处理库存的机会吧!这就是为什么“GB17761-1999”至今没有废除的目的。

换句话说:当下,按老国标同样有效。库存的产品可以正常销售,只是要控制数量,避免新国标实施带来的压力。

总而言之,行业只会越来越规范,适者生存。对于那些投机倒把,想无限透支行业的蛀虫,将被清除出去。对有准备、有信心的企业,将是一次“重生”的好机会。

最后,也奉劝那些恶意制造舆论的人:请适可而止!行业搞坏了,企业搞倒了,你们还有饭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